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2,94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水文學概論(第2版)
水文學概論(第2版)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水文學概論(第2版)

作者: 王紅亞,呂明輝,李帥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5-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18.00
市场价格: RM57.17
本店售价: RM50.8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水文學是地球科學的一個分支,與地質學、氣候學、海洋學等地球科學的其他分支關係密切。本書結合實例對水文學中的相關概念進行解釋說明,同時聯合地球科學的知識,使讀者能夠聯繫實際、深入理解、融會貫通。本書在介紹了水文學的發展、分類以及研究方向的基礎上,重點介紹了水迴圈和水量平衡,並分別對降水、蒸發、下滲、徑流等主要水迴圈類型進行了介紹,而後對河流、湖泊、沼澤以及地下水等水體分別予以了詳細闡釋。全書共分為11章,可作為高等院校地理與環境科學基礎課教材。


作者介紹

王紅亞,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1958年生,男,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年畢業於中山大學,獲理學學士學位;1988年在南安普敦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英國)獲博士學位。主要講授本科生課程“水文學”和研究生課程“水資源”。
 
呂明輝,女,1972年出生,200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環境學院,獲理學博士學位,專業為自然地理學,研究方向為古水文學。現任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正高級工程師,從事氣象服務評價等相關工作。
 
李帥,男,北京大學自然地理學專業在讀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湖泊古水文研究,以及利用湖泊沉積物和黃土反映過去環境變化過程和粉塵活動強度變化過程的研究。


目錄

緒 論
一、 水文學的定義、研究物件和進一步劃分
二、 水文學的發展
三、 水文現象的基本特點和水文學研究方向及方法

第一章 地球上的水迴圈和水量平衡
第一節 水迴圈概述
一、 水迴圈基本過程
二、 水迴圈的類型
三、 水迴圈的作用和意義
第二節 水量平衡
一、 水量平衡概述
二、 通用水量平衡方程式
三、 全球水量平衡方程
四、 研究水量平衡的意義

第二章 降水
第一節 降水的形成和分類
一、 降水的形成
二、 降水的分類
第二節 降水特徵及表示方法
一、 降水的基本要素
二、 降水特徵的表示方法
第三節 降水量的確定
一、 降水量的測量
二、 區域降水量的計算
三、 間接推估區域降水量——雷達測雨和衛星遙感測雨
第四節 降水的影響因素
一、地理位置的影響
二、 氣旋、颱風途徑等氣象因素的影響
三、 地形的影響
四、 其他因素的影響

第三章 蒸發
第一節 蒸發過程及其機制
一、 水面蒸發過程及其機制
二、 土壤蒸發過程及其機制
三、 植物散發(蒸騰)過程及其機制
第二節 蒸發量的確定
一、 水面蒸發量的確定
二、 土壤蒸發量的確定
三、 植物散發量的確定
四、 流域總蒸發量的確定
第三節 影響蒸發的因素和流域總蒸發的分佈
一、 影響水面蒸發的因素
二、 影響土壤蒸發的因素
三、 影響植物散發的因素
四、 流域總蒸發的分佈

第四章 下滲
第一節 下滲的物理過程
一、 下滲過程的階段
二、 下滲水分的垂向分佈
三、 土壤水分的再分佈
四、 下滲要素
第二節 下滲的確定
一、 下滲的測定
二、 下滲率或下滲量的計算
第三節 影響下滲的因素
一、 降水
二、 土壤
三、 植被
四、 地形
五、 人類活動

第五章 徑流
第一節 徑流的形成過程
一、 流域蓄滲階段
二、 坡地產流和匯流階段
三、 河槽集流階段
第二節 徑流的表示方法
一、 流量
二、 徑流總量
三、 徑流模數
四、 徑流深度
五、 徑流係數
第三節 影響徑流的因素
一、 氣象因素
二、 下墊面因素
三、 人類的活動

第六章 河流
第一節 水系和流域
一、 水系的概念和類型
二、 分水嶺、分水線和流域
三、 水系的特徵值和河流的分段
第二節 河流的縱段面和橫段面
一、 河流的縱斷面
二、 河流的橫斷面
第三節 河流的水情要素
一、 水位
二、 流速
三、 流量
第四節 河流的正常年徑流量
一、 河流的正常年徑流量的概念
二、 正常年徑流量的計算
第五節 河流的補給
一、 雨水補給
二、 冰雪融水補給
三、 地下水補給
第六節 河流徑流的年際變化
一、 年徑流量的年際變化幅度
二、 年徑流量的多年變化過程
第七節 河流徑流的年內變化
一、 徑流的季節分配
二、 徑流年內變化的特徵值
第八節 洪水
一、 洪水的類型和影響因素
二、 洪水過程線和洪水要素
三、 洪水要素之一——洪峰流量的推求
四、 洪水波
第九節 枯水
一、 枯水徑流的影響因素
二、 枯水徑流的消退規律

第七章 河流泥沙
第一節 河流泥沙的來源
一、 流域侵蝕
二、 河道沖刷
第二節 河流泥沙的特性
一、 泥沙的粒徑和顆粒級配
二、 泥沙的比重和幹容重
三、 泥沙的水力粗度
第三節 河流泥沙的分類和數量表示方法
一、 泥沙的分類
二、 泥沙數量的表示方法
第四節 河流泥沙的運動
一、 推移質的運動
二、 懸移質的運動
第五節 河流的總輸沙量
一、 多年平均年懸移質輸沙量的估算
二、 多年平均年推移質輸沙量的估算
三、 河流總輸沙量的估算
第六節 影響泥沙數量的因素
一、氣象因素
二、 植被
三、 地形
四、 土壤和地質
五、 河道形態
六、 人類活動

第八章 湖泊
第一節 湖泊的形態特徵
一、 描述湖泊平面形態的參數
二、 湖泊的容積、深度及描述其底坡形態的參數
三、 描述湖泊形狀的參數
第二節 湖泊的水量平衡和調蓄作用
一、 湖泊的水量平衡
二、 湖泊的調蓄作用
第三節 湖水的運動
一、 波浪
二、 定振波
三、 湖流
四、 增水和減水
五、 湖水混合
第四節 水庫
一、 水庫的組成、庫容以及水位
二、 水庫的水量平衡和調蓄作用
三、 水庫水的運動

第九章 沼澤
第一節 沼澤的形成
一、 水體沼澤化
二、 陸地沼澤化
第二節 沼澤的類型
一、根據沼澤的發育階段劃分沼澤
二、 根據沼澤中有無泥炭劃分沼澤
第三節 沼澤的水文特徵
一、 沼澤的含水性
二、 沼澤的透水性
三、 沼澤的蒸發
四、 沼澤徑流
五、 沼澤的水量平衡

第十章 河口
第一節 河口區的範圍和分段
一、 河口區的範圍
二、 河口區的分段
第二節 河口的類型
一、 河道型河口
二、 海灣型河口
第三節 河口的水文特性
一、 潮波的傳播和變形
二、 鹽水楔異重流與鹹、淡水的混合
第四節 河口區的泥沙
一、 河口區泥沙的來源
二、 河口區泥沙的組成
三、 河口區泥沙的動態
四、 河口區的絮凝作用

第十一章 地下水
第一節 地下水的貯存
一、 地下水的貯存空間
二、 地下水的貯存形式
三、 土壤和岩石的水理性質
四、 含水層和隔水層
五、 蓄水構造
第二節 地下水的分類
一、 飽(包)氣帶水
二、 潛水
三、 承壓水
四、 孔隙水
五、 裂隙水
六、 岩溶水
第三節 地下水的運動
一、 結合水的運動
二、 毛管水的運動
三、 重力水的運動
第四節 地下水的動態與均衡
一、 影響地下水動態的因素
二、 地下水動態
三、 地下水的均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