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1,780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保健 > 中西結合之 中醫臨床治療心法
中西結合之 中醫臨床治療心法
上一张
中西結合之 中醫臨床治療心法
下一张
prev next

中西結合之 中醫臨床治療心法

作者: 李政育,梁珠勞
出版社: 元氣齋
出版日期: 2014-10-03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50.00
市场价格: RM38.03
本店售价: RM33.85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名中醫李政育大國手
遙控診治心法大公開

  本書為李醫師指點其韓國學生(教授)診療重症、疑難雜症與罕見病實錄,數十年臨床心法毫不保留地公開,值得中、西醫師與自學中醫者參考。

  名中醫師李政育近幾年來努力推動中西結合之「中醫臨床」,不僅與專科醫師共同研究,也廣收各國「博士學生」,已學成回國開業者不計其數,本書即指導其韓國學生(教授)將近十年的心血結晶整理而成,先出版最受人關注的癌症、心血管及自體免疫疾病等,其餘亦將陸續編整。在本書面市之際,同樣內容之法文版已由傅磊(Frank Delaigue)、歐熙沂(Cyrilo Oswald)二人翻譯,在法國出版,書名為:「LES HOMMES DE L’ART」。英文版則由美籍學者王浩博士(Marco Wasserman)、何世浩醫師(Scotto Herbster)負責,將與韓文版同時出版。可見其價值。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政育 醫師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
  民國六十七年中醫師特考及格

  現任︰
  1.育生中醫診所院長
  2.中華民國中西結合神經醫學會榮譽理事長
  3.遼寧中醫藥大學與遼寧中醫研究院客座教授、博士生指導教授
  4.中華民國中西結合免疫醫學會榮譽理事長
  5.學術成就被當作研究對象,至目前共有:
  a.台灣醫家李政育學術思想及臨床診療經驗整理研究(廣州中醫藥大學碩博士斑)
  b.李政育教授治療乳腺癌学術思想及經驗研究(遼寧中醫藥大學碩博士班)
  c.李政育教授從肝論治白塞氏綜合症經驗研究(遼寧中醫藥大學博士研究班)
  d.台灣醫家李政育醫師的中醫學術思想與臨床經驗在魁北克的實踐(遼寧中醫藥大學碩博士班)

  經歷︰
  1.民國六十九年榮獲教育部社會青年學術著作獎。
  2.民國八十四、九十九、一百年中醫師特種考試命題典試委員。
  3.2005年第九屆國際腦移植及修復會議召集人(INTR-9)。

  著作:
  《不吃藥飲食法》、《不吃藥飲食法二》、《有病自己醫》、《不吃藥養生法》、《十二經脈飲食法》、《點穴療法》、《季節養生心法》、《人參為補藥之王》、《蔬果瘦身美容》、《健康性愛寶典》、《益智安神一百分》等。

梁珠勞(Juno Yang)教授

  大韓民國人
  韓國慶熙大學韓國傳統醫藥學院畢業
  韓國慶熙大學韓國傳統病理學碩士
  2008獲得韓國亞洲大學醫學博士(專攻放射腫瘤學)
  現為韓國亞洲大學醫學院講師


目錄

序:與韓國醫師梁珠勞博士談中西醫結合之「中醫臨床」   李政育

第一篇  遠距診斷教學新嘗試 從往來信件一窺指導經過

第二篇  臨床診治心法舉隅


第一章  癌症
第一節  腦瘤與腦部重症
病例一:臨床治療「腦星狀細胞瘤」過程
冒險手術清除四分之三  不到一年就復發
情況惡化,打算放棄    又長三公分且有蟻行感
已移至普通病房,且能行走
病例二:腦良性腫瘤手術後遺 病例三:腦瘤化放療後影響造血功能
病例四:手術後放療誘發腦水腫  病例五:末期惡性腦腫瘤的溶解
病例六:手術與放化療都要用類固醇以改善腦水腫
補中益氣湯可一方打天下
病例七:腦腫瘤放療後口乾、眼乾別誤用青光眼藥      
病例八:腦梗塞引發偏癱
病例九:腦梗塞水腫是否為腦萎縮  病例十:小腦梗塞後眩暈
病例十一:腦膜瘤術後傷口無法癒合  
病例十二:腦幹脂肪瘤要不要治療
其他腦部問題
一、搖頭症      二、腦膜水腫影響視力      三、腦震盪
四、車禍後記憶減退      五、結核性腦膜炎      六、多發性癌
第二節  呼吸系統癌瘤
一、鼻咽癌
二、肺癌
病例一:中醫如何有效醫治肺癌      病例二:肺癌如何服藥膳
病例三:末期肺癌出現肋膜轉移
第三節  胃癌
病例一:一般胃癌試用香砂六君子湯     病例二:胃黏膜癌很難治
病例三:胃上皮細胞癌      病例四:術後嘔吐怎麼給藥
病例五:腫瘤切除後該怎麼吃      病例六:腦梗塞患者又罹胃癌
病例七:胃癌全身多處轉移      病例八:術後轉移全身淋巴腺癌
病例九:腫瘤指數和肺結核有關嗎?      病例十:胃癌腦轉移
病例十一:末期胃癌腎轉移、腹水
第四節  大腸癌
病例一:大腸癌切除後出現肉芽腫      病例二:治療七年後復發
病例三:大腸癌轉移至肝與腹腔      病例四:化療腹瀉用五苓散
病例五:轉移性大腸癌      病例六:大腸癌的大便失禁
第五節  胰臟癌
病例一:胰臟癌化放療後嘔吐      病例二:胰臟癌確實不易治療
病例三:末期胰臟癌
第六節  肝癌
韓國曾流行吃素防肝癌
病例一:肝細胞癌      病例二:治肝癌三藥方
病例三:經皮穿栓塞肝內血管       病例四:術後AFP仍高而總蛋白偏低
病例五:瀰漫性肝癌      病例六:高AFP症
病例七:肝癌手術後多處轉移
第七節  乳癌
病例一:術後上肢淋巴腫應多推按   
病例二:上肢淋巴腫時好時壞
手術及放化療後針灸原則
病例三:術後轉移腸骨與肺部     病例四:服荷爾蒙抑制劑
病例五:轉移至肺、肝與淋巴     病例六:吃素難度過化放療摧殘
病例七:小心感染人類乳突病毒   病例八:針灸改善人類乳突病毒
病例九:肋膜積水時好時壞      病例十:放療後白血球偏低
病例十一:乳癌患者治療後可懷孕嗎      病例十二:長期服Tamoxifen易有副作用
病例十三:中醫處方用藥要通權達變      
病例十四:CA15-3高而白血球仍低
病例十五:轉移至肺以提升白血球為主 病例十六:骨轉移加粗鹿茸
病例十七:乳癌大腸轉移化放療嘔吐
第八節  其他癌症
一、扁桃腺癌      二、消化系癌      三、子宮頸癌
四、攝護腺癌      五、頸部淋巴腫     六、非何杰金氏性淋巴腫
七、脊椎多發性腫瘤      八、頸椎動脈瘤      九、汗管瘤
第九節  癌症治療
放療灼傷唾液腺與味覺神經      化療後四肢末梢麻痺
惡性腫瘤的西醫免疫療法

第二章  頭部與腦心血管相關
病例一:女性性愛頭痛不多見      病例二:帕金森氏症
病例三:四肢震顫疑似帕金森氏症前兆 病例四:早發性帕金森氏症
病例五:阿茲海默症不會半身水腫 病例六:腦脊髓液不足或腦萎縮
病例七:腦萎縮或帕金森氏症      病例八:老人手足震顫
病例九:下顎及右上肢抖非老人震顫      病例十:單純下顎痙攣
病例十一:後腦動脈搏動如擊鼓      
病例十二:小腦萎縮、血管梗塞引發眩暈
病例十三:腦梗塞併發腦室水腫      
病例十四:小中風也是腦梗塞的一種
病例十五:夜間痙攣與腦血管阻塞無關      
病例十六:更年期高血壓頭痛

第三章  心血管問題
病例一:何謂心臟頻脈症候群?      病例二:心臟麻痺昏迷
何謂「馬凡氏症候群」?
病例三:狹心症、心絞痛與食道潰瘍     病例四:貧血性心律不整
病例五:胸汗為五心汗之一     病例六:心血管栓塞
病例七:心臟病會導致下肢浮腫 病例八:裝心血管支架併發高血糖

第四章  其他部位的血管毛病
病例一:眼底血管栓塞(眼睛中風)      病例二:間歇性跛行症
病例三:下肢靜脈血栓水腫      病例四:深層靜脈血栓
病例五:高血脂症      病例六:脫疽亦為下肢血循不良引起

第五章  頭、頸部問題
病例一:足太陰痰厥頭疼      病例二:也是心身症
病例三:頑固性頭疼      病例四:頸部腫
病例五:老人家頸項轉動不利      病例六:頸項僵直症

第六章  自體免疫疾病
第一節  類風濕性關節炎
病例一:多數均可以五種方式治療      
病例二:掃描出現陰影應為關節發炎
病例三:週期性麻痺、脊髓變性與RA不同     
免疫綜合癥併發週期性麻痺
病例四:僵直性脊椎關節炎      病例五:併發顴腫不用「風濕方」
第二節  紅斑性狼瘡
病例一:治SLE只消三板斧      病例二:胸腔積液屬SLE性腦病
病例三:針刺犢鼻有阻擋感      病例四:特發性血小板減少症
病例五:類風濕性關節炎與紅斑性狼瘡
第三節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症
病例一:應為紫斑症      何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症」
病例二:「拱振丹」不如聖愈湯      病例三:聖愈湯最優
病例四:月經復來與仙鶴草有關?      
病例五:為何血小板計數起伏那麼大
病例六:切除脾臟目的在改善溶血現象      
病例七:家族性遺傳型ITP值得追蹤
病例八:韓國的紫斑症患者特別多      
病例九:其他熱性病也會併發紫斑症
病例十:還有「伊凡斯症候群」
第四節  狐惑病
病例一:首次為「狐惑病」患者看診      何謂「狐惑病」?
病例二:貝希氏症要長期服中藥      
病例三:西藥全停後即改用「免疫過亢方」
病例四:舌頭痛、舌頰潰瘍也是貝希氏症      
病例五:乾燥症即「休格連氏症」
病例六:唾液黏稠亦為休格連氏症   病例七:手足一碰水就起丘疹
病例八:厥冷起紅疹為雷諾氏症      
病例九:慢性潰瘍性大腸炎又名「腸克隆」
病例十:舌腫瘡爛多為熱症之狐惑症      
病例十一:免疫疾病易見類澱粉沉澱
肛裂與腸克隆之辨別
病例十二:成人史迪爾氏症候群(STILL’S DISEASE)

附錄  英文簡稱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