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57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華杉講透歷史智慧》套裝(全5冊)
《華杉講透歷史智慧》套裝(全5冊)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華杉講透歷史智慧》套裝(全5冊)

作者: 華杉
出版社: 江蘇文藝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07-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1720.00
市场价格: RM309.21
本店售价: RM275.2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孫子兵法》《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傳習錄》,是五本對中國文化產生巨大影響的經典著作。 

《孫子兵法》是“兵聖”孫武的思想精髓,已有2500年歷史,被譽為“兵學聖典”。書中講述的謀略,並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戰略、大智慧。如今,《孫子兵法》已經走向世界,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軍事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內容博大精深,包羅萬象,素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讚譽。

《孟子》記述了“亞聖”孟子及其弟子的思想和事件。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進一步把儒學完整化、系統化。他的思想與孔子一起,被並稱為“孔孟之道”。

《大學》和《中庸》分別為曾子和子思所作,篇幅雖然短,但重要性卻不容小覷。可以說,不讀《大學》,就摸不到儒學的大門;不讀《中庸》,就到不了儒學的高峰。

《傳習錄》收錄了明代心學大家王陽明的問答語錄和論學書信,系統地反映了陽明心學的內涵,是學習心學不可不讀的傳世經典。它所闡述的為人處世之道,即使在今天,依然對我們的生活有著巨大的指導意義,備受世人推崇。 

但是,這五本書對於今人,似乎一直是難懂的存在。書中大量的文言文,令很多人敬而遠之。

本書作者華杉,研究儒學三十多年,研究《孫子兵法》二十年。他早已吃透這幾本經典的原義,並能結合歷史上眾多先賢大儒的觀點,用現代人容易理解的語言,深入淺出地把每句話講透。並針對人們對國學經典的普遍誤讀,作了正本清源式的講解分析。
 
翻開本套書,無需半點古文基礎,就能讀懂《孫子兵法》《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傳習錄》,領悟中國歷史智慧!
 
 


作者介紹

華杉,生於1971年,上海華與華行銷諮詢公司董事長,中國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副理事長,知名財經及史哲作家。

華杉與弟弟華楠在2002年共同創立的華與華,是中國知名的戰略行銷創意諮詢公司。2006年,兄弟倆再創辦讀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也成為中國民營圖書業領軍企業,連續四年躋身福布斯中國潛力企業榜。

華杉經商不忘治學,堅持夜不外出應酬,每天清晨5時即起,讀書寫作兩小時,日日不斷,長達十餘載,成就多部暢銷書,包括:與華楠合著的《超級符號就是超級創意》,以及《華杉講透〈孫子兵法〉》《華杉講透〈論語〉》《華杉講透〈孟子〉》《華杉講透王陽明〈傳習錄〉》等,其中《華杉講透〈孫子兵法〉》發行量達40萬冊,並在韓國出版,引起廣泛反響。《超級符號就是超級創意》的英文版Super Signs:Taking Your Brand to the Ultimate Level即將上市。
 
 


目錄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
  第一章 計篇第一
  第二章 作戰第二
  第三章 謀攻第三
  第四章 軍形第四
  第五章 兵勢第五
  第六章 虛實第六
  第七章 軍爭第七
  第八章 九變第八
  第九章 行軍第九
  第十章 地形第十
  第十一章 九地第十一
  第十二章 火攻第十二
  第十三章 用間第十三
  後記 最後總結:《孫子兵法》的九條思想精要
 
  華杉講透《論語》
  第一章 學而第一 /1
  第二章 為政第二 /25
  第三章 八佾第三 /49
  第四章 裡仁第四 /78
  第五章 公冶長第五/ 102
  第六章 雍也第六133
  第七章 述而第七 /178
  第八章 泰伯第八 /237
  第九章 子罕第九 /271
  第十章 鄉黨第十 /308   
  第十一章 先進第十一/ 326
  第十二章 顏淵第十二/ 355
  第十三章 子路第十三/ 393
  第十四章 憲問第十四/ 437
  第十五章 衛靈公第十五 / 509
  第十六章 季氏第十六/ 574
  第十七章 陽貨第十七/ 595
  第十八章 微子第十八/ 626
  第十九章 子張第十九/ 637
  第二十章 堯曰第二十/ 663
 
 
  華杉講透《孟子》
  自序:為往聖繼絕學 / I
  第一篇 梁惠王章句上 / 1
  第二篇 梁惠王章句下 / 28
  第三篇 公孫醜章句上 / 63
  第四篇 公孫醜章句下 / 112
  第五篇 滕文公章句上 / 135
  第六篇 滕文公章句下 / 159
  第七篇 離婁章句上 / 183
  第八篇 離婁章句下 / 226
  第九篇 萬章章句上 / 269
  第十篇 萬章章句下 / 293
  第十一篇 告子章句上 / 316
  第十二篇 告子章句下 / 344
  第十三篇 盡心章句上 / 376
  第十四篇 盡心章句下 / 438
 
 
  華杉講透《大學中庸》 
  大 學 / 1
  學習是一種行動反射 / 3
  《大學》第一學案:親民還是新民 / 6
  止於至善,就是沒有私心 / 11
  止定靜安慮得,關鍵在立志 / 14
  知行合一的三個層次 / 17
  儒家思想的社會學原理 / 19
  誠意正心 /22
  愛有等差 /23
  保持緊張 /27
  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 28
  ……
  ……
  中 庸 / 95
  率性而為,就是循規蹈矩 / 97
  不拘小節者,難有大節 / 99
  性情之德 /101
  修養的海因裡希法則 / 103
  喝心靈雞湯的三個層次 / 106
  勝心是學問修養的大敵 / 108
  知行合一的兩個標準 / 111
  “義襲而取”和“集義而生”的區別 / 113
  君子之強四條標準 / 115
  邪門的二十四孝,就是文化垃圾,以惑下愚 / 118
  ……
  ……
 
  華杉講透《傳習錄》 
 
  第一章 傳習錄序 / 1
  讀書不能知行合一,就是玩物喪志 / 2
  第二章 傳習錄上 / 5
  如果一個人說他打通了儒道釋,那就是說他儒道釋都沒入門 / 6
  《大學》第一學案:親民還是新民 / 8
  心即理也,你自己心裡都明白/ 13
  凡事能“走心”,自然左右逢源 / 18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19
  《大學》第二學案:格物致知/ 24
  “精”的目的在於“一”,“博”的目的在於“約” / 27
  知行的三重境界:生知安行、學知利行、困知勉行 / 31
  從困知勉行,走向學知利行,最後走向生知安行 / 33
  看世界的另一個角度:心外無理,心外無物 / 35
  ……
  ……
  第三章 傳習錄中 / 235
  誠意正心,是一種內心寧靜的狀態 / 236
  對標聖人 / 239
  心存敬意,深信不疑,切實篤行 / 241
  心是一個整體,要向心中求理/ 242
  走正道,立正命 / 244
  你的學習,是不是一種玩物喪志 / 250
  找到自己的拘蔽在哪裡 /253
  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257
  格物、致知、誠意的邏輯次序/ 262
  我們不能偉大,因為我們不肯平凡 / 263
  ……
  ……
  第四章 傳習錄下 / 395
  身、心、意、知、物都是一個東西 / 396
  靜不下來,是因為心不正 /400
  學問之道無他,不自欺而已/ 403
  每個人胸中都有個聖人 /405
  “致知”二字,真是千古聖傳之秘 / 406
  用功時間長了,自然就有勇氣/ 410
  人生即學習,分分秒秒都是學問 / 412
  不要急於改變別人,要花時間等待他 / 415
  從“我不該那麼做”到“我不該那麼想” / 418
  好善如好好色,惡惡如惡惡臭,便是聖人 / 4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