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5,617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電動汽車結構·原理·應用
電動汽車結構·原理·應用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電動汽車結構·原理·應用

作者: 黃志堅
出版社: 化學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10-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68.00
市场价格: RM84.13
本店售价: RM74.8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結合實例系統地介紹了電動汽車結構原理、設計開發與使用維修方法。全書共分9章本書結合實例系統地介紹了電動汽車結構原理、設計開發與使用維修方法。全書共分9章,主要介紹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能源系統、電機系統、驅動系統、控制系統、充電系統,電動汽車標准化與測試、診斷與維修技術等內容。並對本領域的技術前瞻進行了簡要介紹。電動汽車技術涉及面廣,內容繁多。本書技術資料新穎、翔實,有較豐富的實例,信息量大。同時文字淺顯通俗,有利讀者閱讀。

本書可作為車輛工程、交通運輸等專業教師與學生的教學參考書,也適合相關行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主要介紹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能源系統、電機系統、驅動系統、控制系統、充電系統,電動汽車標准化與測試、診斷與維修技術等內容。並對本領域的技術前瞻進行了簡要介紹。電動汽車技術涉及面廣,內容繁多。本書技術資料新穎、翔實,有較豐富的實例,信息量大。同時文字淺顯通俗,有利讀者閱讀。

本書可作為車輛工程、交通運輸等專業教師與學生的教學參考書,也適合相關行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目錄

第1章 電動汽車及應用概述
1.1 電動汽車組成與分類
1.1.1 電動汽車主要結構組成
1.1.2 電動汽車分類
1.2 發展電動汽車的意義
1.2.1 電動汽車的優點
1.2.2 發展電動汽車的意義
1.3 電動汽車發展的關鍵及存在的問題
1.3.1 電動汽車發展的關鍵
1.3.2 我國電動汽車發展存在的問題
1.4 電動汽車商業化的能源供給模式
1.4.1 自充電模式
1.4.2 自充電與換電混合模式
1.4.3 純換電模式
第2章 電動汽車能源系統
2.1 動力電池
2.1.1 電動汽車對動力電池性能的要求
2.1.2 鉛酸動力電池
2.1.3 鎳氫電池
2.1.4 鋰離子電池
2.2 燃料電池
2.2.1 燃料電池及應用概述
2.2.2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結構與原理
2.2.3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系統
2.2.4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性能及其影響因素
2.2.5 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的技術創新
2.3 其他能量源
2.3.1 超級電容
2.3.2 飛輪電池
2.4 混合能源系統
2.4.1 動力電池+超級電容構成的混合能源系統
2.4.2 動力電池+燃料電池構成的混合能源系統
2.4.3 動力電池+內燃機能源系統
第3章 電動汽車電機系統
3.1 概述
3.1.1 電動機分類
3.1.2 電動汽車電動機的要求
3.1.3 電動汽車電動機的基本組成
3.1.4 國內外應用現狀
3.2 直流電動機
3.2.1 直流電動機的結構
3.2.2 直流電動機的基本原理
3.2.3 直流電動機的勵磁方式
3.2.4 數學方程
3.2.5 直流電動機的特點
3.3 感應電動機
3.3.1 感應電動機的結構
3.3.2 感應電動機的工作原理
3.3.3 感應電動機的矢量控制系統
3.3.4 感應電動機的特點
3.3.5 電動汽車交流感應電機控制系統設計
3.4 永磁電動機
3.4.1 永磁電動機的概念和分類
3.4.2 磁性轉子結構
3.4.3 永磁電動機的工作原理
3.4.4 永磁電動機的特點
3.4.5 永磁無刷直流電動機
3.4.6 永磁同步電動機
3.5 開關磁阻電動機
3.5.1 開關磁阻電動機的工作原理
3.5.2 開關磁阻電動機的結構
3.5.3 開關磁阻電動機的特點
3.5.4 電動汽車高效率開關磁阻電機系統設計
3.6 輪轂電機
3.6.1 電動汽車輪轂電機驅動技術的優點
3.6.2 電動汽車輪轂電機的工作原理
3.6.3 電動汽車輪轂電機控制技術
3.7 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的匹配
3.7.1 電動機的參數匹配
3.7.2 傳動系參數設計
3.7.3 分析計算實例
第4章 混合動力驅動系統
4.1 混合動力驅動概述
4.1.1 混合動力系統的分類
4.1.2 混合動力系統關鍵技術
4.1.3 混合動力汽車技術發展現狀與前景
4.2 串聯式混合動力電驅動系統
4.2.1 運行模式
4.2.2 控制策略
4.3 並聯式混合動力驅動系統
4.3.1 運行模式
4.3.2 控制策略
4.4 混聯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
4.4.1 運行模式
4.4.2 控制策略
4.5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方案設計與仿真實例
4.5.1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方案設計及匹配
4.5.2 混合動力系統主要機構Simulink建模
4.5.3 CYC_UDDS循環工況下整車性能仿真分析
4.5.4 混合動力汽車技術經濟指標
4.5.5 榮威75混合動力系統開發實例
第5章 電動汽車的控制系統
5.1 電動汽車控制系統的組成
5.2 電動汽車的控制策略
5.2.1 開環控制
5.2.2 閉環控制
5.2.3 自適應控制
5.2.4 模糊控制
5.2.5 神經元網絡ANN控制
5.2.6 電動汽車控制系統的ECU
5.3 電動汽車總線CAN通信網絡
5.3.1 概述
5.3.2 汽車CAN總線的特征
5.3.3 CAN總線數據鏈控制
5.4 電動汽車電氣系統的控制
5.4.1 電動汽車電氣系統概述
5.4.2 電動汽車的用電安全技術
5.4.3 電動汽車電氣系統的電磁兼容性
5.4.4 電動汽車用電機驅動系統的電磁兼容技術
5.4.5 電動汽車交流充電樁的電磁兼容測試
5.4.6 容錯控制
第6章 電動汽車充電技術
6.1 概述
6.1.1 充電技術概況
6.1.2 有關國家和地區電動汽車充電站建設現狀
6.1.3 電動汽車充電對電力系統的影響
6.1.4 效益分析
6.1.5 發展趨勢
6.2 電動汽車充電設施
6.2.1 充電設施概述
6.2.2 發展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若干問題
6.2.3 電動汽車交流充電樁系統
6.2.4 電動汽車智能充電樁
6.2.5 新型智能電動汽車充電器的設計
6.2.6 家用電動汽車充電體系的建設
6.3 電動汽車充電站和電池更換站監控技術
6.3.1 監控系統特點
6.3.2 監控系統功能
6.3.3 監控系統架構
6.3.4 監控系統設計實例
6.4 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
6.4.1 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及應用概況
6.4.2 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原理及應用
6.4.3 電動汽車無線反饋非接觸充電電路
6.5 電動汽車充電設施運營管理
6.5.1 商業化運營相關問題
6.5.2 投資主體與管理模式
6.5.3 商業化運營的三個階段
6.5.4 商業化運營管理相關舉措
第7章 電動汽車標准化與測試技術
7.1 電動汽車標准化技術
7.1.1 電動汽車標准化概述
7.1.2 電動汽車標准化工作進展
7.1.3 電動汽車國內外標准對比分析
7.1.4 電動汽車運營標准化
7.2 電動汽車測試技術
7.2.1 國外電動汽車測試評價現狀
7.2.2 國內電動汽車測試評價現狀
7.2.3 電動汽車絕緣檢測方法
7.2.4 電動汽車蓄電池組系統的檢測
7.2.5 電動汽車用電機及其控制器的檢測
第8章 電動汽車故障診斷維修技術
8.1 電動汽車維修技術
8.1.1 電動汽車故障及維修概述
8.1.2 培養維修人才與建立管理制度
8.2 電動汽車故障診斷與監測應用實例
8.2.1 純電動汽車高壓電故障診斷與安全管理
8.2.2 電動汽車鋰電池系統故障的診斷
8.2.3 混合動力車鎳氫電池系統故障診斷與分析
8.2.4 電動汽車電機驅動系統故障與失效模式
8.2.5 基於噪聲分析電動汽車電動機故障診斷
8.2.6 車用燃料電池在線故障診斷及處理
8.2.7 燃料電池發動機故障樹分析
8.2.8 電動汽車遠程實時監控
第9章 電動汽車技術前瞻
9.1 電動輪技術的應用
9.1.1 電動輪的結構與關鍵技術
9.1.2 電動輪驅動系統的發展現狀與趨勢
9.2 線控技術的應用
9.2.1 汽車線控技術應用概況
9.2.2 線控技術在電動汽車的應用
9.3 電動汽車與智能電網的融合
9.3.1 智能電網與電動汽車的電源
9.3.2 電動汽車與智能電網的融合的效益
9.4 車聯網的應用
9.4.1 車聯網的概念及在電動汽車的應用
9.4.2 車聯網的作用與組成
9.4.3 車聯網技術體系
9.4.4 車聯網產業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