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4,897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跨越與創新:西方現代主義的東方元素
跨越與創新:西方現代主義的東方元素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跨越與創新:西方現代主義的東方元素

作者: 錢兆明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 9787301340868
出版日期: 2023-10-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648.00
市场价格: RM116.49
本店售价: RM103.6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嘗試將賞析東西融合的現代主義名著與梳理其背後的文化交流故事結合起來,通過探索莫内、葉芝、威廉斯、龐德、摩爾、斯奈德、蒲齡恩等十一位大師跨越文化壁壘,昇華自身藝術的歷程,確認東方元素對西方現代主義崛起、複出、再崛起所起的作用。本書集文藝史、文學評論、文化批評、東西交流史於一體,從莫内的系列油畫《睡蓮》和龐德英文“瀟湘八景詩”到米勒-北京人民藝術劇院1983年版《推銷員之死》和李安三維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抽絲剝繭,娓娓道來,可讀性強、趣味性強。作者在相關領域有深厚的學術積累,研究方法前沿,對現代主義名著全新的讀解既可用于世界文學、比較文學和英語專業跨文化、跨學科課程教學,也可作為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的借鑒。


作者介紹

錢兆明
 
英美文學評論家,跨東西文化現代主義詩學的創始人。1991年在美獲哲學博士學位,歷任耶魯大學拜納基研究員,新奧爾良大學副教授、教授、校長教授;浙江大學“永謙”講座教授、現代主義研究中心主任;杭州師範大學“錢塘學者” 特聘教授、“師從名師工程”導師。現為北京外國語大學特聘講座教授。

他的《東方主義與現代主義》(Orientalism and Modernism,1995)激發耶魯大學在1996年舉辦了首屆“現代主義與東方文化”研討會;他的《中國美術與現代主義》(The Modernist Response to Chinese Art, 2003)促使劍橋大學在2004年舉辦了第二屆“現代主義與東方文化”研討會;他的《龐德的中國朋友》(Ezra Pound’s Chinese Friends, 2008)引領浙江大學等國內高校在2010年舉辦了第三屆“現代主義與東方文化”研討會。他的近著有《東西交流與後期現代主義(East-West Exchange and Late Modernism, 2017),《中華才俊與龐德》(2015年)和《若穀編》(2018年)等。


目錄

緒論 跨越東西文化與創新………………………………………………… 1
東方文化與“鼎盛期”現代主義

第一章 莫内有東方韻味的《睡蓮》………………………………………… 3
一、莫内與日本浮世繪……………………………………………………… 4
二、莫内晚年風格的新突破………………………………………………… 8
三、莫内頂峰作《睡蓮》與抽象表現主義 …………………………………… 9

第二章 葉芝的仿能樂實驗劇《鷹之井畔》 ……………………………… 13
一、葉芝的“第一個楷模” ………………………………………………… 14
二、伊藤與葉芝的《鷹之井畔》 …………………………………………… 17
三、融入《鷹之井畔》的能樂成分與現代主義成分 ……………………… 20

第三章 史蒂文斯的文人山水詩《六幀意義深遠的風景圖》 …………… 25
一、史蒂文斯早年的藝格轉換詩 ………………………………………… 25
二、《六幀意義深遠的風景圖》之一的雙重跨越 ………………………… 27
三、從藝術、藝術家到模特、觀賞者 ……………………………………… 34

第四章 史蒂文斯的“禪詩”《十三個角度觀黑鳥》和《雪人》…………… 36
一、禪宗與禪宗畫 ………………………………………………………… 36
二、史蒂文斯與禪宗畫 …………………………………………………… 40
三、《十三個角度觀黑鳥》與禪宗 ………………………………………… 45
四、《雪人》與禪宗 ………………………………………………………… 47
五、史蒂文斯與禪宗譯著 ………………………………………………… 50

第五章 白居易與威廉斯早年的立體短詩 ……………………………… 52
一、威廉斯“立體短詩”的唐詩淵源 ……………………………………… 53
二、從模擬到創新 ………………………………………………………… 57
三、絕句格局與東方美學觀 ……………………………………………… 61
四、掩蓋不住的漢詩蹤跡 ………………………………………………… 65

第六章 龐德的“瀟湘八景詩”與其背後的湖湘文化圈內人 …………… 68
一、龐德家傳《瀟湘八景圖》冊頁與龐德“瀟湘八景詩”…………………… 68
二、龐德“瀟湘八景詩”背後的湖湘文化圈內人 ………………………… 71
三、跳躍與拼貼:現代主義的“瀟湘八景詩”……………………………… 79

第七章 摩爾贊清瓷藝術的《九桃盤》…………………………………… 82
一、摩爾的中國情結 ……………………………………………………… 83
二、摩爾與中國花鳥走獸圖 ……………………………………………… 84
三、摩爾的藝格轉換詩《九桃盤》 ………………………………………… 89
東方文化與後期現代主義

第八章 威廉斯與王燊甫的漢詩集《桂樹集》 …………………………… 97
一、威廉斯晚年的創作焦慮 ……………………………………………… 97
二、中西合作者相悖的意圖 ……………………………………………… 99
三、一次互補的合譯經驗 ………………………………………………… 101
四、現代派、立體式的英譯漢詩 ………………………………………… 106

第九章 威廉斯《勃魯蓋爾詩畫集》的唐詩淵源 ………………………… 112
一、從偏離到回歸反象徵派現代主義 …………………………………… 112
二、借鑒“老樣板”,回歸“立體短詩” …………………………………… 113
三、《勃魯蓋爾詩畫集》與唐詩 …………………………………………… 118
四、壓軸詩“周而復始”的主題 …………………………………………… 123

第十章 摩爾“‘道’為西用”的《啊,化作一條龍》 ……………………… 127
一、一部讓摩爾大開眼界的波林根贈書 ………………………………… 127
二、施美美的教育背景…………………………………………………… 130
三、施美美的《繪畫之道》與摩爾的《煩冗與守真》……………………… 133
四、施美美的《繪畫之道》與摩爾的《啊,化作一條龍》…………………… 135

第十一章 施美美與摩爾的《告訴我,告訴我》 ………………………… 143
一、摩爾、施美美與《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 144
二、《告訴我,告訴我》中施美美的印記 ………………………………… 145
三、《摩爾詩歌全集》與微型版《詩歌》…………………………………… 150

第十二章 龐德《詩章·御座篇》中的麗江 ……………………………… 153
一、《詩章·御座篇》中的《聖諭廣訓》…………………………………… 153
二、《詩章·御座篇》中的麗江納西文化 ………………………………… 154
三、洛克與龐德《詩章》的納西素材 ……………………………………… 156
四、龐德納西詩篇背後的納西文化圈內人 ……………………………… 158
五、龐德與“活著的”納西象形文字 ……………………………………… 162

第十三章 龐德《詩稿與殘篇》中的納西母題 …………………………… 168
一、《詩章》第110章中的雙重突破 ……………………………………… 169
二、《詩章》第110章中的疊加隱喻 ……………………………………… 172
三、《詩章》第112章中的雙重突破 ……………………………………… 178

第十四章 米勒的《推銷員之死》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舞臺 …………… 183
一、在北京舞臺複製、完善《推銷員之死》“時空共存”設計……………… 184
二、間離效果:米勒與北京人藝配角演員的合作創新…………………… 187
三、北京人藝版《推銷員之死》對美國現代戲劇的反影響 ……………… 189
東方文化與21世紀現代主義

第十五章 現成品藝術與蒲齡恩《珍珠,是》之七背後的中國當代詩 …… 195
一、杜尚的現成品藝術…………………………………………………… 195
二、《珍珠,是》中再創造的他人原創 …………………………………… 197
三、《珍珠,是》之七審慎的模仿 ………………………………………… 199
四、作為現成品藝術的《珍珠,是》之七 ………………………………… 203

第十六章 貝聿銘中西合璧的蘇州博物館新館 ………………………… 206
一、“最後一個現代主義大師”…………………………………………… 206
二、故鄉的召喚…………………………………………………………… 208
三、世界級大師與國內專家的合作 ……………………………………… 209
四、昆曲《牡丹亭》給予建築大師的靈感 ………………………………… 212
五、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封刀之作 ……………………………………… 213

第十七章 杜尚的“眷留”理念與斯奈德的21世紀禪詩《牧溪的柿子》…… 216
一、斯奈德的禪詩與禪門公案 …………………………………………… 217
二、斯奈德的禪詩與杜尚的“眷留”理念 ………………………………… 220
三、斯奈德禪詩背後的兩種潛意識 ……………………………………… 225

第十八章 蒲齡恩《卡祖夢遊船》中的中華經典 ………………………… 228
一、自相矛盾的語言與充滿矛盾的世界 ………………………………… 228
二、古今中外經典與跨文理學科經典 …………………………………… 230
三、“弦外之音”與敏感話題 ……………………………………………… 233

第十九章 蒲齡恩評沈周《夜坐圖》……………………………………… 236
一、圖文兼顧、引文釋圖 ………………………………………………… 236
二、為禪宗畫正名………………………………………………………… 237
三、禪畫與禪語…………………………………………………………… 240

第二十章 李安根據加拿大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242
一、主人公“無解”的潛意識:用高科技開拓新空間……………………… 243
二、在“故事中講故事”:探索多元、開放式的視野 ……………………… 245
三、少年派的人物塑造:聚焦充滿夢幻的內心世界……………………… 246
四、創新的跨文化主題:從“梵我合一”到“天人合一”…………………… 248

附 錄
斯奈德的“禪畫詩”《山河無盡》………………………………… 譚瓊琳 255
一、《山河無盡》中的藝格轉換詩 ………………………………………… 258
二、《山河無盡》的“中國式”詩體 ………………………………………… 262
三、《山河無盡》中的禪宗美學 …………………………………………… 265
結 論 …………………………………………………………………… 268
禪文化與蒲齡恩2005年版《詩歌集》 ………………………… 曹山柯 270
一、纏繞在中國情結中的禪意 …………………………………………… 270
二、“良玉生煙”般的斷裂意象 …………………………………………… 273
三、詩歌的閱讀難度與審美 ……………………………………………… 277
沈周《夜坐圖》…………………………………………………… 蒲齡恩 282
參考文獻 ………………………………………………………………… 293
後 記 …………………………………………………………………… 313
索 引 …………………………………………………………………… 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