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3,06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景觀、鏡像與記憶:「新世紀」文化掠影與思考
景觀、鏡像與記憶:「新世紀」文化掠影與思考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景觀、鏡像與記憶:「新世紀」文化掠影與思考

作者: 李祖德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05-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88.00
市场价格: RM51.78
本店售价: RM46.0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的系列文章掃描了新世紀以來一些特殊的文學文化現象,進行了症候式的解讀與意識形態分析,試圖觸摸文化記憶與景觀中隱顯的時代鏡像,並呈現複雜而隱微的時代經驗與感覺。


作者介紹

李祖德,四川大竹人,200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文化研究及相關思想史問題研究。近年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文學評論》《文藝理論與批評》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思想文化批評隨筆近百篇,出版有專著《“農民”與主體性和歷史的生產》,譯著《社會研究:問題、方法與過程》,業餘兼事詩歌創作。


目錄

地火奔突批評問道
——序“地火文學批評叢書”吳義勤001

第一輯記憶、“新人民性”及其可能
“人民性”與“人民國家”主體想像:
中國當代文學“人民性”話語歷史考察之一003
文學性、人性與“新人民性”之可能:
中國當代文學“人民性”話語歷史考察之二018
現代性的地方經驗與文學的人民倫理:
毛澤東文藝思想的詩學問題、歷史語境與意識結構032
小說、戰爭與歷史:
抗戰小說中的個人、家族與民族國家051
生命啟示錄、歷史記憶與美學結構:
長征及“長征文藝”略論066
苦難敘述、國族認同與“新人民性”:
2008 年“地震詩歌”啟示錄074

第二輯景觀、鏡像與掠影
“非虛構”的蹤跡、可能性與問題087 記憶以及記憶的承諾:
讀短篇小說集《再見,牛魔王》100
鄉愁書寫與大地無意識:
讀長篇小說《還魂記》112
時間、人以及失衡的對稱:
讀中篇小說《母親在左,我在右》124
一種不可能的可能性:
史鐵生及其“苦難”詩學片論130
論新世紀詩歌的“第三條道路”:
延及當代詩歌寫作的一些問題145 《鋼的琴》與我們的時代160
第三輯閱讀、思考與批評
啟蒙、理性與現代性的悖論結構:
“現代性”問題閱讀與思考劄記171
反思現代性與重構穆旦:
讀《穆旦的精神結構與現代性問題》186
如何理解中國與闡釋中國:
張頤武思想文化批評述略195
知識、知識份子及其公共性:
“知識”與“知識份子”閱讀劄記205
婦女、歷史想像與現代國家:
讀《晚清女性與近代中國》214
無條件的愛和愛的條件:
讀埃裡克·弗洛姆《愛的藝術》219
蘇格拉底之“道”與現代生活:
讀羅奈爾得·格羅斯《蘇格拉底之道》224
權力技術以及娛樂的政治:
《娛樂至死》以及“權力”的閱讀劄記228
第四輯言語、形式與經驗
新詩之“變常”與詩學題域轉換237 地域經驗中的詩性言說:
詩集《光芒與蝶》中的繁複體驗246
形式、意蘊與音樂性:
《再別康橋》音樂性新探254
理性與“現代主義”詩歌的“內面”:
重讀20 世紀40 年代中國現代主義詩歌及其“現代性”262
後記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