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3,269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戴維斯、謝偉思與實用外交
戴維斯、謝偉思與實用外交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戴維斯、謝偉思與實用外交

作者: 呂彤鄰
出版社: 上海遠東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2-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1188.00
市场价格: RM213.57
本店售价: RM190.0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戴維斯、謝偉思作為一代二戰時期美國“中國通”的代表人物,出於美國國家利益的考慮,為美國政府的實用外交撰寫過多篇有關中國、中共的報告。這些報告是當年美國對國共兩黨關係了解透徹的調查報告,今天系統地梳理、研究、分析這些文獻,不但可以清楚地看出當初美國試圖與中共建立關係的起因、過程及目的,充分還原他們在當時歷史環境下是如何解讀國共兩黨關係的,更能從他們的視角印證我黨在抗日戰爭中無可替代的作用,出版意義巨大。

 《戴維斯、謝偉思與實用外交》是“外國觀察者眼中的中共抗戰:美軍觀察組延安機密檔案”系列叢書之一。收錄的是來自於美國第二國家檔案局館、胡佛研究院及奧克拉荷馬大學赫爾利檔案中有關戴維斯和謝偉思當年所寫報告的文獻資料。


作者介紹

呂彤鄰,系開國上將呂正操將軍之女、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教授、上海交通大學致遠講習教授,多年從事中美關係及抗戰史研究並成果顯著,頗具影響。


目錄

戴維斯報告(1940—1945)
1美國駐漢口總領事思派克呈國務卿函(1940年6月29日)
附:關於1940年上半年華中地區軍事與政治形勢的調查報告(1940年6月29日)
附①:河南南部平漢鐵路沿線形勢(1940年3月26日)
附②:湖北東北部形勢(1940年4月8日)
附③:漢江沿線情況(1940年4月30日)
附④:湖南嶽陽的情況(1940年5月15日)
附⑤:湖北南部鄰近江西地區的情況(1940年6月25日)
附⑥:湖北中北部平漢線以西地區的情況(1940年3月30日)
附⑦:華中各戰區序列表及地圖
2關於1940年國共談判的分析報告(1941年1月21日)
3美國駐華大使高斯呈國務卿函(1942年7月7日)
附:呈高斯大使函(1942年7月5日)
附①:近期會談紀要及評論(1942年7月5日)
附②:與宋慶齡的談話(1942年6月29日)
附③:與周恩來的談話(1942年6月29日)
附④:與《新華日報》編輯章漢夫的談話(1942年7月1日)
附⑤:與孫科的談話(1942年7月1日)
附⑥:與林同濟的談話(1942年7月2日)
4呈史迪威備忘錄:與兩位左派人士的會談(1942年7月10日)
5對中緬印戰區的重新評估(1942年7月31日)
6呈史迪威備忘錄:與馮玉祥的會談(1943年3月15日)
7美國駐華代辦範宣德呈國務卿函(1943年3月23日)
附:與周恩來的會談(1943年3月16日)
8美國總統助理柯里呈馬歇爾函(1943年4月22日)
附:關於史迪威使命的備忘錄(1943年3月9日)
9中國的權力鬥爭(1943年6月7日)
10盟國內部的政策分歧(1943年9月17日)
11英美在東亞的合作(1943年11月15日)
12關於中國與東南亞戰區的政治考量(1943年12月31日)
13蔣介石與中國(1943年12月31日)
14呈國務卿備忘錄:華北觀察使團(1944年1月24日)
附1:霍普金斯呈羅斯福備忘錄(1944年2月2日)
附:羅斯福致蔣介石的私人密函(1944年2月2日)
附2:羅斯福致萊希備忘錄(1944年2月3日)
附3:馬歇爾致萊希備忘錄(1944年2月6日)
附4:斯退汀紐斯致史汀生備忘錄(1944年2月28日)
15呈萊希將軍函(1944年2月27日)
附:美國的亞洲政策(1944年2月19日)
16呈國務卿備忘錄(1944年3月10日)
17日本在華意圖(1944年6月3日)
18中國第四軍軍事政治集團(1944年6月28日)
19與霍普金斯的會談備忘錄(1944年9月4日)
20呈史迪威將軍函(1944年10月2日)
21中共與大國關係(1944年11月7日)
22中共有多紅? (1944年11月7日)
23中共會接管中國嗎? (1944年u月7日)
24未來六個月的美中關係(1944年11月15日)
25英國人對中國局勢的看法(1944年11月17日)
26上海的地下組織(1944年11月19日)
27中國人對在華美國指揮官的看法(1944年11月24日)
28荷蘭在遠東問題上的態度(1944年11月25日)
29與楊杰將軍的會談(1944年11月25日)
30呈赫爾利備忘錄:英國、荷蘭和法國的遠東政策(1944年11月29日)
31委員長的困境(1944年12月9日)
32關於美國政策聲明的建議(1944年12月12日)
33中日關係近況(1944年12月18日)
34關於1944年12月再訪延安的報告(1944年12月27日)
35中國與克里姆林官(1945年1月4日)
36中國國內政壇概況(1945年1月5日)
37關於中國的備忘錄(1945年4月15日)
38美國駐蘇聯大使呈國務卿函(1945年6月19日)
附:一位蘇聯官員對中美關係及其他政治問題的評論
(1945年6月11日、16目)
39致凱南備忘錄(1945年8月18日)
謝偉思報告(1944—1945)
1中國人對國外批評的看法(1944年5月29日)
附:《大公報》社論(1944年5月8日)
2日軍在中國東南部重大攻勢的勝利對經濟和政治的影響(1944年6月2日)
3與蘇聯武官羅甚金上校的談話(1944年6月4日)
4關於中國局勢的備忘錄及美國駐華大使館的意見(1944年8月9日)
5延安的《解放日報》(1944年8月13日)
6華北形勢概況(1944年8月15日)
附:葉劍英向美軍觀察組介紹華北敵後戰場的情況(1944年8月3日)
7延安英文廠播開播(1944年8月19日)
8共產黨人譴責閻錫山將軍(1944午8月19日)
9埃默森呈史迪威備忘錄(1944年8月26日)
附:關於中共的報告摘要(1944年8月26日)
10範宣德呈國務卿備忘錄:中國政府的弱點及美國對華政策建議(1944年8月28日)
11美國駐華大使高斯呈國務卿函(1944年8月29日)
附:關於陝北共產黨根據地經濟形勢的札記(1944年8月3日)
12美國駐華大使高斯呈國務卿函(1944年9月1日)
附:國民黨和日本對中共軍隊戰鬥力的看法(1944年7月31日)
附①:何應欽與斯坦因的談話(1944年5月16日)
附②:《朝日新聞》《庸報》等報刊的相關報導(1944年1月)
13美國須出台政策應對中共崛起所產生的問題(1944年9月3日)
14日本共產黨的計劃(1944年9月8日)
15美國駐華大使高斯呈國務卿函(1944年9月29日)
附:在當前戰爭中或可利用中共東南老根據地(1944年8月31日)
16美國駐華大使高斯呈國務卿函(1944年9月29日)
附:中共在游擊根據地政治控制的發展(1944年9月10日)
17須更加現實地處理我們與蔣介石的關係(1944年10月10日)
18俄國人對美國援助國民黨中央政府表示關注(1945年2月16日)
19孫科博士的觀點(1945年2月17日)
20關於戴笠及其暗殺組織的備忘錄(1945年2月19日)
21中共對蘇聯參與遠東戰事的預期(1945年3月14日)
22中共關於少數民族問題的政策(1945年3月16日)
23解放區擬設立善後救濟組織(1945年3月17日)
24解放區將威直統一的職工與婦女組織(1945年3月18日)
25中共關於陝甘寧邊區國民黨“流亡政府”的報告(1945年3月19日)
26蔣介石對桂系集團的處置(1945年3月21日)
27委員長新近任命人員與其宣稱和平解決國內問題的意願相悖(1945年3月22日)
28中國共產黨人與莫斯科之間的聯繫(1945年3月23日)
29國民黨在東北可能無法與中共抗衡(1945年4月7日)
30中共對美國支持蔣介石的看法(1945年4月7日)
31赫爾利呈國務卿函(1945年4月30日)
附:中共的經濟政策與觀點(1945年4月24日)
32翁貝格爾呈史蒂文森上校備忘錄:與謝偉思的談話(1945年5月12日)
中外譯名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