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1,090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論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礎
論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礎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論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礎

作者: (法)讓-雅克·盧梭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出版日期: 2015-11-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168.00
市场价格: RM30.20
本店售价: RM26.8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是1753年盧梭應法國第戎科學院的徵文而寫的論文。在性質上,這是一部闡發政治思想的著作,其重要性僅次於1762年盧梭的《社會契約論》;而在思想體繫上,本書可視為《社會契約論》的基礎和緒論。盧梭是18世紀法國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他比他同時代的、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百科全書派人物,更富有激進性。恩格斯曾在《反杜林論》中指出盧梭此書和狄德羅的《拉摩的侄兒》同是18世紀中辯證法的傑作。當盧梭同時代的一些哲學家把人類的進步設想為一個不斷上升的過程時,盧梭卻已經發現人類歷史發展本身所具有的兩面性(進步與落後)和所包含的內在矛盾。他認為貧困和奴役,亦即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的產生是隨著私有制而來的,是建立在私有制確立的唯一基礎上的。人在未開化的自然狀態中,本來是平等的,可是當人們力求生活完善化,爭取科學技術和文化發展時,人類則既在進步,又在退步,因為文明向前進一步,不平等也就向前進一步。到了專制暴君統治之下,不平等就發展到極端,到達頂點。這個頂點同時就將成為轉向新的平等的起因和基礎。這種新的平等,按照盧梭的看法,是更高級的、基於社會公約的平等。這些思想是可貴的。但盧梭的這些可貴的民主思想和辯證思想始終是與他的唯心主義觀點和形而上學的思想方法結合在一起的。本書的寫作,就是他隱避森林深處沉思默想之所得。



作者簡介:讓-雅克盧梭1712-1778),法國18世紀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是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傑出的民主政論家和浪漫主義文學流派的開創者,啟蒙運動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論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愛彌兒》《懺悔錄》《新愛洛漪絲》等。

譯者簡介:李平漚,資深譯者,主持翻譯《盧梭全集》9卷本,並譯著有多部法政類經典名著。


目錄

譯者前言
一、論文的由來
二、論文的寫法和全文的布局與要點
三、他為什麼要改動第戎科學院的征文題目
封頁題詞
獻詞
序言
關於注釋的說明
第戎科學院的征文題目
小引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注釋
附錄
一、給伏爾泰的回信
二、讓—雅克·盧梭答費羅波里斯先生書
三、答一位博物學家的駁難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