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3,057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公元前三世紀至公元三世紀朝鮮半島漢式器物的考古學考察
公元前三世紀至公元三世紀朝鮮半島漢式器物的考古學考察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公元前三世紀至公元三世紀朝鮮半島漢式器物的考古學考察

作者: 蔣璐
出版社: 浙江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9-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88.00
市场价格: RM51.78
本店售价: RM46.0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西元前三世紀至西元三世紀朝鮮半島漢式器物的考古學考察》的研究時段為西元前300年一西元300年。這一階段在紀年範圍上,屬於我國的戰國晚期至東漢及曹魏前期,正是社會發展處於大變革的時期。列國紛爭隨著秦統一六國而終止,地緣政治取代血緣政治,郡縣制度日趨成熟,統一多民族中央集權的國家逐漸形成。地域文化的差異進一步縮小,民族融合的趨勢明顯加強。在中央政府的統治與影響下,至遲在西漢中期各地形成了統一的漢文化。在中原地區社會制度發生變革的同時,西元前300年左右,隨著戰國時期燕國勢力的逐漸向東擴張,以鐵器文化為代表的中原文化也隨之傳播至我國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地區。在樂浪郡設置之後直至漢朝結束,不僅是中原文化對外影響逐漸擴大的階段,也是朝鮮半島作為一個獨立的地理單元,其文化、政治、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

西元前三世紀一西元三世紀,是漢文化形成、發展、壯大的重要時期,而在與當時中國毗鄰的朝鮮半島,也是從部落、聯盟、最終走向國家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韓國學界一般稱為“初期鐵器時代”和“原三國時代”。“初期鐵器時代”以鐵器作為生產生活主要物質資料的特徵來命名,年代相當於中國的戰國晚期。“原三國時代”一詞早在1972年由韓國首爾大學的金元龍教授提出。在1973年版的《韓國考古學概說》中,他提議用“原三國時代”來命名“原初三國時代一原史時代的三國時代”這一歷史時期。在1986出版的第三版《韓國考古學概說》中,再次確認了使用“三國時代的初期”或“原始階段的三國時代”作為原三國時代的時代區分用語的合理性,並將年代下限確立在了西元300年。

有一些研究者認為,根據《三國史記》中的記載,“三國時代”之前的“三國”並沒有形成完整的國家,而只是處於初期發展階段的部落,因此,現在也有學者使用“鐵器時代”、“三韓時代”、“三國時代前期”、“部族國家時代”等用詞來代替“原三國時代”。該書採用“原三國時代”主要是從其所代表的年代和地理兩方面意義來考慮。


作者介紹

蔣璐
 
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教師,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考古學會會員。主持重量、省部級項目多項,在學界重要期刊發表論文十餘篇。主要研究方向為秦漢時期邊疆考古、中外文化交流、考古技術等。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朝鮮半島北部與漢地的文化交流
第一節 樂浪郡設置的歷史背景
第二節 樂浪漢墓的形制發展及與漢地的聯繫
第三節 樂浪漢墓的隨葬品及其與漢地的聯繫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朝鮮半島南部與漢地的文化交流
第一節 朝鮮半島南部地區“三韓”部落發展歷史背景
第二節 朝鮮半島南部的原三國時代文化編年
第三節 朝鮮半島南部原三國時代的對外交流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結語
第一節 戰國晚期-樂浪郡設置
第二節 樂浪郡設置之後的西漢時期
第三節 西漢末-東漢時期
第四節 小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