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6,03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國際私法
國際私法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國際私法

作者: 何其生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 9787301344026
出版日期: 2023-09-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14.00
市场价格: RM74.43
本店售价: RM66.24
促销价: RM62.52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作者從教二十餘載,凝練出《國際私法》這本系統性教材。全書由五編二十五章組成,具有如下特點:一是採用總分結構。第一編“國際私法總論”,全面介紹國際私法的基本知識;第二編至第五編屬於分論部分,以我國國際私法所包含的衝突法、統一實體法、程式法三個主要領域為脈絡,批判性地借鑒和吸收國內外研究成果,力求對國際私法原理和制度作出詳實而準確的闡釋。二是突出問題意識。

全書突出了國際私法的“中國問題”意識,以點帶面,探索中國的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注重闡述中國國際私法理論和實踐。三是緊跟最新立法。本書不僅及時吸收了最新的《民事訴訟法》修正案、《外國國家豁免法》和《對外關係法》等的相關規定,而且關注國際性、區域性國際私法統一立法的最新動態和成果。四是力求通俗易懂。本書對關鍵專業術語的解釋清楚且明確,並附有英文標注。

為求“易懂”,書中多有範例示之,並結合司法案例(部分以二維碼形式展示),向讀者展現新時代背景下國際私法的重要性。為便於讀者閱讀和思考,全書設計了多個假定案例與熱身問題,將知識點融入具體的場景,使內容更加鮮活可讀。五是面向受眾廣泛。本書不僅適合作為高等學校法學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的專業理論課教材,也可作為涉外法律實務工作者實務工作或自學進修的參考用書。


作者介紹

何其生

法學博士,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大學國際經濟法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涉外法治研究基地執行主任、中國國際私法學會副會長。曾獲評第八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2017年)、第一屆教育部 “長江學者獎勵計畫”青年學者(201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2006年),榮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十屆高等院校青年教師獎(2006年)。發表論文百餘篇,出版著作十餘部,並曾二十餘次參加多邊國際條約的談判和審議。


目錄

法律檔縮略表

第一編 國際私法總論
第一章 國際私法的概念與範圍
第一節 國際私法的調整物件與調整方法
一、 國際私法的調整物件
二、 國際私法的主要任務
三、 國際私法的調整方法
第二節 國際私法的範圍和價值
一、 國際私法的範圍
二、 國際私法的價值
第二章 國際私法的淵源
第一節 國內法淵源
一、 國內立法
二、 國內判例
第二節 國際法淵源
一、 國際公約
二、 國際慣例
三、 中國法的規定
第三章 國際私法的歷史
第一節 國際私法的萌芽
一、 羅馬法時代
二、 種族法時代與絕對屬地法時代
第二節 法則區別說時代
一、 義大利的法則區別學說
二、 法國的法則區別學說
三、 荷蘭胡伯的國際禮讓說
四、 法則區別說與早期國際私法的成文化
第三節 19世紀的國際私法學說
一、 斯托雷的國際禮讓說
二、 薩維尼的法律關係本座說
三、 孟西尼的三原則
四、 戴西的既得權說
五、 19世紀國際私法的成文化
第四節 20世紀的國際私法理論
一、 美國
二、 歐洲大陸國家
三、 蘇聯東歐
第五節 中國國際私法的發展
一、 古代中國國際私法的發展
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際私法
第六節 國際私法理論發展總評
第四章 國際私法的主體
第一節 外國人民事法律地位
一、 外國人民事法律地位的一般制度
二、 中國法的規定
第二節 自然人
一、 自然人國籍的衝突及其解決
二、 自然人住所的衝突及其解決
三、 慣常居所
第三節 法人
一、 法人的國籍
二、 法人的住所
三、 外國法人的認可
四、 中國法的規定
第四節 國家
一、 國家作為國際私法關係主體的特殊性
二、 國家豁免的含義和內容
三、 國家豁免的理論
四、 《聯合國國家及其財產管轄豁免公約》評述
五、 中國國家豁免的主要立場
第五節 國際組織
一、 國際組織作為民事關係主體的特殊性
二、 政府間國際組織的特權與豁免

第二編 法律適用法
第五章 衝突規範與准據法
第一節 衝突規範的概念及類型
一、 衝突規範的概念與特點
二、 衝突規範的結構
三、 衝突規範的類型
四、 衝突規範的靈活化
第二節 連結點
一、 連結點的概念
二、 連結點的意義
三、 連結點的分類
四、 連結點的選擇
第三節 系屬公式
一、 系屬公式的概念
二、 常見的系屬公式
第四節 准據法的確定
一、 准據法的概念及特點
二、 實體問題與程式問題
三、 普通法與特別法
第五節 特殊法律衝突下准據法的確定
一、 區際法律衝突與准據法的確定
二、 人際法律衝突與准據法的確定
三、 時際法律衝突與准據法的確定
第六章 衝突法的一般問題
第一節 識別
一、 識別的概念
二、 識別衝突
三、 解決識別衝突的方法
四、 中國法的規定
第二節 先決問題
一、 先決問題的概念
二、 先決問題的構成
三、 先決問題的准據法
四、 中國法的規定
第三節 反致
一、 反致的概念
二、 反致的類型
三、 反致的分歧
四、 中國法的規定
第四節 外國法的查明
一、 外國法查明的含義與性質
二、 外國法查明的方法
三、 外國法無法查明時的解決辦法
四、 外國法適用錯誤的救濟
五、 中國法的規定
第五節 法律規避
一、 法律規避的概念與特徵
二、 法律規避的效力
三、 中國法的規定
第六節 公共秩序保留
一、 公共秩序保留的基本理論
二、 公共秩序保留和法律規避的區別
三、 中國法的規定
第七章 合同之債的法律適用
第一節 合同法律適用概述
一、 涉外合同的含義
二、 合同法律適用的歷史沿革
三、 合同法律適用的理論分歧
四、 世界主要經濟體合同法律適用的規定
第二節 一般合同的法律適用
一、 意思自治原則
二、 最密切聯繫原則
三、 合同自體法
四、 直接適用的法
第三節 特殊合同的法律適用
一、 消費者合同
二、 勞動合同
三、 三資合同
四、 不動產合同
第八章 非合同之債的法律適用
第一節 侵權行為法律適用概述
一、 侵權行為的概念與分類
二、 侵權行為的法律衝突
三、 世界主要經濟體侵權行為之債法律適用的規定
第二節 一般侵權行為准據法的確定方法
一、 侵權行為地法原則
二、 重疊適用侵權行為地法與法院地法
三、 當事人共同屬人法原則
四、 侵權行為自體法
五、 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
六、 對受害人有利的法律
第三節 特殊侵權行為的法律適用
一、 產品責任
二、 人格侵權
第四節 不當得利和無因管理的法律適用
一、 不當得利的法律適用
二、 無因管理的法律適用
三、 中國法的規定
第九章 物權的法律適用
第一節 物權法律適用的一般原則
一、 物之所在地法原則
二、 物之所在地法的適用範圍
三、 物之所在地法適用的例外
第二節 中國關於物權的法律適用
一、 立法概況
二、 不動產物權的法律適用
三、 動產物權的法律適用
四、 權利物權的法律適用
第三節 國有化及其補償問題
一、 國有化的概念
二、 國有化的域外效力
三、 國有化的補償標準
四、 中國法的規定與實踐
第十章 智慧財產權的法律適用
第一節 智慧財產權的法律衝突概述
一、 智慧財產權概述
二、 智慧財產權法律衝突
三、 智慧財產權的國際保護
第二節 智慧財產權地域性原則與管轄權、法律適用
一、 智慧財產權地域性原則的發展
二、 管轄權與智慧財產權地域性
三、 法律適用與智慧財產權的地域性
第三節 中國智慧財產權的法律適用
一、 智慧財產權歸屬、內容和效力
二、 智慧財產權侵權
三、 智慧財產權的轉讓和許可
第十一章 婚姻家庭的法律適用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結婚
一、 結婚的實質要件
二、 結婚的形式要件
三、 同性婚姻
第三節 夫妻關係
一、 夫妻人身關係
二、 夫妻財產關係
第四節 離婚
一、 離婚概述
二、 離婚的法律適用
三、 中國法的規定
第五節 父母子女關係
一、 婚生子女與非婚生子女的准正
二、 父母子女關係的法律適用
第六節 收養
一、 收養的一般問題
二、 收養成立的條件和手續
三、 收養效力的法律適用
四、 收養解除的法律適用
第七節 扶養
一、 扶養的一般問題
二、 扶養的法律適用
三、 中國法的規定
第八節 監護
一、 監護概述
二、 監護的法律適用
三、 中國法的規定
第十二章 繼承的法律適用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法定繼承
一、 法定繼承的法律衝突
二、 法定繼承的法律適用
三、 海牙《死者遺產繼承法律適用公約》
四、 海牙《遺產國際管理公約》
五、 中國法的規定
第三節 遺囑繼承
一、 遺囑的法律衝突
二、 遺囑實質要件及效力的法律適用
三、 遺囑形式要件的法律適用
四、 遺囑變更或撤銷的法律適用
五、 中國法的規定
第四節 無人繼承財產
一、 無人繼承財產及其法律衝突
二、 無人繼承財產的法律適用
三、 中國法的規定與實踐
第十三章 票據的法律適用
第一節 票據的法律衝突
一、 票據與涉外票據
二、 票據的法律衝突
第二節 票據的法律適用
一、 票據法律適用的原則
二、 票據債務人的行為能力
三、 票據行為方式
四、 票據債務人的義務
五、 票據追索權的行使期限
六、 涉外票據的提示期限、拒絕證明出具方式
七、 票據權利的保全與行使

第三編 國際條約與國際慣例
第十四章 國際條約的適用
第一節 國際組織與統一國際私法
一、 統一國際私法的國際組織
二、 統一法的形式和規範
三、 統一國際私法方法與統一法的形式
第二節 國際條約與國內法的關係
一、 條約必須遵守原則
二、 國際條約與國家法律體系的組成
三、 國際條約與國內法的位階關係
四、 國際條約在國內的適用方式
五、 中國法的規定
第三節 國際私法條約在中國的適用
一、 國際私法條約的概念
二、 間接適用
三、 直接適用
四、 混合適用
五、 按照國際條約解釋國內法
第四節 當事人選擇對我國未生效國際條約的適用
一、 概述
二、 早期我國法院的實踐分歧
三、 司法解釋的統一認定
四、 未對我國生效條約在我國適用的限制
第十五章 國際慣例的適用
一、 國際慣例的概念
二、 補缺適用
三、 當事人選擇適用
四、 直接適用

第四編 國際民事訴訟
第十六章 國際民事訴訟概述
第一節 國際民事訴訟的基礎理論
一、 國際民事訴訟的特殊性
二、 國際民事訴訟程式與法院地法
三、 國際民事訴訟中的訴和訴權
四、 涉外民事訴訟在中國的識別
第二節 外國當事人的訴訟地位
一、 一般原則
二、 外國人的訴訟行為能力
三、 當事人出境限制
四、 律師代理
五、 領事代理
六、 訴訟費用擔保和救助
七、 國際民事訴訟中的語言、文字
第十七章 國際民事訴訟的管轄權
第一節 國際民事訴訟管轄權概述
一、 管轄權的類型及其概念
二、 國際民事訴訟管轄權的概念
三、 國際民事訴訟管轄權的功能
第二節 國際民事訴訟的管轄權根據
一、 國際民事訴訟的管轄權根據
二、 英美法系:對人管轄權和對物管轄權
三、 大陸法系:屬地管轄權和屬人管轄權
四、 中國的涉外民事管轄權
第三節 國際民事訴訟的管轄權衝突
一、 管轄權衝突及其原因
二、 管轄權積極衝突及其解決
三、 管轄權消極衝突及其解決
第十八章 國際民事訴訟中的送達
第一節 域外送達的概念與性質
一、 域外送達的概念
二、 大陸法系:“公”權力
三、 英美法系:“私”的性質
第二節 《海牙送達公約》評述
一、 《海牙送達公約》概述
二、 《海牙送達公約》規定的送達方式
三、 文書送達的相關規定
第三節 中國域外送達的立法與實踐
一、 條約途徑
二、 外交途徑
三、 領事途徑
四、 向訴訟代理人送達
五、 向外國法人的特別送達
六、 向外國自然人的特別送達
七、 郵寄送達
八、 電子送達
九、 受送達人同意的方式送達
十、 公告送達
第十九章 國際民事訴訟中的取證
第一節 國際民事訴訟中的取證制度概述
一、 國際民事訴訟取證制度的概念
二、 兩大法系取證制度的不同
三、 域外調查取證的範圍
第二節 國際民事訴訟中取證的方式
一、 請求書取證
二、 外交代表或領事官員取證
三、 特派員取證
四、 當事人或訴訟代理人取證
第三節 中國的域外取證制度
一、 中國到域外取證的途徑
二、 外國在中國取證的許可
第二十章 外國法院判決的承認與執行
第一節 外國法院判決的承認與執行概述
一、 承認與執行外國法院判決的概念
二、 承認與執行的關係
三、 承認與執行外國法院判決的理論依據
第二節 承認與執行外國法院判決的條件
一、 原判決國法院具有合格的管轄權
二、 訴訟程式具有必要的公正性
三、 有關國家之間存在互惠關係
四、 不違反被請求國的公共秩序
五、 外國法院判決是確定的合法判決
六、 外國法院判決不是通過欺詐獲得的
七、 不與其他有關法院判決相抵觸
第三節 承認與執行外國法院判決的程式
一、 請求承認與執行外國法院判決的提出
二、 承認與執行外國法院判決的具體程式
三、 我國承認與執行外國法院判決的程式

第五編 國際商事仲裁
第二十一章 國際商事仲裁的概念和性質
第一節 國際商事仲裁的概念
一、 仲裁及其分類
二、 國際商事仲裁的概念
三、 國際商事仲裁的種類
四、 中國法的規定與實踐
第二節 國際商事仲裁的特點與性質
一、 國際商事仲裁的特點
二、 國際商事仲裁的性質
三、 國際商事仲裁的優勢
第二十二章 國際商事仲裁協議
第一節 國際商事仲裁協議的概述
一、 國際商事仲裁協議的概念
二、 國際商事仲裁協議的形式
三、 國際商事仲裁協定的內容
第二節 國際商事仲裁協議的效力
一、 國際商事仲裁協議效力的概念
二、 國際商事仲裁協議的獨立性
三、 國際商事仲裁協議效力的認定機構
第二十三章 國際商事仲裁中的法律適用
第一節 國際商事仲裁法律適用概述
一、 國際商事仲裁法律適用的概念
二、 國際商事仲裁法律適用的立法模式
第二節 國際商事仲裁協議的法律適用
一、 當事人意思自治
二、 仲裁地法或裁決地法
三、 最密切聯繫原則
四、 中國法的規定
第三節 國際商事仲裁程式問題的法律適用
一、 仲裁程式問題的法律適用概述
二、 仲裁程式法與仲裁規則
三、 仲裁程式法適用的理論依據
四、 中國法的規定
第四節 國際商事仲裁實體問題的法律適用
一、 概述
二、 國際商事仲裁實體問題准據法的確定方法
三、 仲裁實體問題准據法的表現形式
四、 中國法的規定
第二十四章 國際商事仲裁裁決的撤銷
一、 仲裁裁決的種類
二、 對仲裁裁決的異議
三、 撤銷仲裁裁決的理由
四、 重新仲裁制度
五、 中國法的規定
第二十五章 國際商事仲裁裁決的承認與執行
第一節 國際商事仲裁裁決的承認與執行概述
一、 國際商事仲裁裁決
二、 國際商事仲裁裁決的國籍
三、 國際商事仲裁裁決的承認與執行
四、 中國法的規定
第二節 聯合國《承認與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評述
一、 互惠保留
二、 商事保留
三、 當事人提交的文件
四、 承認與執行的費用限制
五、 拒絕承認與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理由
六、 中國法的規定
第三節 國際商事仲裁裁決在中國的承認與執行
一、 中國與《紐約公約》
二、 管轄
三、 當事人提交的文件
四、 申請承認和執行的期限
五、 內部報告制度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