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610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一書讀懂物聯網:基礎知識+運行機制+工程實現
一書讀懂物聯網:基礎知識+運行機制+工程實現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一書讀懂物聯網:基礎知識+運行機制+工程實現

作者: 曹洪偉,潘維,韓冬
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12-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79.00
市场价格: RM86.11
本店售价: RM76.64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一書讀懂物聯網》以物聯網工程技術為核心內容,結合數據處理的流程和技術,介紹了物聯網的基礎知識、運行機制及工程實現。

《一書讀懂物聯網》分為6部分,總計16章,內容包括物聯網基礎、物聯網的體系結構、物聯網的應用、數據的感知、物體的辨識、嵌入式系統、局域連接性、廣域傳輸與網絡、物聯網的通信協議、數據存儲、數據分析與處理、物聯網產品設計與工程實現、物聯網系統設計與工程實現、物聯網的標準化、物聯網的安全性、物聯網與人工智能等。

《一書讀懂物聯網》可作為從事物聯網工程相關工作的入門讀物,也可以作為計算機學科、電子工程學科、通信學科等相關專業的參考書。



曹洪偉,全棧架構師,曾擔任百度DuerOS布道師、渡鴉科技CTO等職位,並且是百度一款智能音箱產品的主要技術負責人之一。目前就職于鼎道智聯,從事操作系統相關的研發工作。具有20多年電信和互聯網行業的軟硬件研發與產品管理工作經驗,先後服務於北電網絡、斯倫貝謝、美國高通等世界500強企業,后以CTO/合夥人身份連續創業。擁有50多項國內外專利,多次作為QCon等大會特邀講師發表技術演講,著有《BREW進階與精通》,並與他人合著了《深入分佈式緩存:從原理到實踐》,譯作包括《持續架構實踐》《基於混合方法的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網絡問題與解決方案》《區塊鏈應用開發實戰》等。此外,還是wireless_com自媒體賬號與CSDN同名博客的作者。

潘維,阿里巴巴天貓精靈智能音箱產品線(無屏方向)的負責人,曾任百度智能家居硬件終端負責人。具有15年的消費電子及通信行業的產品開發經驗,熟悉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終端軟硬件的開發。專註於人工智能軟硬件產品研究,先後參與了小度智能音箱、阿里巴巴天貓精靈等AI產品及相關算法的產品落地和商業化過程。

韓冬,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資深標準化項目管理負責人,從事通信標準化工作20余年,自2008年起專註于無線通信領域的標準化工作,組織並協調完成我國3G、4G、5G通信行業標準500余項,涵蓋移動通信基站、終端、無線接入、蜂窩物聯網、無線網絡安全與加密、邊緣計算、綠色節能、衛星通信、天饋系統等多個細分領域。長期跟蹤全球移動通信前沿技術的發展,並持續關注我國移動通信技術的新發展動向。


作者介紹

曹洪偉,全棧架構師,曾擔任百度DuerOS佈道師、渡鴉科技CTO等職位,並且是百度一款智慧音箱產品的主要技術負責人之一。目前就職于鼎道智聯,從事作業系統相關的研發工作。具有20多年電信和互聯網行業的軟硬體研發與產品管理工作經驗,先後服務於北電網路、斯倫貝謝、美國高通等世界500強企業,後以CTO/合夥人身份連續創業。擁有50多項國內外專利,多次作為QCon等大會特邀講師發表技術演講,著有《BREW進階與精通》,並與他人合著了《深入分散式緩存:從原理到實踐》,譯作包括《持續架構實踐》《基於混合方法的自然語言處理》《電腦網路問題與解決方案》《區塊鏈應用開發實戰》等。此外,還是wireless_com自媒體帳號與CSDN同名博客的作者。
 
潘維,阿里巴巴天貓精靈智慧音箱產品線(無屏方向)的負責人,曾任百度智慧家居硬體終端負責人。具有15年的消費電子及通信行業的產品開發經驗,熟悉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終端軟硬體的開發。專注於人工智慧軟硬體產品研究,先後參與了小度智慧音箱、阿裡巴巴天貓精靈等AI產品及相關演算法的產品落地和商業化過程。
 
韓冬,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資深標準化項目管理負責人,從事通信標準化工作20餘年,自2008年起專注於無線通訊領域的標準化工作,組織並協調完成我國3G、4G、5G通信行業標準500余項,涵蓋移動通信基站、終端、無線接入、蜂窩物聯網、無線網路安全與加密、邊緣計算、綠色節能、衛星通信、天饋系統等多個細分領域。長期跟蹤全球移動通信前沿技術的發展,並持續關注我國移動通信技術的新發展動向。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