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71,74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墨家邏輯思想研究:以“同異生是非”論題為中心的考察
墨家邏輯思想研究:以“同異生是非”論題為中心的考察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墨家邏輯思想研究:以“同異生是非”論題為中心的考察

作者: 張萬強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11-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08.00
市场价格: RM73.35
本店售价: RM65.28
促销价: RM64.55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先秦時代的墨家學派甚為重視談辯活動,發展出了以“察名實”“別同異”“明是非”為特色的邏輯思想。近代以來,學人或採取比較研究法,或採取歷史與文化詮釋法,對其進行了多角度的挖掘與詮釋,形成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多元結論,但也衍生出了諸多需要進一步辨析的問題。

本書以西晉學者魯勝提出的“同異生是非”論題為綱領,對墨家邏輯思想中的“名實”“同異”“是非”等主題進行了再詮釋。本書認為,墨家對“以名舉實”“以辭抒意”“以說出故”的自覺探究,包含有“類”“真”“矛盾律”等邏輯知識;而“辟、侔、援、推”等論式的合理運用,則需要建立在對事物或言辭之間的同異關係的正確把握之上。

墨家邏輯思想主要表現為一個以幫助論者辨明是非為目的,以研究證明和反駁中所使用的各種論式為基本內容,以事物或言辭之間的“類同”“不類之異”關係和“以類取,以類予”原則作為正確使用論式的根本保證,並注重名言間內涵和語用聯繫的非形式化學說體系。


作者介紹

張萬強
 
甘肅鎮原人,哲學博士,目前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文學院講師,研究領域主要包括中國古代哲學中的墨學和名辯學,以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性轉化等。近年發表《“利民”與“明故”:墨家哲學的基本精神》《中國古代有“邏輯學”嗎?》《辯學何以成為“中國古代的邏輯學”?——以墨家辯學的邏輯學詮解為中心》《舉物比類與屬種歸謬:中西哲學論辯原理比較——從墨家辯學和古希臘論辯術說起》《墨家辯學中的“真”觀念辨析》《在守正創新中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Classes and Individuals”等多篇學術與理論文章。


目錄

序……………………………………………………………………………… 1
前言…………………………………………………………………………… 1

第一章 墨家邏輯思想研究的回顧與反思………………………………… 1
第一節 古今中西視域中的墨家辯學研究略考……………………… 3
一 國內墨家邏輯思想研究簡史略論…………………………… 4
二 海外漢學視域中的墨家邏輯思想研究 …………………… 15
三 對以往墨家邏輯思想研究的一點思考 …………………… 29
第二節 “同異生是非”何以是墨家邏輯思想的一個基源問題 …… 30
一 “同異生是非”論題的提出 ………………………………… 30
二 “同異生是非”論題的涵義及層次 ………………………… 32
三 “同異生是非”問題的思想史意義 ………………………… 34

第二章 “名”“實”與“指”………………………………………………… 37
第一節 “取實予名”與“以名舉實”………………………………… 39
一 “取實予名”………………………………………………… 41
二 “以名舉實”………………………………………………… 44
第二節 “指”與“同異”……………………………………………… 55
一 《墨經》說“指”……………………………………………… 56
二 《指物論》釋“指”…………………………………………… 60
三 “名”“實”與“同”“異”……………………………………… 65

第三章 “同”“異”與“類”………………………………………………… 70
第一節 “合同異”“離同異”與“齊同異”…………………………… 72
一 惠施的“合同異”觀 ………………………………………… 72
二 公孫龍的“離同異”觀 ……………………………………… 75
三 莊子的“齊同異”觀 ………………………………………… 79
第二節 墨家辯學的“別同異”觀 …………………………………… 81
一 對“同”“異”的界說 ………………………………………… 82
二 對“同”“異”的分類 ………………………………………… 84
三 《大取》論“同”“異”分類 …………………………………… 90
第三節 “別同異”與“類”概念的發展 ……………………………… 94
一 對惠施、莊子和公孫龍同異主張的批判…………………… 94
二 “別同異”觀對“類”概念的邏輯史拓展 …………………… 97

第四章 “是非”與合理性………………………………………………… 102
第一節 相應於“真”“假”的是非觀………………………………… 103
一 學界關於墨家辯學是否存在“真”觀念的爭議…………… 104
二 作為判斷言辭是非標準的“三表法”和“天志”…………… 111
三 《墨子》中標示“真”觀念的術語…………………………… 115
四 作為真值承擔者的“辭”…………………………………… 123
第二節 從符合論和融貫論的視角看墨家邏輯中的“真”………… 127
第三節 道義命題與道義行為之“是非”…………………………… 132

第五章 “同異”與“是非”………………………………………………… 134
第一節 “類同”“不類之異”與“效”………………………………… 136
一 對“效”的三種詮釋………………………………………… 136
二 “效”“法”與“類同”………………………………………… 142
第二節 “類同”“不類之異”與“侔”論式…………………………… 146
一 “侔”論式與附性法………………………………………… 147
二 “侔”論式的五種具體情況………………………………… 150
第三節 “類同”“不類之異”與“辟、援、推”論式…………………… 157
一 “辟”論式…………………………………………………… 159
二 “援”論式…………………………………………………… 160
三 “推”論式…………………………………………………… 162
第四節 “類同”“不類之異”與“三物”……………………………… 164
第五節 “同異生是非”論題的兩個層次…………………………… 170

第六章 邏輯與文化的墨學審度………………………………………… 174
第一節 比較哲學視域下的墨家邏輯思想………………………… 174
一 歸謬法運用的差異………………………………………… 175
二 概念界說方式的差異……………………………………… 179
三 從元層次和物件層次看墨家邏輯思想…………………… 181
第二節 墨家邏輯思想的形成背景………………………………… 185
一 “名實相怨”和百家爭鳴的社會背景……………………… 186
二 兼重“談辯”和“從事”的學派背景………………………… 187
第三節 墨家邏輯思想的近代“發現”與再審度…………………… 190
一 墨家邏輯思想研究的方法前設…………………………… 191
二 “邏輯”與“辯學”的觀念回溯……………………………… 194
三 墨家邏輯思想的近代“發現”歷程………………………… 199
四 墨家邏輯思想的再審度…………………………………… 204

餘論………………………………………………………………………… 207
參考文獻…………………………………………………………………… 210
後記…………………………………………………………………………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