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71,55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創新主義
創新主義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創新主義

作者: 梁建章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4-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14.00
市场价格: RM74.43
本店售价: RM66.24
促销价: RM65.50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創新主義,即通過創新和傳承來追求人類社會的長期繁榮。隨著智能技術的普及,創新將日益成為社會和經濟的核心。書中指出,創新不僅是創造財富的關鍵途徑,而且可以滿足人類本原和最高層次的精神需求。

相對于其他哲學流派,創新主義的價值觀具備科學性、包容性和可持續性等優點。本書主要探討了創新能力形成的各種條件和創新力模型,分析了其中最基礎的人口和交流要素。在實踐層面,深入闡釋了國家、企業和個人如何實現創新和傳承。此外,還從創新主義的視角,預測了前沿的高科技,例如人工智能、元宇宙、基因技術等的發展方向以及相關倫理問題。創新主義強調,科技創新和人口傳承都是推動文明進步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未來科技的創新能力正在受到低生育率的威脅。


作者介紹

梁建章

攜程集團聯合創始人兼董事局主席,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經濟學研究教授。
在人口和經濟、創業創新研究領域,曾出版數本著作,包括《中國人太多了嗎?》《人口創新力》《人口戰略》等研究書籍以及人口寓言小說《永生之後》,並在頂級學術期刊上發表多篇人力資源和創新的文章。2021年,組建“育媧人口研究智庫”。

他改變了中國旅遊發展格局,推動了行業創新。目前,由他參與創建的攜程集團是全球領先的一站式旅遊服務平臺。


目錄

序 言    I
第一章 導 論    001
創新的定義    005
傳承的定義    007
創新和傳承的關係    010
創新主義的內涵    011

上篇 理論篇
第二章 創新的理論與趨勢    021
創新和財富    023
創新的機制和方法    031
國家創新力模型    038
第三章 人口傳承的背景與理論    045
人口變遷史    048
馬爾薩斯理論    050
現代人口增長規律    052
超低生育率的原因    056
對各國人口的預測    058
中國人口危機    062
人工智能和勞動力市場    064
人口政策和社會共識    068
第四章 創新主義的特性與價值觀    073
本能和人類起源    075
高層次的滿足感    082
充實性    085
科學性    086
包容性    090
可持續性    092
第五章 創新主義的哲學    097
生命的本質    100
創新主義的價值觀    102
女性主義和女隨母姓    108
創新主義和傳統宗教文化    111
創新主義和敬祖文化    112

下篇 實踐篇
第六章 國家如何培育創新能力    123
產業政策能否促進創新    126
國家創新力模型    127
文明的興衰    137
大國的政策陷阱    140
中美科技競賽    143
中國的生育率將是世界最低?    146
生育福利的政策建議    148
第七章 企業如何培育創新能力    157
企業的追求:是利潤還是創新    160
企業戰略和創新    162
組織結構    165
外部採購策略    168
全球視野和文化差異    170
科學的方法    172
學習和分享的環境    175
文化和激勵    176
企業社會責任、家庭友好和混合辦公    177
第八章 個人如何培育創新能力    181
創新能力的要求及其趨勢    183
智能技術如何影響創新的能力要求    187
智能社會中生活和工作的能力要求    191
智能時代如何學習    192
最佳創業年齡    199
最佳成家年齡    200
工作和終身學習    201
教育改革的建議    202
第九章 創新主義與科技倫理    211
新能源技術    213
人工智能    215
虛擬現實和元宇宙    218
基因技術和長壽技術    222
太空旅行和移民    223
結 語    229
致 謝    233
參考文獻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