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5,942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米芾行書教與學
米芾行書教與學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米芾行書教與學

作者: 楊紅春
出版社: 巴蜀書社
ISBN: 9787553102962
出版日期: 2013-11-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111.00
市场价格: RM19.96
本店售价: RM17.76
促销价: RM16.77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米芾是著名的文學家,也是大書法家。他的行書凝練有力,結構奇特,結體中宮緊收而外圍寬博。其書尚韻味,結體舒展,取縱勢,氣勢開張,給人以精神飽滿、氣勢貫通的感覺。本書有書法常識一、書法常識二、基本筆畫精講、偏旁部首、結構布勢等內容,對米芾的行書進行了詳細描述,特別對其行書基本筆畫的寫法進行了細致講解,之后又對其行書結構布勢的特點和具體的寫法進行了闡述。

本書是叢書中的一種,針對喜愛書法,不得其門而入的人來說,是很好的選擇,內容涉及行書、楷書、草書等多種形式及歷代書法家的代表作品分析。本書從筆畫寫法到偏旁部首到結構布局都有清晰而精到的講解,從起筆運筆到收筆都有配圖分析,讓讀者可以身臨其境的跟隨老師入門書法,本書以米芾行書代表作的《苕溪詩帖》為主要攻講。

楊紅春,男,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師從全國著名書畫家孫其峰、霍春陽、何家英教授。擅長毛筆書法,硬筆書法,中國畫等。技法全面,基本功扎實,造型能力強,作品具有很強的感染力。現為四川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四川省硬筆書法家協會理事;成都市書法家協會會員;成都金沙書畫培訓中心美術書法教師;成都市泡桐樹小學書法教師。

楊紅春老師書法作品曾榮獲第三屆東坡文藝獎;首屆世界華人藝術展書法大獎;第十屆全國師生優秀美術作品評選大賽優秀輔導教師獎;第五屆中華民族藝術特長生選拔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獎等。
書法作品入展四川省書法家協會第五屆新人新作展;四川省書法家協會主辦的第三屆四川省書法教師書法篆刻展;成都、眉山中青年書法家精品展;全國第一屆風景名勝名聯展;第五回韓中新書法文化大展;和諧成都九省市書法精品展。書畫作品及簡歷入編《第三屆四川省書法教師書法篆刻展作品集》;《四川省書協第五屆書法篆刻新人新作展作品集》;《中國書畫精品集》;《韓、中、新書法文化藝術作品集》;《2009春季當代中國書畫名家專場拍賣會圖錄》;《四川省師生書畫精品集》;《第十二屆中國當代實力派書畫拍賣會圖錄》等書。楊紅春老師多年從事少兒書畫培訓工作,具有豐富的一線教學經驗,培訓的學生不計其數。學生書畫作品曾多次榮獲全國及省市書畫大賽大獎,多名學生獲得全國書畫等級考試等級證書。


目錄

第一章 書法常識(一)
第一節 正確的書寫姿勢與執筆、運腕方法
第二節 文房四寶及相關用具
第三節 毛筆的選用與保養
第四節 行書的臨帖方法
第五節 行書的基本筆法

第二章 書法常識(二)
第一節 行書的形成與發展簡述
第二節 米芇書法簡介
第三節 米芇書法藝術特點
第四節 米芇《苕溪詩帖》賞析
第五節 米芇《苕溪詩帖》釋文

第三章 《苕溪詩帖》基本筆畫
精講
第一講 上點
第二講 左點
第三講 提點
第四講 撇點
第五講 相向點
第六講 相背點
第七講 短橫
第八講 長橫
第九講 左尖橫
第十講 垂露豎
第十一講 懸針豎
第十二講 上尖豎
第十三講 短撇
第十四講 長撇
第十五講 回鉤撇
第十六講 斜捺
第十七講 平捺
第十八講 竹葉捺
第十九講 回鉤捺
第二十講 橫折
第二十一講 豎折
第二十二講 橫折撇
第二十三講 提
第二十四講 豎提
第二十五講 橫鉤
第二十六講 豎鉤
第二十七講 卧鉤
第二十八講 斜鉤
第二十九講 豎彎鉤
第三十講 橫折鉤

第四章 偏旁部首
第一節 單人旁
第二節 雙人旁
第三節 提手旁
第四節 豎心旁
第五節 木字旁
第六節 言字旁
第七節 立刀旁
第八節 包耳旁
第九節 反文旁
第十節 絞絲旁
第十一節 女字旁
第十二節 戈字旁
第十三節 草字頭
第十四節 人字頭
第十五節 寶蓋頭
第十六節 走之底
第十七節 四點底
第十八節 三點水
第十九節 寸字部
第二十節 廠字部

第五章 結構布勢
第一節 米芇行書結構特點
第二節 中側並用
第三節 方圓結合
第四節 牽絲連筆
第五節 增減筆畫
第六節 向背分明
第七節 中宮緊收
第八節 改變筆順
第九節 疏密對比
第十節 虛實變化
第十一節 左右參差
第十二節 奇正相錯
第十三節 增減鉤挑
第十四節 同字異構
第十五節 同旁求變
第十六節 因境造形

第六章 《苕溪詩帖》選字強化
訓練
附 《苕溪詩帖》原帖(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