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5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快與慢:作為激情的愛情
快與慢:作為激情的愛情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快與慢:作為激情的愛情

作者: (德)尼克拉斯•盧曼
出版社: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11-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68.00
市场价格: RM84.13
本店售价: RM74.88
促销价: RM70.67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愛情現象學探討在盧曼的社會理論整體框架中扮演了一個特殊角色。從學術生涯伊始,盧曼就涉入這一主題,在1968/1969年冬季學期代理阿多諾的法蘭克福大學社會學教席時,他選擇了“愛情”為授課主題。

盧曼認為,西方的愛情語義學自16世紀後半葉以來的形式變化,反映了造成人格性親密性日益增長的社會分化。愛情媒介從社會系統中分化而出,17世紀古典主義文學中出現的“激情”語義學在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這一作用的實質是以悖論化代替過去的理想化作為編碼路徑。
 
可見,親密關係對於盧曼的吸引力就在於,它是以悖論為生命力的交互作用系統,為了展開戀人間行動/體驗的悖論而存在。愛情悖論的系統化能力,間接地提醒人們,不確定性並非秩序的敵人,反而是對沖不確定性的佳手段,而愛情秩序的存在,也證明某些後現代理論家提出的絕對混沌並不成立。


作者介紹

盧曼(Niklas Luhmann,1927—1998),與哈貝馬斯齊名的當代德國社會學家,比勒費爾德大學社會學教授。作為系統論的代表,他將社會及其不同分支領域視為 純粹由交流構成的諸社會系統,主張一種激進建構主義的理論思考方式,對哲學、社會學、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等眾多學科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
 
代表作包括《社會系統》《社會的社會》《社會的經濟》《社會的科學》等,《作為激情的愛情》是他受大眾歡迎的一部著作。

譯者簡介:

範勁,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教授,研究重點為當代西方文化理論、德國現代文學、中德文學和文化關係,自2012年以來發表了 一系列基於盧曼系統論視角的學術論文,如《作為交往媒介的世界文學及其未來維度》《外國文學的元方法論——一個系統論視角》《詩學與系統性》等。


目錄

自由即秩序:盧曼的愛情理論(代譯序)

前言

第一章 社會和個體:人格性和非人格性關係
第二章 愛情作為由象徵而一般化的交流媒介
第三章 交流可能性的演化
第四章 愛情語義學的演化
第五章 愛情的自由:從理想到悖論
第六章 激情:過度的修辭和不穩定性的經驗
第七章 從風雅到友誼
第八章 引導性差異:快感/愛情
第九章 愛情針對理性
第十章 通向個體化的路上:18世紀的醞釀
第十一章 性的納入
第十二章 不可交流性的發現
第十三章 浪漫主義愛情
第十四章 愛情和婚姻:論再生產的意識形態
第十五章 今日如何?問題和替代方案
第十六章 愛情作為互滲入系統

術語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