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4,57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中國古代「名」的政治思想研究
中國古代「名」的政治思想研究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中國古代「名」的政治思想研究

作者: 曹峰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6-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68.00
市场价格: RM84.13
本店售价: RM74.8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該書稿由作者關於先秦名學思想的若干論文集結而成,分上下兩篇:上篇總論,下篇個案研究。整書集中討論了名思想的歷史,名家的分類,倫理政治向度名家的政治思想代以來中國學術界名學研究乃至諸子學研究的目標和方法等問題。因此本書在先秦兩漢思想史代學術史兩重意義上都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


作者介紹

曹峰
 
畢業于東京大學,文學博士。現為人民大學教師,研究方向為先秦名學與黃老道家思想。


目錄

序言 回到思想史——先秦名學研究的新思路
一 先秦秦漢之際“名”是一個流行的話題
二 為何以“名”的政治思想為研究物件
三 名家與名學研究走向偏差的歷史原因
四 “名”的政治思想研究之範圍與方法
附:本書概要

上編 與“名”相關的各種政治問題
第一章 關於名稱的政治禁忌
前言
一名稱與人之間的禁忌
二名稱與物之間的禁忌
餘論

第二章 作為一種政治思想的“形名論”、“正名論”、“名實論”
一作為一種政治思想的“形名論”
二作為一種政治思想的“正名論”
三作為一種政治思想的“名實論”

第三章 兩種名家

第四章 “名”與“法”的接點
前言
一戰國秦漢時期“名”“法”對舉的普遍現象
二“名”“法”對舉形成的原因--從思想史的角度

下編 個案的分析與研究

第一章 孔子“正名”新考
前言
一至今為止關於孔子“正名”的各種解釋
二《論語》中所見的“名”和歷史上關於孔子“正名”的引用
三孔子“正名”是“名分”論和“名實”論嗎
餘論

第二章 《荀子》“正名”新論
前言
一不能簡單照搬西方學術概念研究《正名》篇
二為何要尋求“正名”,尋求怎樣的“正名”,誰能獲得“正名”
三怎樣才能獲得“正名”
餘論

第三章 《管子》四篇和《韓非子》四篇所見名思想研究
一為何以《管子》四篇與《韓非子》四篇為研究物件
二黃老道家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徵
三《管子》所見君主與“名”的關係
四《韓非子》所見君主與“名”的關係
餘論

第四章 《黃帝四經》所見“名”思想之研究
前言
一《黃帝四經》所見“名”的分類
二《黃帝四經》中的“審名”活動
三“執道者”與“名”的關係
四“名”與“法”的關係
餘論

第五章 《呂氏春秋》所見“名”的政治思想研究
一《呂氏春秋》的實用主義思想傾向
二前人對《呂氏春秋》所見名思想的研究
三要區別兩種“名家”和兩種名思想
四對《呂氏春秋?正名》之分析
五對《呂氏春秋?審分》之分析
餘論

第六章 《尹文子》所見“名”思想研究153
前言153
一《尹文子》的真偽問題154
二《尹文子》的思想屬性與成書時代
三《尹文子》名思想之集大成性
餘論171

結語173
附論一 《語叢》一、三兩篇所見“名”的研究
附論二 馬王堆帛書“物則有形”圖圓圏內文字新解
附論三 《老子》首章與“名”相關問題的重新審視――以北大漢簡《老子》
的問世 為契機
附論四 先秦道家的“無名”與“有名”
附論五 回到諸子:無法之法
主要參考文獻一覽
中文部分(按拼音順序)
日文部分(按五十音圖順序)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