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6,03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美的衝突:中華民族三百年來的美學追求
美的衝突:中華民族三百年來的美學追求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美的衝突:中華民族三百年來的美學追求

作者: 潘知常
出版社:
ISBN: 9787559472922
出版日期: 2023-10-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88.00
市场价格: RM105.71
本店售价: RM94.08
促销价: RM88.80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在作者看來,中國唐宋之際的禪宗變革,就類似西方的文藝復興。慧能的《六祖壇經》也堪稱“西天”的佛教思想與中國的佛教實踐相結合的思想結晶。但是,這一思想結晶的走出廟宇並逐漸向哲學、美學滲透的過程,卻相當漫長。尤其是美學,直到明清之際,才有了初步的成果,並且再直到20世紀初,才有了最終的完成——這也就是中國現代美學的誕生——生命美學的誕生。
 
“三百年來庾樓上,曾經多少望鄉人”,這,就是“中華民族三百年來的美學追求”。無疑,在這當中,“美的衝突”正是恢弘壯闊的美學主旋律,其變化和展開,則體現為五個巨大的問號:為什麼東方的中國能獨立產生雄踞同期世界美學峰巔的古典美學?為什麼逐漸進入近代的中國未能相應地在美學啟蒙中逐漸獨立產生自己的美學?為什麼近代的中國借助西方近代美學的理論武器,卻未能建樹自己的完整的近代美學體系,更未能建樹雄踞同期世界美學峰巔的近代美學?為什麼近代中國未能建樹自己的美學體系,但卻敏捷地迅速找到了馬克思主義美學?為什麼找到馬克思主義美學之後,卻一直未能同中國近現代的美學實踐很好地結合起來?
 
而本書的成功之處,也就在於,借助“中華民族三百年來的美學追求”這一理論模式,借助於打破一直被人們分割開來的中國古代美學史、中國近代美學史和中國現代美學史的理論模式,對於從明代中葉直到20世紀的三百餘年的中國美學的歷史進程,做出了令人信服的闡釋,並且對於中國20世紀的生命美學的誕生,也做出了令人信服的闡釋。


作者介紹

潘知常
著名美學家、著名紅學家、著名戰略諮詢與策劃專家。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美學與文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長期在澳門任教,陸續擔任澳門電影電視傳媒大學籌備委員會專職委員、執行主任、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創院副院長(主持工作)、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擔任民盟中央委員、全國青聯中央委員、中國華夏文化促進會顧問、澳門國際電影節秘書長、澳門國際電視節秘書長、中國首屆國際微電影節秘書長、澳門比較文化與美學學會會長等。1992年獲政府特殊津貼,1993年任教授。今日頭條頻道根據六.五億電腦用戶調查“全國關注度最高的紅學家”,排名第四,在喜馬拉雅講授《紅樓夢》,播放量逾九百萬;作為“企業顧問、政府高參、媒體軍師”,2007年提出“塔西佗陷阱”,2014年被最高領導在正式講話中引用,目前網上搜索為290萬條,成為被公認的政治學、傳播學定律;1985年首倡生命美學新學說,在美學界影響廣泛。並曾獲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等十八項獎勵。


目錄

緒篇 中華民族三百年來的美學追求
第一篇 中國美學啟蒙的歷史道路
第一章 中國古典美學面面觀
第二章 明中葉啟蒙美學的崛起
第三章 啟蒙美學的狂呼猛進
第四章 美學範疇的演進
第五章 美學啟蒙的悲劇結束

第二篇 中國近代美學與西方美學
第一章 別求新聲於異邦
第二章 從古典美學到近代美學
第三章 從教化到美育
第四章 從信仰到思考
第五章 王國維:一個偉大的半成品
第六章 王國維的末路
第七章 評《紅樓夢》
第八章 “境界”說
第九章 王國維比我們多出什麼
第十章 西方美學在近代中國

第三篇 從中國近代美學到馬克思主義美學
第一章 中國近代美學革命的必然歸宿
第二章 中國近代美學革命中的魯迅
第三章 大事因緣
結束語 愛的聖徒
末篇 中國美學何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