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733,10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出土文獻與早期儒學
出土文獻與早期儒學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出土文獻與早期儒學

作者: 梁濤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9-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94.00
市场价格: RM106.79
本店售价: RM95.04
促销价: RM93.98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出土文獻與早期儒學》將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相結合,對先秦儒學做了新的探討和研究,既利用新出土文獻考察了《論語》《大學》《中庸》等儒學經典的成書問題,也對慎獨、“親親相隱”等熱點問題做了新的解讀,對馬王堆帛書、郭店簡、上博簡、清華簡中的一些重要儒學文獻做了分析、考察,對其中涉及的天人之分、禪讓、中道、心性論等問題做了不同於流行觀點的解讀,又持之有據,言之有故,具有較強的說服力。

以出土文獻為根據,本書提出中國古代政治哲學的母題並非傳統所認為的民本,而是“民主”——“天惟時求民主”,認為民本說是從“民主”說中分化出來的,這樣就比較好地解釋了民本與君本的關係。對學界關注的二重證據法,本書提出應在繼承王國維“素地說”與顧頡剛“層累說”的基礎上,將二重證據法發展為疑古、釋古兩派都能接受的研究方法,並提出“原型—意義流變說”作為這種結合的嘗試。


作者介紹

梁濤

中國人民大學“傑出學者”,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文化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協同攻關創新平臺成員。擔任孟子研究院秘書長,荀子與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孟子研究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荀子研究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出版《郭店竹簡與思孟學派》《儒家道統說新探》《“親親相隱”與二重證據法》《新四書與新儒學》等專著,其中《郭店竹簡與思孟學派》獲多項人文社科獎。


目錄

第一編
出土文獻與《論語》研究
第一章 定縣竹簡《論語》與《論語》的成書問題
第一節 從竹簡《論語》看《論語》的成書
第二節 孔門後學的分化與《論語》的結集
第三節 《論語》是孔門弟子集體編纂
第二章 “親親相隱”與“隱而任之”
第一節 《論語》的“直”與“直在其中”
第二節 直道的實現:“隱而任之”
第三節 “親親相隱”:範圍、理據和評價
第三章 超越立場,回歸學理
——再談“親親相隱”及相關問題
第一節 再論《論語》中的“直”
第二節 “父為子隱”的“隱”是糾正嗎?
第三節 上博簡《內禮》與《論語》
第四節 經典詮釋與“親親相隱”的法律化

第二編
出土文獻與《學》《庸》新探
第四章 《大學》早出新證
第一節 《大學》晚出說之檢討
第二節 《大學》非經、傳兩部分
第三節 《大學》出於曾子弟子之手
附:明道先生改正《大學》
第五章 郭店竹簡與《中庸》公案
第一節 《中庸》成書之謎
第二節 《中庸》前後部分文體的差異
第三節 《中庸》前後部分思想的差異
第四節 《中庸》前後部分的不同影響
附:《中庸》與《誠明》
第六章 郭店竹簡與“君子慎獨”
第一節 慎獨即“誠其意”
第二節 《大學》朱注質疑
第三節 《中庸》慎獨辨正

第三編
出土文獻與思孟發微
第七章 簡帛《五行》新探
第一節 “德之行”與“行”
第二節 “聖”與“智”
第三節 “形於內”的“德之行”
第四節 “不形於內”的“行”
第五節 《五行》在思想史上的地位
第八章 郭店竹簡《魯穆公問子思》與早期儒學的政治理念
第一節 “士”的政治哲學
第二節 “立君以為民”:政權的合法性基礎
第三節 “以義為利”:政治的正義性原則
第四節 “從道不從君”:士的為政原則
第五節 早期儒學政治理念的檢討與反省
第九章 回到“子思”去
——儒家道統論的檢討與重構
第一節 從孔子到孟子、荀子
第二節 儒家道統說引述
第三節 儒家道統說試析
第四節 回到“子思”去:儒家道統論的重構
第十章 郭店竹簡《性自命出》與《孟子》“天下之言性”章
第一節 《孟子》“天下之言性”章舊注舉疑
第二節 《孟子》“天下之言性”章試釋
第三節 從“天下之言性”章看孟子性善論

第四編
出土文獻與儒學新知(上)
第十一章 郭店竹簡《窮達以時》與早期儒家天人觀
第一節 《窮達以時》“天人之分”的基本內涵
第二節 《窮達以時》“天人之分”的思想來源
第三節 《窮達以時》與孟子“性命之分”的聯繫
第四節 《窮達以時》與荀子“天人之分”的區別
第五節 “天人之分”與“天人合一”
第十二章 郭店竹簡《性自命出》與早期儒家心性論
第一節 中國早期思想中的“性”與“心”
第二節 《性自命出》的人性論
第三節 《性自命出》的“心”與“性”“情”論
第四節 《性自命出》心性論的特點及影響
第十三章 戰國時期的禪讓思潮與“大同”“小康”說
——兼論《禮運》的作者與年代
第一節 “大同”“小康”釋義
第二節 竹簡所見之戰國中期的禪讓思潮
第三節 《禮運》的思想特徵與成書年代

第五編
出土文獻與儒學新知(下)
第十四章 清華簡《厚父》與中國古代“民主”說
第一節 “民主”:做民之主與為民做主
第二節 清華簡《厚父》釋讀
附:《厚父》譯文
第三節 “民主”與民本、君本
第十五章 清華簡《保訓》與儒家道統說再檢討
第一節 《保訓》舜“求中”“得中”釋義
第二節 《保訓》上甲微“假中”“歸中”解讀
附:《保訓》譯文
第三節 先秦儒家“弘道”意識發微
第四節 韓愈、朱熹道統說辨疑
第五節 中道思想溯源
第六節 “仁義—中”與“禮義—中”
第十六章 清華簡《命訓》“大命”“小命”釋疑
——兼論《逸周書》“三訓”的成書及學派歸屬
第一節 《命訓》“大命”“小命”釋疑
第二節 《命訓》“大命”“小命”的意義及影響
第三節 “三訓”的成書與學派歸屬

第六編
出土文獻與二重證據法
第十七章 二重證據法:疑古與釋古之間
——以近年出土文獻研究為例
第一節 從“二重證明法”到“二重證據法”
第二節 二重證據法的應用:證明、證偽與補正
第三節 二重證據法理論之建構:原型—意義流變說
第十八章 二重證據法與對古書的反思
第一節 “對古書的反思”的提出
第二節 顧頡剛古書考證方法檢討
第三節 源與流:考證古書的基本方法
第四節 古書的體例與演變
第十九章 如何理解“釋古”
第一節 “釋古”還是“正古”?
第二節 “釋古”的準確含義
第二十章 疑古、釋古與重寫思想史
——評何炳棣《有關〈孫子〉〈老子〉的三篇考證》
第一節 《孫子兵法》真偽公案
第二節 《孫子兵法》早出新證
第三節 《老子》成書問題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