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5,942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有余說」集:如來藏與唯識關系之研究
「有余說」集:如來藏與唯識關系之研究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有余說」集:如來藏與唯識關系之研究

作者: 李志夫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ISBN: 9787802547964
出版日期: 2014-09-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28.00
市场价格: RM40.99
本店售价: RM36.48
促销价: RM34.43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之所以命名為《「有余說」集》,是源於部派佛教在互相批判時,互指對方的理論不足,不周延、不窮盡、不正確等涵義。《弘法文庫·「有余說」集:如來藏與唯識關系之研究》所集的三個單元,是歷來佛教、佛學界沒有專文深入論及過的問題,所以命之為「有余說」。

李志夫,1929年9月1日(農歷)生於四川奉節青蓮鄉,現定居台灣,著名佛教學者及佛學研究專家,在法相唯識學、天台宗及印度思想文化研究方面有專長,原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哲學所教授、台灣「中華佛學研究所」所長,現為台灣「中華佛學研究所」名譽所長。


目錄

弘法·弘道·弘心
自序

分析涅槃與佛性概念
引言
一、原始佛教之涅槃思想
二、部派佛教的涅槃思想
三、大乘佛教之涅槃思想
四、大乘佛性與涅槃思想
五、各時期佛教涅槃思想之比較與貢獻
六、結語

說一切有部真說「自性有」嗎?
一、說一切有部之自性說
二、說一切有部所受之批判
三、為說一切有部思想再詮釋
四、對於批判的反思
五、結語

如來藏與唯識關系之研究
引言
一、前言
二、追溯在佛教先前的印度唯心思想
三、印順長老與平川彰教授關於初期大乘佛教開展之分析
四、綜合印順長老兩著作之「第一主題」瑜伽唯識之典籍與思想
五、綜合印順長老兩著作之「第二主題」如來藏之典籍與思想
六、綜合印順長老兩著作之「第三主題」阿賴耶識與如來藏之典籍與思想之比較研究
七、平川彰教授《印度佛教史》的「第一主題」瑜伽唯識之典籍與思想
八、平川彰教授《印度佛教史》的「第二主題」如來藏之典籍與思想
九、平川彰教授《印度佛教史》的「第三主題」阿賴耶識與如來藏之典籍與思想之比較研究
十、歸納如來藏與瑜伽唯識關系之研究
十一、結論
十二、如來藏與唯識思想溯源系統表

附錄《如來藏與唯識關系之研究》資料摘要匯編
引言(說明探討本論題之動機)
壹、資料匯編
(壹)印度大乘佛教思想之溯源
一、《黎俱吠陀》
二、《梵書》
三、《奧義書》
(貳)平川彰教授之《印度佛教史》
一、初期大乘經典出現時間、主要內容與源流
二、初期大乘唯心思想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