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3,230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昭昭千載:法律碑刻功能研究
昭昭千載:法律碑刻功能研究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昭昭千載:法律碑刻功能研究

作者: 李雪梅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10-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08.00
市场价格: RM73.35
本店售价: RM65.2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李雪梅教授《昭昭千載:法律碑刻功能研究》為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徐世虹主編“中國古代法律文獻研究叢刊”之一,主要通過一些有代表性的法律碑刻實例,探討法律碑刻的分類、分類依據與原則,揭示法律碑刻在公文流轉和政務運行及定章立制等方面的功能和社會意義。全書結構謹嚴,敘述流暢,內容豐富,屢有創見,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昭昭千載:法律碑刻功能研究》共分九章,第一章《法律碑刻分類探討》探討法律碑刻的分類、辨析碑誌中的法律碑刻、探索法律碑刻的分類依據和歸類原則;第二章《法律視角下的傳統碑誌義例研究》對傳統金石學之義例、墓誌例、公文碑例和私約碑例加以研究;第三章《碑本”的制度內涵:以唐開元十六年〈少林寺碑〉為例》對該碑所載公文加以整理、探討碑石外觀與公文結構、分析公文、討論“碑本”的制度內涵。第四章以“禦筆”與“禦制”之辨為題,對宋《大觀聖作之碑》和《八行八刑條制碑》進行比較研究;第五章從行政授權角度,分析《千倉渠水利奏立科條碑》《範文正公義莊規矩碑》“中書劄子”等宋代碑石上法規與公文的關聯、意義等。第六章《程式的意義:從“規約”到“規範”》探討《沸泉分水碑記》“一石三刻”的經典意義、古代水利規範的層級性結構、法律規範的核心要素、法律規範和民間規約的相對性等問題;第七章以南宋《給複學田公牒》和《給複學田省劄》為例,討論公文碑中的司法樣態。第八章從《永定河志》看公文碑的效用探討法律碑刻定章立制的意義與功能;第九章《會館碑刻與“公產”保障機制》以北京會館為例,討論其公產特性、爭訟原因與管轄、爭訟經驗與公產保全措施等。


作者介紹

《昭昭千載:法律碑刻功能研究》為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徐世虹主編“中國古代法律文獻研究叢刊”之一,著者李雪梅教授為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著有《法制“鏤之金石”傳統與明清碑禁體系》(中華書局,2015年)等。


目錄

叢刊總序(徐世虹)
序:“碑本”價值再發現(李雪梅)
第一章 法律碑刻分類探討
一、 法律碑刻分類舉要
(一)碑誌之分類編纂
(二)碑誌中顯見的法律碑刻分類及問題
(三)碑誌中隱性的法律碑刻分類及問題
二、碑誌中的法律碑刻辨析
(一) 石刻通目中的法律碑刻
(二)地方碑誌中的法律碑刻
三、法律碑刻之分類依據和原則
(一)法律碑刻的分類依據
(二)法律碑刻的歸類原則
 
第二章 法律視角下的傳統碑誌義例研究
一、傳統金石學之義例研究
(一)元《金石例》:碑誌義例學的奠基之作
(二)金石義例學之特色
(三)碑誌之“例”與律例之“例”
二、墓誌例、公文碑例和私約碑例
(一)墓誌例的禮法範世功能
(二)漢代公文碑例
(三)漢代私約碑例
 
第三章 “碑本”的制度內涵:以唐開元十六年《少林寺碑》為例
一、碑石所載公文整理
(一)碑陽刻文
(二)碑陰刻文
二、碑石外觀與公文結構
(一)分散載錄與局部觀察
(二)整體視角的解讀
(三)“違制”與“錯置”
三、公文分析
(一)武德四年教書
(二)武德八年教並牒
(三)貞觀六年牒文
(四)開元十一年牒文
四、“碑本”的制度內涵
(一)結構與定名
(二)開元十一年是否立碑?
(三)“禦書”與“特權”
(四)開元牒文的“反常
第四章 “御筆”與“禦制”之辨:宋《大觀聖作之碑》和《八行八刑條制碑》比較研究
一、《大觀聖作之碑》碑文與結構
二、《大觀聖作之碑》之法制內容及特色
三、《八行八刑條制碑》的程式特色
(一)“禦制”“御筆”和立碑時間節點
(二)立法鏈條中的學規
(三)“程式”與效力來源
 
第五章 行政授權:宋代碑石上法規與公文的關聯
一、《千倉渠水利奏立科條碑》中的“奏立”
(一)“奏立”中的公文運行
(二)科條“奏立”的法律依據
二、《範文正公義莊規矩碑》之公文體式
(一)碑文結構與特色
(二)義莊規矩的公文化
三、北宋“中書劄子”的法律意義
(一)“中書劄子”的行政授權
(二)行政授權中的權責利
 
第六章 程式的意義:從“規約”到“規範”
一、《沸泉分水碑記》“一石三刻”的經典意義
二、古代水利規範的層級性結構
(一)頂層制度規範:律典中的罪名設定
(二)中層制度規範:水利令式科條
(三)基層水規與中層規範之同異
三、法律規範的核心要素
四、法律規範和民間規約的相對性
 
第七章 公文碑中的司法樣態:以南宋《給複學田公牒》和《給複學田省劄》
為例
一、碑石概貌及碑文研究
(一)碑石概貌及刊刻時間
(二)相關研究
二、學田案之經過
(一)府學申狀與平江府初審
(二)陳焯翻訴與平江府再審
三、公文運轉中的案情虛實
(一)申狀中的疊加與省並
(二)判詞中的“質之條法”和“法司具條”
(三)案件之隱情和破綻
四、結語:公文碑的法律屬性
(一)省劄之行政終裁效力
(二)公文碑的法律屬性
附:南宋《給複學田公牒》和《給複學田省劄》碑文整理
 
第八章 定章立制:從《永定河志》看公文碑的效用
一、創制及“可奉為程式”的臣公奏議
二、河神祭祀碑和制度公文碑
(一)河務紀事碑中的河神祭祀
(二)制度性碑刻中的公文和禁令
 
第九章 會館碑刻與“公產”保障機制
一、公產的多重涵義及相對性
二、北京會館的分類及公產特性
(一)北京會館的數量及分類
(二)同鄉公有公產與同業獨立公產
(三)公產增值與承繼
三、會館公產爭訟之原因與管轄
(一)會館公產爭訟表現及原因
(二)會館公產爭訟的管轄與審級
四、爭訟經驗與公產保全措施
(一)完善自治管理規則
(二)刻碑警示與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