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5,927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長安學術(第七輯)
長安學術(第七輯)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長安學術(第七輯)

作者: 陝西師范大學文學院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ISBN: 9787100109291
出版日期: 2015-01-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80.00
市场价格: RM86.29
本店售价: RM76.80
促销价: RM72.48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輯主要收錄文學人類學領域的論文。這些論文運用文學人類學的研究方法探討了文學史、民俗史、考古學等方面的若干問題。

陝西師范大學文學院,在唐代文學、文字學、音韻學、方言學、訓詁學、文藝美學、宗教與文學、文學批評學、人文科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等研究領域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和優勢,在全國具有較大影響。


目錄

【文化大傳統與N級編碼】
葉舒憲:玉文化先統一中國說
——石峁玉器新發現及其文明史意義
彭兆榮:格物致知:一種方法論的知識
——以食物為例兼說葉舒憲的「四重考據」
李永平:文學何為?
——文化大傳統對文學價值的重估
權雅寧:文學人類學·四重證據法·N級編碼通觀
趙周寬:N級編碼理論與挖不透的表象之牆
桑東輝:《易經》「利建侯」的圖騰文化意蘊
——基於文化人類學的視域
郭明軍: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互動視野下的文學研究
——以人類學與文學的關系為例

【神話歷史與民間信仰】
陳器文:人牲的符號記憶:論虎食女魃圖像
段宗社:論神話在文學傳統中的流轉與變異
——以女媧、姜媛故事為例
呂亞虎:戰國秦漢時期的祠「行」信仰
——以出土簡牘《日書》為中心的考察
林淑貞:敘事的效度與詮釋的意義
——台灣泰雅族造人神話的類型與結構
徐峰:蚌埠雙墩鍾離國君墓的神話解讀
於文哲:清華簡《楚居》中的山與神
王蓓:敵國子民后裔與「格薩爾」
——對地方性格薩爾傳說中一種特殊族群認同現象的
文學人類學分析

【文學人類學相關研究】
黎羌:古希臘神話中狄俄倪索斯的東方人類形象
孟霞:20世紀俄羅斯文學中猶大形象的文學人類學分析
劉建樹:神·戲劇·人
——戲劇藝術的「距離」研究
王菊:方志中的民族志書寫
——《華陽國志》的人類學解讀
趙穎:民族個性與文化類型
——民族戲劇研究的文化人類學視野
康潔:從文學治療功能解讀大江健三郎的創作
李世武:巫者的藝術療法:超越感官
喬琦:文本敘述與自我構建
——以《接骨師之女》為例談文學治療
葉淑媛:在神話和現實的交織中探秘民族文化的密碼
——論方棋小說《最后的巫歌》

【民俗與文化符號】
張志春:點紋芻議
——中華文化源頭的符號研究之一
姚春敏:民間社祭中的「馬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