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6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感性生活:斯賓諾莎《倫理學》第三部分導讀
感性生活:斯賓諾莎《倫理學》第三部分導讀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感性生活:斯賓諾莎《倫理學》第三部分導讀

作者: (法)皮埃爾·馬舍雷
出版社: 西北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11-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834.00
市场价格: RM149.93
本店售价: RM133.44
促销价: RM125.94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該書是法國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家馬舍雷對斯賓諾莎《倫理學》第三部分“論感情”的導讀,對斯賓諾莎在“受感致動的情狀的起源與自然”的公理、命題、證明、附釋、繹理間的關係進行了梳理,並從概念、推理、推論的體系中,還原了斯賓諾莎對人的感情的唯物主義理解。在馬舍雷的導讀中,斯賓諾莎所說的“感情”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人的心理情緒,相反,“感情”的規律和萬物的規律一樣,是處在同一個順序和聯繫之中的。

“感情”的拉丁文原義即為“受感致動”。普遍聯繫、相互保持交換關係的一切事物,都在相互關係中受到相互作用而“受感致動”,觀念作為事物的觀念,也同樣以這一規則而動。馬舍雷對這部分的導讀尤為細緻,“快樂”和“悲傷”的基礎是身體的觀念保持自身存在的“欲望”,“欲望”一“快樂”一“悲傷”,在“想像”作用機制之下同外部身體的觀念發生複雜的致動性交換,可以顯現為波動的情感、雙向的情感,以及在“二元關係”和“三元關係”中的複雜衍生情感(受感致動的情狀),從而構成了有規律可循的人類感情(激情)的現象學結構。


作者介紹

皮埃爾•馬舍雷(Pierre Macherey,1938— )

法國當代哲學家、馬克思主義哲學家、斯賓諾莎研究專家、文學思想研究者。1938年2月17日出生於法國的貝爾福小鎮。法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家路易•阿爾都塞的學生,現為法國北部里爾大學榮譽教授。著有:《讀〈資本論〉》(和阿爾都塞、巴里巴爾、朗西埃等人合著)、《文學生產理論》、《黑格爾或斯賓諾莎》、《黑格爾和社會》、《文學在思考什麼?》、《馬克思1845》、《規範的主體》等。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