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5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求索:中國工業軟件產業發展之策
求索:中國工業軟件產業發展之策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求索:中國工業軟件產業發展之策

作者: 陳立輝,卞孟春,劉建
出版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10-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94.00
市场价格: RM106.79
本店售价: RM95.04
促销价: RM89.70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凝聚業界專家力量,對不同類型企業展開調研,匯總多方需求,詳細闡述工業軟體的定義、特點、分類,系統性對比國內外工業軟體企業發展經驗,從對比中發現問題,尋找道路,從產業的層面分析工業軟體存在的問題,並分別從政府側、企業側、高校和科研院所側、協力廠商機構側等主體角度出發,提出促進工業軟體產業發展的建議。
 
附錄較為全面地介紹了各類工業軟體企業產品和行業應用案例,便於廣大讀者詳細瞭解工業軟體產業。


作者介紹


目錄

叢書前言
本書編寫組
本書編寫說明
1第一章工業軟體概述
一、工業軟體定義與特徵/2
(一)工業軟體的定義與判斷/2
(二)工業軟體的幾個基本特徵/2
(三)工業軟體與工業發展息息相關/6
二、工業軟體的基礎與分類/12
(一)傳統與新型架構的碰撞與共存/12
(二)三足鼎立的同時彼此交匯融合/13
(三)工業軟體現有的分類方法匯總/14

21第二章中國工業軟體產業發展現狀
一、工業軟體產業規模及國產化推進/21
(一)工業軟體市場規模/21
(二)工業軟體國產化推進情況/23
二、工業軟體產業細分領域的市場格局/24
(一)研發設計類:差距較大,核心技術缺失多/25
(二)生產製造類:高端乏力,細分領域有優勢/27
(三)運維服務類:前景廣闊,國外技術仍領先/28
(四)經營管理類:份額占優,高端市場待突破/29
(五)新型架構類:開疆辟土,發展潛力無限量/29
三、工業軟體企業發展經驗研究/30
(一)研發設計類/31
(二)生產製造類/34
(三)運維服務類/35
(四)經營管理類/37
(五)新型架構類/39
四、國產工業軟體面臨的問題/42
(一)國產工業軟體缺乏體系化競爭力/43
(二)核心技術缺失,產品競爭力不足/44
(三)工業軟體人才短缺,師資流失嚴重/44
(四)工業軟體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和力度不足/45
(五)落後的意識觀念和資訊化程度延緩了產業發展/45
(六)工業軟體和工業深度融合不足/46
(七)工業軟體的生態環境較差/47

48第三章國外工業軟體產業發展研究
一、發達國家工業軟體產業發展經驗研究/48
(一)美國/49
(二)歐洲/50
二、國外典型工業軟體企業發展經驗研究/53
(一)達索系統公司(DassaultSystemes)/53
(二)西門子股份公司(Siemens)/55
(三)參數技術公司(PTC)/56
(四)思愛普股份公司(SAP)/58
(五)其他企業/60
三、國外成功經驗借鑒/62
(一)提升工業軟體戰略地位,制定可落地的政策措施/62
(二)提供持續資金供給,加大資源支持/62
(三)完善產學研用的機制,建立人才培養和公共服務體系/63
(四)重視標準體系建設,逐步提升國際影響力/63
(五)加大智慧財產權保護,建立完善的智慧財產權體系/63
(六)鼓勵企業深耕工業領域,長期堅守主業不動搖/64
(七)構建良好工業軟體生態,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合作/64
(八)鼓勵企業收購並購,加快企業做大做強/65

66第四章中國工業軟體發展趨勢研判
一、工業軟體產業發展趨勢/66
(一)從技術趨勢來看,工業軟體逐步走向集成化、平臺化、智慧化/66
(二)從開發模式來看,工業軟體逐步走向標準化、開放化、生態化/68
(三)從市場應用來看,工業軟體逐步走向工程化、大型化、複雜化/70
(四)從服務方式來看,工業軟體逐步走向定制化、柔性化、服務化/71
二、工業軟體產業發展機遇/72
(一)工業升級,釋放數位化及智慧化需求/72
(二)“雙迴圈”新發展格局,利好工業軟體產業發展/72
(三)系列重大創新工程將為工業軟體發展提供完整需求和試煉場/73
(四)國內外工業水準不一,蘊含工業軟體市場新機遇/73
(五)政策環境優化,保障工業軟體產業發展/73
(六)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加大,釋放市場需求/74
(七)人才政策完善,提升對國際高端人才的吸引力/74
(八)新一代資訊技術發展,催生工業領域新需求/75

76第五章促進中國工業軟體發展的建議
一、政府側/76
(一)持續優化政策環境/76
(二)夯實產業發展基礎/77
(三)組織關鍵技術攻關/78
(四)逐步加快國產軟體應用/78
二、企業側/79
(一)完善市場和商業生態/79
(二)加速工業技術軟體化進程/79
(三)優化企業成長模式/80
(四)積極拓展全球市場/80
三、高校科研機構側/81
(一)加強工業軟體人才培養/81
(二)注重技術創新與科技前沿/81
(三)加快科技成果轉化/82
(四)採用開源策略服務社會/82
四、協力廠商機構側/82
(一)加強政策宣貫溝通/82
(二)促進供需有效對接/82
(三)完善行業支撐服務能力建設/82

84第六章工業軟體行業應用案例
一、航空航太行業應用案例/84
(一)湖北航太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所—固體火箭發動機數位化快速總體論證APP/84
(二)蘇州同元軟控資訊技術有限公司/85
(三)英特工程模擬技術(大連)有限公司/89
(四)北京世冠金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90
(五)金航數碼科技有限責任公司/91
(六)武漢開目資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航空航太行業智慧製造數位化車間解決方案/95
(七)安世亞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6
(八)重慶誠智鵬科技有限責任公司—PDCC在中國航發南方工業有限公司發動機零件的加工工藝規程校核中的應用/98
(九)北京索為系統技術股份有限公司/100
二、船舶行業應用案例/102
(一)北京索為系統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快速設計系統/102
三、機械行業應用案例/103
(一)蘇州浩辰軟體股份有限公司—浩辰CAD/103
(二)北京蘭光創新科技有限公司—蘭光智慧MES在寧夏共用集團的應用/104
(三)重慶誠智鵬科技有限責任公司/105
(四)杭州新迪數位工程系統有限公司—協同設計平臺和3D電子目錄專案/107
(五)銀川華信智資訊技術有限公司/108
四、石化行業應用案例/111
(一)和利時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有機矽工藝APC優化案例/111
(二)北京互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北京中科輔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11
(三)安徽容知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12
(四)北京拓盛智聯技術有限公司/113
(五)南京科遠智慧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科遠智慧化工解決方案/115
五、軌道交通行業應用案例/117
(一)蘇州浩辰軟體股份有限公司—浩辰CAD/117
(二)和利時科技集團有限公司—MACS-SCADA4在軌道交通燕房線專案中的應用/117
(三)南京國睿信維軟體有限公司—株洲時代電氣綠蔭保障平臺項目/119
六、汽車行業應用案例/120
(一)廣州中望龍騰軟體股份有限公司—中望3D在汽配行業中的應用/120
(二)山東山大華天軟體有限公司—三維CAD/CAM軟體SINO-VATION/120
(三)武漢天喻軟體股份有限公司—江淮汽車集團汽車產品維修服務圖冊線上發佈平臺應用解決方案/121
(四)和利時科技集團有限公司—HOLLiAS-N系統平臺/122
(五)北京亞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五菱汽車車橋廠MES系統/122
(六)北京東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車輛控制系統解決方案/124
(七)中汽資料(天津)有限公司/126
(八)航太雲網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視覺化系統三維電子棋子板專案/129
(九)宜科(天津)電子有限公司—奇瑞汽車設備智慧管理應用案例/130
七、電子行業應用案例/131
(一)南京國睿信維軟體有限公司—中國電科集團某研究所數位化工藝系統/131
(二)南京科遠智慧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科遠智慧iMIS智慧協同製造系統/132
八、能源行業應用案例/133
(一)天津美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斜溝選煤廠智慧化解決方案/133
(二)北京東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燃氣站監控系統解決方案/134
(三)瀚雲科技有限公司—瀚雲HanClouds設備遠端運維雲/135
(四)唐山報春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雲上鋼鐵”鋼鐵雲電商平臺的應用/136
九、環保行業應用案例/137
(一)宜科(天津)電子有限公司—天津咸陽路汙水處理廠智慧監控應用案例/137
十、其他行業應用案例/139
(一)南京科遠智慧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科遠智慧建材解決方案/139
(二)北京亞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亞控定制資訊化系統/140
(三)北京亞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智慧排產系統/143
(四)北京智通雲聯科技有限公司—乳品行業智慧工廠解決方案/144
148結束語

150附錄一部分工業軟體廠商及產品
一、研發設計類廠商及產品/150
(一)安世亞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50
(二)廣州中望龍騰軟體股份有限公司/152
(三)山東山大華天軟體有限公司/156
(四)北京數碼大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58
(五)中船重工奧藍托無錫軟體技術有限公司/159
(六)蘇州同元軟控資訊技術有限公司/160
(七)北京互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北京中科輔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62
(八)蘇州浩辰軟體股份有限公司/165
(九)武漢開目資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166
(十)武漢天喻軟體股份有限公司/168
(十一)北京神舟航太軟體技術有限公司/169
(十二)杭州新迪數位工程系統有限公司/171
(十三)蘇州千機智能技術有限公司/172
(十四)英特工程模擬技術(大連)有限公司/174
(十五)西安前沿動力軟體發展有限責任公司/175
(十六)上海東峻資訊科技有限公司/177
(十七)中汽資料(天津)有限公司/179
(十八)航太雲網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181
(十九)北京華大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82
(二十)金航數碼科技有限責任公司/185
(二十一)重慶誠智鵬科技有限責任公司/186
(二十二)北京世冠金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188
(二十三)銀川華信智資訊技術有限公司/190
(二十四)艾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2
(二十五)武漢承澤科技有限公司/194
二、生產製造類廠商及產品/194
(一)和利時科技集團有限公司/194
(二)浙江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197
(三)北京蘭光創新科技有限公司/199
(四)北京亞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200
(五)金航數碼科技有限責任公司/201
(六)北京東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
(七)北京天拓四方科技有限公司/203
(八)宜科(天津)電子有限公司/205
(九)南京科遠智慧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7
(十)北京神舟航太軟體技術有限公司/209
(十一)武漢佰思傑科技有限公司/211
三、經營管理類廠商及產品/212
(一)用友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12
(二)浪潮通用軟體有限公司/213
(三)金蝶軟體(中國)有限公司/213
(四)金航數碼科技有限責任公司/214
(五)中汽資料(天津)有限公司/215
(六)北京拓盛智聯技術有限公司/216
四、運維服務類廠商及產品/219
(一)廣州賽寶騰睿資訊科技有限公司/219
(二)金航數碼科技有限責任公司/220
(三)安徽容知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22
五、新形態工業軟體廠商及產品/223
(一)海爾數位科技有限公司/223
(二)中汽資料(天津)有限公司/225
(三)湖北航太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所/226
(四)航太雲網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227
(五)北京索為系統技術股份有限公司/228
(六)山東華雲三維科技有限公司/229
(七)天津美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31
(八)深圳華龍訊達資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232
(九)瀚雲科技有限公司/233
(十)北京智通雲聯科技有限公司/234
(十一)唐山報春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235
237附錄二工業軟體產業支撐和技術服務專業機構介紹
245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