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6,03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東亞古代的諸民族與國家
東亞古代的諸民族與國家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東亞古代的諸民族與國家

作者: (日)川本芳昭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ISBN: 9787520140621
出版日期: 2020-04-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648.00
市场价格: RM116.49
本店售价: RM103.6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日本九州大學文學部教授川本芳昭力圖打破國別限制,將整個東亞古代世界作為研究物件,通過研究中國北方民族與中華意識的重建,把漢民族形成與東亞國家秩序相聯繫。由於他對古代東亞民族史與國際秩序的深刻研究,川本教授曾經擔任中日歷史共同研究委員會日方委員。川本教授3月份在日本著名的汲古书院出版了新著,《東アジア古代における諸民族と国家》(《东亚古代的诸民族与国家》)對這兩個問題提出了最新的解讀。

本書分為四篇共十七章,分別論述了漢唐之間中國北部、西南部的動向,東亞的動向及古代日本國家的形成,以及有關民族的諸問題。作者通過這些基於大量史料的詳盡分析,最終意在闡明:此後成長為世界最大民族的漢民族是如何形成的?與之相對,古代日本是如何成長,並如何面對漢民族的?


作者介紹

川本芳昭

1950年生,九州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學分修滿後退學,後於佐賀大學、九州大學任助教授,從1998年至今在九州大學擔任文學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與國家問題,出版了《魏晉南北朝時代的民族問題》(汲古書院,1998)、《中國史上的諸民族》(山川出版社,2004)、《中華的崩潰與擴大:魏晉南北朝》(講談社,2005)、《東亞古代國家論:過程、模式與身份認同》(すいれん舎,2006),其中《中華的崩潰與擴大:魏晉南北朝》已翻譯為中文出版。


目錄

序言

第一篇 漢唐間中國北部的動向——以民族問題為中心
第一章 北朝國家論
第二章 關於北魏文成帝南巡碑
第三章 關於鮮卑的文字——與漢唐間中華意識的廣泛傳播相關聯
第四章 關於三國時期的烏丸、鮮卑——從交流與變遷的觀點所見
第五章 再論北魏內朝——從比較史的觀點所見
 
第二篇 漢唐間東亞的動向與古代日本國家的形成
第一章 漢唐間“新”中華意識的形成——圍繞古代日本、朝鮮與中國的聯繫
第二章 關於《隋書·倭國傳》與《日本書紀·推古紀》中的記述——遣隋使小記
第三章 關於倭國對外交涉的變遷——從中華意識的形成與大宰府成立之間的關聯所見
第四章 倭五王的自稱與東亞的國際形勢
 
第三篇 漢唐間中國西南部的動向
第一章 關於漢唐間雲南與日本的關係——從比較史的觀點出發
第二章 魏晉時期四川地區的狀況——以民族問題為中心
第三章 五胡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四川地區的狀況——以民族問題為中心
第四章 北朝後期四川地區的狀況——以民族問題為中心
 
第四篇 漢唐間圍繞民族的諸問題與東亞
第一章 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歷史研究的動向——以民族問題為中心
第二章 圍繞遼金的正統觀——與北魏的比較
第三章 崔致遠與阿倍仲麻呂——從古代朝鮮、日本在“中華化”上的關聯所見
第四章 關於中國前近代所謂中華帝國構造的小記——北魏與元、遼,以及漢的比較

中文版後記/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