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75,26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忍不住的關懷:1949年前後的書生與政治
忍不住的關懷:1949年前後的書生與政治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忍不住的關懷:1949年前後的書生與政治

作者: 楊奎松
出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北京貝貝特)
出版日期: 2013-05-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12.00
市场价格: RM56.09
本店售价: RM49.92
促销价: RM49.36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對於20世紀中國的知識分子來說,一個歷史悲劇就是,他們是最早投身於救國救民的一群人,自認為最了解政治大勢,最後卻在政治場中最不知所措、動輒得咎、受人輕視。本書討論的三人,一位是燕京大學哲學教授張東蓀,長期浸淫于政治活動之中,1949年後曾官居政務院委員;一位是報人王芸生,擅長政治評論,多年擔任《大公報》主筆;一位是清華教授潘光旦,理科出身,對政治外行卻一樣曾積極想要為中國政治建言。三人在1949年以前都曾經在不同領域有過出色表現,1949年以後卻先後遭遇滑鐵盧,人生事業從此一蹶不振。楊奎松教授不滿足於像過去一樣籠統地發出質問:為什麼中國大陸的知識分子當年竟會停止思想,集體轉向?因為隨著越來越多的私人記錄以及各種報刊、檔案文獻披露出來,他發現,事情並非那樣簡單。





  楊奎松,歷史學家,主要從事中外關係史、中國近現代史等方面的研究。曾先後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現為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紫江特聘教授。




目錄

前 言
第一章 張東蓀「叛國」案再研究
一、引言
二、「北平和平解放,張先生第一功」?
三、中共為何重視張東蓀?
四、去了西柏坡之後
五、寄希望於美國人
六、「勾結」美國案發經過
七、張東蓀案的暴露與坐實
八、政治高壓下的示弱與屈服
九、從「擠牙膏」到「徹底坦白」
十、「叛國」案的嚴重後果
十一、對張東蓀涉案原因的簡單討論
第二章 王芸生與199年以後的《大公報》
一、引言
二、天津《大公報》揭旗「革命」
三、宣布「投降」的意外收獲
四、報紙新聞性的初步喪失
五、新制度下的艱難掙扎
六、沖上階級斗爭第一線
七、思想改造再獲「解放」
八、求助北京的意外收獲
九、誓以余力辦《大公報》的決心
十、北遷合並後的內部危機
十一、整風運動中坦露心聲
十二、報社內部的「反右」清洗
十三、毛澤東保護下沒成右派?
十四、新手埋葬《大公報》
第三章 潘光旦的「思想」與「改造」
一、引言
二、1949年以前的「政治」歷史
(一)罷考風波與加入「大江會」
(二)優生救國與精英主義
(三)人權論戰中的「外行」
(四)主編《華年》的涉政言論
(五)身陷「一•二九」風波
(六)對學潮態度的轉變
(七)寄希望於中央政府
(八)自由理想與蘇俄陰影
(九)「一二•一」慘案時的矛盾心理
(十)李聞案的刺激與影響
三、建國後的適應與改變
(一)新政權區別對待的策略
(二)「抗拒改造」的典型?
(三)「願以教讀終老」的無奈
(四)為了跟上新時代
四、說不清的「歷史問題」
(一)「非說不可了」!
(二)學周恩來做自我檢討
(三)「承認的就承認,不接受的就堅持」
(四)不能把進步說太多了
(五)越抹越黑的檢查
(六)「連盟員的資格都不夠」?
(七)落難之際的師生之情
(八)「從極落後的深淵中爬出來」
五、「跟黨走」的尷尬
(一)為土家族爭名而惹禍
(二)為「羅隆基小集團」陪綁
(三)費孝通反黨活動「發明人」?
(四)帽子「戴」也容易「摘」也容易
(五)「改造標兵」奈何命運已定
六、余論
征引文獻要目
後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