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3,06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資本論》輕鬆讀(全三冊)
《資本論》輕鬆讀(全三冊)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資本論》輕鬆讀(全三冊)

作者: (日)的場昭弘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7-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1488.00
市场价格: RM267.51
本店售价: RM238.08
促销价: RM224.71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你知道《資本論》的第二卷和第三卷只是草稿嗎?“資本”已演化為實化和虛化兩個部分?人人都在談論的“睡後”利潤到底是什麼?垂死的資本主義的救命稻草竟然是一門人盡皆知的學科?通貨膨脹不一定造成物價上漲?資本主義是如何將利潤隱藏起來的?長期的貿易逆差怎麼反倒令美國越來越強大?綠色經濟、知識經濟、生態經濟、迴圈經濟、低碳經濟等新名詞的源頭竟然在《資本論》中?本書帶你輕鬆讀懂《資本論》。


作者介紹

[日]的場昭弘

1952年生,日本經濟學家。

1984年,他開始研究馬克思及其理論,並以《卡爾·馬克思及其社會歷史背景》獲經濟學博士學位。後歷任一橋大學社會科學中心助理教授、東京造車大學副教授,以及神奈川大學經濟學教授。

曾出版《未完成的馬克思》《後當代馬克思》《一周讀完<資本論>》《國家危機》等數十部作品。
 


目錄

第一冊
第一篇 商品和貨幣
第一章 商品 003
第一節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價值與價值 004
第二節 在商品中表現的勞動的二重性 009
第三節 價值形態或交換價值 013
第四節 商品的拜物教性質及其秘密 029
第二章 交換過程 035
第三章 貨幣或商品流通 039
第一節 價值尺度 040
第二節 流通手段 043
第三節 貨幣 050
第二篇 貨幣的資本化
第四章 貨幣的資本化 059
第一節 資本的總公式 060
第二節 資本總公式的矛盾 064
第三節 勞動力的買和賣 068
第三篇 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
第五章 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 077
第一節 勞動過程 078
第二節 價值增殖過程 079
第六章 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 083
第七章 剩餘價值率 089
第八章 勞動日 095
第一節 勞動日的限界 096
第二節 對於剩餘勞動的貪求:工廠主與領主 098
第三節 無法律限制勞動榨取的英國各產業 101
第四節 日間勞動與夜間勞動——輪班制度 103
第五節 關於標準勞動日之鬥爭 105
——14 世紀中葉至17 世紀末強制勞動日延長的法律 105
第六節 關於標準勞動日之鬥爭 110
——對於勞動時間的強制法律限制和1833 年至1864 年
英國的工廠立法 110
第七節 關於標準勞動日之鬥爭 113
——英國工廠法所及於其他各國的反應 113
第九章 剩餘價值率與剩餘價值量 115
第四篇 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
第十章 相對剩餘價值的概念 123
第十一章 合作 129
第十二章 分工與製造業 135
第一節 製造業的二重的起源 136
第二節 部分勞動者及其工具 137
第三節 製造業的兩個基本形態:
混成的製造業與有機的製造業 137
第四節 製造業內部的分工和社會內部的分工 140
第五節 製造業的資本主義的性質 143
第十三章 機械與大工業 145
第一節 機械的發展 146
第二節 由機械到生產物的價值轉移 147
第三節 機械經營對於勞動者最初的影響 148
第四節 工廠 152
第五節 勞動者和機械之間的鬥爭 155
第六節 機械驅逐勞動者同時會予以賠償的學說 156
第七節 機械經營的發展及勞動者所受的斥力和引力 159
第八節 大工業在製造業、手工業和家內勞動上引起的革命 160
第九節 《工廠法》(衛生條款和教育條款)
及其在英國的普遍化 162
第十節 大工業與農業 166
第五篇 絕對剩餘價值與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
第十四章 絕對剩餘價值與相對剩餘價值 171
第十五章 勞動力價格和剩餘價值量的變化 175
第一節 勞動日及勞動強度不變,勞動生產力可變 176
第二節 勞動日和勞動生產力不變,勞動強度可變 177
第三節 勞動生產力與強度不變,勞動日可變 177
第四節 勞動的持續時間、其生產力、其強度同時變化 177
第十六章 關於剩餘價值率的種種公式 181
第六篇 工資
第十七章 勞動力價值(或價格)的工資化 187
第十八章 計時工資 193
第十九章 計件工資 197
第二十章 不同國家的工資差異 201
第七篇 資本的蓄積過程
第二十一章 單純再生產 207
第二十二章 剩餘價值的資本化 213
第一節 擴大的資本主義生產過程;
商品生產的所有法則化為資本主義的佔有法則 214
第二節 經濟學上關於擴大的再生產的錯誤思想 215
第三節 剩餘價值分割為資本與所得;節欲論 216
第四節 除了剩餘價值分割為資本與所得的比率,還有
幾種情形,決定蓄積的量:勞動力的榨取程度;勞動的
生產力;所用資本與所消費資本的差額的擴大;
墊支資本量 219
第五節 所謂勞動基金 220
第二十三章 資本主義蓄積的一般法則 223
第一節 在資本構成不變的場合,勞動力的需要隨蓄積而增加 224
第二節 在蓄積及伴蓄積的而生的累積進行中,
可變資本部分將相對減少 229
第三節 相對過剩人口(即產業預備軍)之累進的生產 232
第四節 相對過剩人口的各種存在形態,
資本主義蓄積的一般法則 241
第五節 資本蓄積的一般法則的例解 244
第二十四章 所謂原始蓄積 255
第一節 原始蓄積的秘密 256
第二節 農民土地的剝奪 260
第三節 15 世紀末葉以來對於被剝奪者的殘酷立法;降低
工資的法律 265
第四節 資本主義的租地農業家的發生 269
第五節 農業革命在工業上的反應作用,工業資本的
國內市場的形成 270
第六節 工業資本家的發生 272
第七節 資本主義蓄積之歷史的傾向 279
第二十五章 近世殖民學說 285
後 記 290
第二版後記 293

第二冊
第三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