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5,93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印象審美:德彪西論音樂
印象審美:德彪西論音樂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印象審美:德彪西論音樂

作者: (法)克洛德•德彪西
出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 9787559832788
出版日期: 2021-01-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72.00
市场价格: RM66.88
本店售价: RM59.52
促销价: RM56.18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是法國有名作曲家德彪西的音樂評論文集,收錄了他從1901年起為報紙雜誌寫的音樂評論專欄文章。德彪西以歌劇《佩列阿斯與梅麗桑德》成為西方樂壇的耀眼新星,鋼琴組曲《版畫集》和交響詩《牧神午後序曲》《大海》等作品更是為他贏得了印象主義音樂開創者的世界性聲譽。本書中的文章都是在此背景下寫作的,在當時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讀者通過這些文章,既可以瞭解德彪西的音樂思想和審美觀點,也可以回顧法國音樂史以及西方現代音樂目前這一重要轉折時期。

本書對德彪西論音樂的文字進行了精心編排。輯“印象”,收錄了德彪西對當時有名的作曲家、劇作家和演員的評價,以及對音樂藝術的真知灼見。第二輯“作品”,圍繞具體的音樂作品或音樂節演出進行專場式的分析,從中可以看出德彪西對音樂作品的敏銳感受力。第三輯“訪談”,主要是當時的報紙、主流音樂雜誌對德彪西的訪問記錄,言談中盡顯這位大音樂家的突出個性和藝術觀。


作者介紹

克洛德·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bussy,1862—1918),法國作曲家,以開創“印象主義”音樂著稱,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音樂界擁有影響力的音樂革新家之一,對西方現代音樂和法國民族音樂貢獻巨大。
 
音樂代表作有管弦樂作品《牧神午後序曲》《大海》,歌劇《佩列阿斯與梅麗桑德》,鋼琴組曲《版畫集》《意境》《兒童樂園》等,均具有鮮明的個人藝術特色。德彪西還是有名的音樂評論家,長年為報刊撰寫樂評專欄,在當時法國樂壇有著很高的非常不錯性和廣泛的影響。


目錄

01 譯序

第一輯 印象
027 尼基什的音樂會
033 與克羅士先生的對話
041 聖—莫爾的莫劄特
050 瓦格納
059 愛德華·格裡格
066 柏遼茲與根茲堡
072 夏爾·古諾
076 瑪麗·伽登
079 馬斯奈去世了
081 讓—·拉莫
085 論先驅者
092 瓦格納一百周年紀念
094 國家歌劇院
102 小議迷信種種和歌劇一出
110 關於露天音樂的思考
119 喜歌劇院音樂會
121 巴黎歌唱學校音樂會
129 國立喜歌劇院
132 倫敦觀演印象
139 1903年樂壇總結
146 暫別音樂季
151 赴俄指揮
155 我為什麼寫《佩列阿斯與梅麗桑德》
158 音樂發展的方向
160 德國對法國音樂的影響
162 一封公開信
171 為了人民
180 歌劇與音樂的關係
188 論當代公眾的藝術教育
189 對滑稽歌劇的承認
196 寄自倫敦的信
203 從音樂角度看羅馬獎學金
210 再談羅馬獎學金
215 樂曲與詩歌的關係
217 談談對藝術的尊重
224 年終絮語
230 論情趣
235 為了音樂
241 終於,只靠我們了
244 《為了法國音樂:十二篇座談會發言彙編》代序

第二輯 作品
249 印象審美
舒曼的《浮士德》/薩瓦爾的《李耳王》序曲/維特考夫斯基的交響曲
256 三月末的音樂會
穆索爾斯基的《兒童活動室》/保爾·杜卡的鋼琴奏鳴曲/滑稽歌舞劇院的交響音樂會
263 科洛納音樂會之一
巴赫的《G調小提琴協奏曲》/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
270 馬斯奈的歌劇
《夏娃奇遇》/《格裡賽麗蒂絲》
274 萬桑·丹第的音樂劇
《外鄉人》
281 以音樂描繪幻想
三幕音樂劇《蒂妲尼婭》
289 喜歌劇院的一場重演
威爾第的《茶花女》
296 一部夢幻歌劇的首演
埃爾乃斯特·雷依埃的《雕像》
299 科洛納音樂會之二
聖—桑的《帕麗薩蒂絲》/ 阿爾弗雷德·巴士萊的《水神之愛》
307 拉姆赫音樂會
愛德蒙·米薩的《繆蓋特》/布呂諾的交響詩《潘黛西蕾婭》
314 宗教音樂會
塞薩·弗朗克的清唱劇《真福》
322 一部歷史劇的重演
聖—桑的歌劇《亨利八世》
325 老式喜歌劇的喪鐘
威廉亞姆·肖邁的喜歌劇《別室》
329 拉莫的創作才華
拉莫的《希波利特與阿莉西雅》
335 科洛納音樂會之三
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等
340 “俄國人”的演出
尼金斯基的《嬉戲》
343 科洛納音樂會之四
新樂團協會的演出
349 科洛納音樂會之五
伊薩克·阿爾貝尼茲的鋼琴組曲《伊貝利亞》等西班牙音樂
356 科洛納音樂會之六
馬克斯·多羅納的三幕歌劇《外國女孩》

第三輯 訪談
363 《佩列阿斯與梅麗桑德》上演前夕
368 評論家的評論
372 法國音樂的現狀
374 瓦格納對音樂的影響
376 古典音樂家是誰
380 我什麼也沒有創新
382 去音樂學院做什麼
387 當代音樂
391 今天與明天的音樂
394 關於義大利現代音樂的調查
396 不要教育觀眾
401 致《文藝半月刊》的更正信
402 古典主義理想的復興嗎?
404 慕尼克法國音樂周
406 千場科洛納音樂會
407 對一位元奧地利記者的聲明
408 答匈牙利記者問
412 賽義德火車站
415 外國音樂與法國作曲家
419 工作計畫?我自己也不知道
422 關於分散音樂活動的問題
425 克洛德·德彪西先生與《聖塞巴斯蒂安殉難記》
429 《聖塞巴斯蒂安殉難記》演出前夕
431 明日的歌劇
433 克洛德·德彪西談他的歌劇計畫
435 關於教堂舞蹈音樂的調查
436 再評當代音樂
440 譯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