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2,68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刑法教義學的案例進路
刑法教義學的案例進路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刑法教義學的案例進路

作者: 鄒兵建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1-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34.00
市场价格: RM96.00
本店售价: RM85.44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採用刑法教義學的方法,擷取真實案例,圍繞著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力的熱點案件和“兩高”指導案例展開研究。本書共分為十章,分別針對十個案件展開較為細緻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採用刑法教義學的方法,但個別章節採用了社科法學的研究方法;在研究內容上,除了涉及刑法適用問題,還涉及證據問題、程式問題,以及刑民交叉問題;在研究類型上,區分為針對案例的研究和關於案例的研究。全書以案例為引線,理論為支撐,充分展示了刑法教義學實踐功能,同時兼具學術性和實踐性,是一部獨具一格的案例研究作品。


作者介紹

鄒兵建

男,1986年生,江西餘幹人,北京大學法學博士,南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南開大學百名青年學科帶頭人,天津市131創新型人才培養工程第二層次人選,兼任中國犯罪學學會理事、教育部刑法課程虛擬教研室秘書處成員、天津市法學會刑法學分會秘書長,研究方向為中國刑法學、比較刑法學,主要研究主題包括刑法因果關係、法教義學與社科法學之爭、正當防衛、影響力案件等,在《中外法學》《法學家》《法學》《環球法律評論》《法律科學》《清華法學》《法商研究》《法學評論》《政治與法律》等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專案1項、省部級專案4項,榮獲第三屆全國刑法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一等獎、北京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等獎勵。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江歌案:侵害生命權的法律責任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對“勸阻報警”的分析
第三節 對“未告知恐嚇資訊”的分析
第四節 對“入室後鎖門”的分析
第五節 對“先行入室”和“未出門救助”的分析
第六節 結論

第二章 唐山燒烤店打人案:在公共場所暴打他人的罪與罰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對一審判決結果的解讀
第三節 罪數、競合與法定刑的選擇
第四節 兩種可能的解釋方案

第三章 阿裡女員工被性侵案:強制猥褻罪的處罰邊界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對“沒有強制說”的分析
第三節 對“顯著輕微說”的分析
第四節 同意的效力與強制猥褻的故意
第五節 啟示與教訓

第四章 余金平案:交通肇事罪中的逃逸問題
第一節 逃逸的分類
第二節 刑法逃逸的成立前提
第三節 刑法逃逸的本質
第四節 刑法逃逸的客觀要件
第五節 刑法逃逸的主觀要件
第六節 對余金平案的評析

第五章 趙春華案:非法持有槍支罪的司法偏差與立法缺陷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定罪問題上的司法偏差
第三節 量刑問題上的司法偏差
第四節 立法缺陷及其修正
第五節 對《“兩高”批復》的評析

第六章 李昌奎案:死刑適用的兩種方案
第一節 李昌奎案始末
第二節 學界觀點述評
第三節 公共政策與個體正義的博弈
第四節 對“殺人償命”觀念的反思

第七章 於歡案:防衛過當中的“明顯超過必要限度”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明顯超過必要限度”的規範地位
第三節 “明顯超過必要限度”的規範內涵
第四節 “明顯超過必要限度”的判斷視角
第五節 對於歡案的評析
第六節 對《正當防衛指導意見》的評析

第八章 臧進泉案:詐騙罪中處分行為的體系位置與內容構成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財產處分行為的體系位置
第三節 財產處分意識的必要性
第四節 財產處分意識的程度要求
第五節 對臧進泉案的評析

第九章 楊延虎案:貪污罪中的“利用職務上的便利”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立法沿革與體系對照
第三節 司法解釋與學理討論
第四節 貪污罪中“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的實質內涵
第五節 對楊延虎案的評析

第十章 施某某案:聚眾鬥毆案的三維解讀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聚眾鬥毆罪:情節犯?動機犯?
第三節 酌定不起訴制度:困境與出路
第四節 刑事政策與刑法體系:分離抑或融合

附錄 網路時代的熱點案件與刑法研究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