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4,92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大格局:中國崛起應該超越情感和意識形態
大格局:中國崛起應該超越情感和意識形態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大格局:中國崛起應該超越情感和意識形態

作者: 鄭永年
出版社: 東方出版社
ISBN: 9787506073264
出版日期: 2014-06-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10.00
市场价格: RM37.75
本店售价: RM33.6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如何建立世界秩序、是否應當追求聯盟政策、如何實現軍事崛起、如何平衡美國……在中國崛起的道路上,這些問題猶如一個個路障,必須得到穩妥的解決才能繼續前進。《大格局(中國崛起應該超越情感和意識形態)》是作者鄭永年對中國崛起的一些思考。盡管中國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成為現實,但海內外對中國的崛起能夠對世界所產生的影響研究和理解都不足以明了中國崛起的意義和作用,很多人仍然停留在情感和意識形態的視角來看中國的崛起,缺少理性的分析。本書里的文章是作者對中國崛起作些理性分析的嘗試,從當前與中國崛起有關聯的十二個問題入手,探討中國在崛起過程中應如何處理外交關系和地緣政治等關鍵性因素,以順利地實現真正的大國崛起。

鄭永年(1962—),浙江省余姚人。中國政治、社會問題與國際關系專家,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中國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國際中國研究雜志》(國際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和《東亞政策》主編,羅特里奇出版社《中國政策叢書》主編和世界科技書局《當代中國研究叢書》共同主編。歷任北京大學政治與行政管理系助教、講師,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資深研究員,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先后獲得美國社會科學研究會/麥克阿瑟基金會和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2003-2005)研究基金。


目錄

00 IPP文庫中國研究書叢總序
00 自序——中國崛起應超越情感和意識形態

01 中國崛起中必須思考的十二個重大問題
一、大國與世界秩序的關系如何理解
二、中國與世界秩序的關系如何
三、中美如何共建世界秩序
四、中國需要追求聯盟政策嗎
五、如何處理海洋地緣政治,崛起成為海洋國家
六、如何處理海洋地緣政治與陸地地緣政治、周邊國家外交
七、應當追求東亞共同體嗎
八、如何守住南海「生命線」
九、和印度要確立一種什麼樣的關系
十、如何實現軍事崛起
十一、崛起過程中,如何建設軟力量
十二、如何實現可持續的大國外交

02 平衡美國:中國應當有的戰略思考
一、美國「重返亞洲」如何改變着亞洲秩序
二、中國要對美國的「平衡策略」做戰略思考
三、為什麼中國也要平衡美國力量
四、中國如何建設性地平衡美國

03 中國海洋地緣政治與中美關系:如何構建「新型大國關系」
一、中國海洋地緣環境:東海、南海和印度洋
二、中國傳統國際定位的困局
三、地緣政治的新局面和中國的國際關系定位
四、G2結構和中美關系
五、亞洲和中國地緣政治的重心
六、非洲和拉丁美洲:商業利益和戰略考量
七、初步的結論

04 日本新保守政治勢力的崛起和我國的對日政策選擇
一、釣魚島爭端與日本的新保守政治勢力
二、2010年以來的反華游行
三、新保守政治勢力的組織網絡
四、新保守政治勢力和反華游行
五、我國的對日政策選擇
六、結論

05 21世紀中日民族主義沖突:如何防止中國的現代化再次被打斷
一、中日間民族主義的主要沖突點在哪里
二、中國民族主義的主要表現:雪恥和自豪並存的民族主義
三、日本民族主義的主要表現:保持民族優越感的焦慮型民族主義
四、中日民族主義的表現形式差異
五、中目民族主義的共性
六、中國的政策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