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5,927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古書版本鑒定(重訂本)
古書版本鑒定(重訂本)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古書版本鑒定(重訂本)

作者: 李致忠
出版社: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ISBN: 9787559648938
出版日期: 2021-02-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99.00
市场价格: RM107.69
本店售价: RM95.84
促销价: RM90.46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是有關中國古籍版本鑒定的專著,主要由史證篇、緒論篇、鑒定篇等部分構成,內容涉及中國古籍的生產材料與生產方法、古籍的裝幀形式、古籍版本的類型稱謂與辨偽,以及一般刻本書、活字印本書和抄本的具體鑒定。作者結合前人論述和自己多年的古籍鑒定經驗,對該領域做了全面精闢的研究分析,在學習知識、提高能力、積累經驗、優化方法上為古籍鑒定工作者和傳統文化愛好者指明了方向。本書過去曾被作為高校古籍版本學課程和全國古籍保護培訓的基本教材。此次再版,作者又根據近年來的心得和發現對全書做了13萬字左右的增訂。


作者介紹


目錄

導 言 ……………………………1
一 深厚的知識儲備…………………………2
二 不斷提高查詢能力………………………11
三 豐富的經驗積累………………………12
四 不斷優化鑒定方法………………………15

史證篇
一 書籍·載籍·典籍·古書·古籍…………………21
二 文字的起源與書籍的產生……………………23
(一)文字的起源 ……………………24
(二)文字的形成 ……………………27
三 正規書籍的產生與歷代書籍的創作…………………30
(一)正規書籍的產生 ……………………30
(二)歷代書籍的創作 ……………………34
四 書籍的生產材料與生產方法……………………43
(一)書籍的生產材料 ……………………43
1紙書出現前的書籍生產材料 ………………43
2紙書的出現與流行 ……………………49
(二)書籍的生產方法 ……………………54
1 印製書籍出現前的書籍生產方法 ………………54
2 印製書籍的出現與發展 ………………… 57
(三)活字排版印製書籍的出現與發展 …………… 63
1 泥活字印書法的發明與發展 ……………… 63
2 木活字印書法的發明與發展 ……………… 80
3 銅活字印書法的發明與發展 ……………… 84
4 套版印製書籍的出現與發展 ……………… 103
五 書籍的裝幀藝術……………………… 109
(一)古代書籍的版式設計 ………………… 109
(二)古代書籍的插圖版畫 ………………… 115
(三)古代書籍的裝幀形制 ………………… 126
1 簡策 ………………………… 126
2 帛書卷子裝 ……………………… 128
3 紙書卷軸裝 ……………………… 130
4 經折裝 ……………………… 133
5 梵夾裝 ……………………… 135
6 旋風裝 ……………………… 137
7 蝴蝶裝 ……………………… 140
8 包背裝 ……………………… 141
9 線裝 ………………………… 143
10 毛裝 ………………………… 146

緒論篇
一 版本之論………………………… 149
二 版本學之論………………………… 153
三 版本學的功用………………………… 162
四 善本之論………………………… 170
五 版本類型之論………………………… 178
六 版本造偽與辨偽之論……………………… 200
(一)以殘帙充全書 …………………… 201
(二)以叢書零種冒充單刻 ………………… 203
(三)偽改書名作者以充罕見之書 ……………… 203
(四)增換刻書牌記以冒充珍本善本 …………… 205
(五)增刪刻書年款以冒充珍本善本 …………… 205
(六)挖改序跋緊要處或改換序跋以充善本 ………… 207
(七)偽造偽鈐名家藏印以抬高版本身價 …………… 209
(八)染紙造蛀以充古刻舊抄 ……………… 210
(九)以真帶假版本雜拼 ………………… 212
(十)裝幀造偽以充古刻舊刊 ……………… 213

鑒定篇
一 刻本書的鑒定………………………… 216
(一)依據風格特點初步判別版本 ……………… 216
1 宋代刻書的風格特點 ………………… 216
2 元代刻書的風格特點 ………………… 229
3 明代刻書的風格特點 ………………… 233
4 清代刻書的風格特點 ………………… 239
(二)依據原書序跋鑒定版本 ……………… 258
(三)依據刊記牌記鑒定版本 ……………… 263
(四)依據後人題跋識語鑒定版本 ……………… 270
(五)依據原書刻工鑒定版本 ……………… 278
(六)依據書中諱字鑒定版本 ……………… 286
(七)依據地理建置沿革鑒定版本 ……………… 291
(八)依據機構職官變遷鑒定版本 ……………… 296
(九)依據銜名尊稱諡號鑒定版本 ……………… 300
(十)依據書名冠詞稱謂鑒定版本 ……………… 304
(十一)依據卷端上下題名鑒定版本 …………… 308
(十二)依據卷數變遷鑒定版本 ……………… 311
(十三)依據藏書印記間接鑒定版本 …………… 315
(十四)依據著錄鑒定版本 ………………… 321
(十五)依據原書內容鑒定版本 ……………… 324
(十六)綜合利用考據鑒定版本 ……………… 328
1 關於北宋刊本《禮部韻略》的版本考定 ………… 329
2 關於宋刊本《杭州西湖昭慶寺淨行社集》的版本考定 …… 338
3 關於宋刊本《石壁精舍音注唐書詳節》的版本考定 …… 343
4 關於宋拓本《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的版本考定 …… 350
二 活字印本書的鑒定……………………… 360
(一)依據序跋牌記鑒別 ………………… 361
(二)依據邊欄界行銜接處的跡象鑒別 …………… 362
(三)依據有無斷版現象鑒別 ……………… 365
(四)依據行字疏密歪斜橫置倒置鑒別 …………… 366
(五)依據印紙墨色的濃淡是否均勻鑒別 …………… 367
三 抄寫本書的鑒定……………………… 368
(一)依據書體的風格特點鑒定 ……………… 369
(二)依據題跋識語鑒定 ………………… 373
(三)依據室名齋號及稿紙特徵鑒定 …………… 375
(四)依據印記諱字鑒定 ………………… 380

後 記 …………………………… 381
出版後記 …………………………… 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