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3,84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現代漢語無基准差比式研究
現代漢語無基准差比式研究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現代漢語無基准差比式研究

作者: 何瑾
出版社: 學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9-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52.00
市场价格: RM45.30
本店售价: RM40.32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提出並考察了現代漢語無基准差比式這一高頻非典型差比類別,即以「最」、「比較」、「更」、「Adj.+比較差值」、「Adj.+一點兒(表要求)」、「越來越」、「越……越……」為比較標志的無基准差比式。如「他最高」|、「這本書更貴」之類。這批句式在漢語中使用廣泛,但作為比較范疇非典型成員的身份卻有待確立。它們都沒有比較后項,也就是看不到顯性的比較基准。這不是偶然現象,而是語言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經過人類認知選擇的具有特定語用價值的結果。

本書對上述七個小類差比句式的句法分布、構式語義、認知機制、語用優勢做了統計和分析;並就相關的焦點問題、否定問題、主觀性問題以及與「了」共現所產生的變異情況做了深入研究與探討。拓展了現代漢語差比范疇,並為豐富二語教學的內容及模式提供了本體研究基礎。

何瑾,文學博士,現為復旦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講師。長期從事現代漢語研究和二語教學工作。2005年開始任教於復旦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2010-2012年赴英國愛丁堡大學蘇格蘭孔子學院擔任公派教師。主要研究領域為:現代漢語語法、認知語義、言語策略、二語習得、漢語方言等。已在《漢語學習》、《當代修辭學》、《語文建設》、《漢學論叢》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七篇,編着及參編教材有《中文廣角》、《拾級漢語》等。


目錄

第一章緒論1
1.1研究問題的提出1
1.2研究對象2
1.3研究目的3
1.4研究意義4
1.5語料來源5
第二章相關研究述評和理論基礎6
2.1相關研究述評6
2.1.1差比范疇研究6
2.1.2差比結構研究8
2.1.3副詞研究10
2.1.4標記研究12
2.2理論基礎13
2.2.1范疇論和去范疇化理論13
2.2.2認知語法15
2.2.3構式語法17
2.2.4會話含義理論及相關語用原則19
2.2.5關聯理論20
第三章無基准差比式結構義解析22
3.1引言22
3.2研究范式22
3.3無基准差比式的構式義23
3.4無基准差比式的理據性27
3.5無基准差比式的語義類別28
3.5.1實際定點29
3.5.2象似定點32
3.5.3實際位移36
3.5.4象似位移38
3.6小結41
第四章無基准差比式功能及准入參數43
4.1引言43
4.2「最」類無基准差比式功能及准入參數研究44
4.2.1「最R」的功能分布統計分析44
4.2.2「最R」准入語類限制46
4.3「比較」類無基准差比式功能及准入參數研究48
4.3.1「比較R」的功能分布統計分析48
4.3.2「比較R」准入語類限制51
4.4「更」類無基准差比式功能及准入參數研究55
4.4.1「更R」的功能分布統計分析55
4.4.2「更R」准入語類限制59
4.5「越」類無基准差比式功能及准入參數研究61
4.5.1「越來越R」的功能分布統計分析61
4.5.2「越來越R」准入語類限制63
4.5.3「越……越……」的功能分布統計分析67
4.5.4「越……越……」准入語類限制69
4.6「Adj.+比較差值」類無基准差比式功能及准入參數研究71
4.6.1「Adj.+比較差值」的功能分布統計分析71
4.6.2「Adj.+比較差值」准入Adj.類別限制74
4.6.3「Adj.+一點兒(表要求)」的功能分布統計分析74
4.6.4「Adj.+一點兒(表要求)」准入Adj.類別限制75
4.7小結76
第五章無基准差比式的產生機制和使用動因80
5.1引言80
5.2完型認知的力量81
5.2.1相似——無基准差比式可以被理解的認知奧秘81
5.2.2鄰接——無基准差比式需要被使用的認知奧秘82
5.2.3凸顯——無基准差比式能夠被青睞的認知奧秘84
5.3構式的力量86
5.4無基准差比式比較框架視窗啟閉狀態87
5.5無基准差比式的語用優勢92
5.5.1關聯基礎92
5.5.2符合信息原則94
5.5.3符合禮貌原則95
5.5.4符合語篇連貫要求97
5.5.5實現語篇修辭意圖98
5.6小結99
第六章無基准差比式的焦點102
6.1引言102
6.2無基准差比式焦點類型及論證104
6.2.1無基准差比式的焦點類型104
6.2.2無基准差比式對比焦點類型論證110
6.3焦點敏感算子和轄域問題112
6.3.1詞語類焦點敏感算子的轄域112
6.3.2結構類焦點敏感算子的轄域113
6.3.3話語標記的轄域114
6.4無基准差比式的預設情況115
6.5無基准差比式的聚焦特性118
6.6小結121
第七章無基准差比式的否定123
7.1引言123
7.2問題提出123
7.3無基准差比式與「不」和「沒」的共現分布125
7.4無基准差比式否定表達特點解析133
7.5無基准差比式否定表達語類准入限制139
7.5.1「更沒/沒有(副詞)」、「更不」后接語類准入限制140
7.5.2「最不」后接語類准入限制144
7.5.3「越來越不」后接語類准入限制147
7.5.4「越……越不」后接語類准入限制149
7.5.5「比較不」后接語類准入限制及可接受條件152
7.6小結157
第八章無基准差比式的主觀性和主觀化159
8.1引言159
8.2語言的主觀性159
8.3無基准差比式的主觀性和量的表達160
8.4無基准差比式的視角表達164
8.5無基准差比式的情感表達168
8.6無基准差比式的認識表達175
8.7「最」類、「比較」類無基准差比式產生的主觀化過程180
8.8小結184
第九章無基准差比式與「了」的共現185
9.1引言185
9.2句尾「了」與「更」類無基准差比式的共現186
9.3句尾「了」與「越」兩類無基准差比式的共現188
9.4句尾「了」與「最」類、「比較」類無基准差比式的共現190
9.5「了」與「Adj.+比較結果(非要求)」類無基准差比式的共現191
9.6歷時化和有界化的過程193
9.7小結194
第十章結語196
參考文獻204
后記221
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