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3,06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電影導演方法:開拍前看見你的電影(第4版)
電影導演方法:開拍前看見你的電影(第4版)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電影導演方法:開拍前看見你的電影(第4版)

作者: (美)尼古拉斯·T.普羅費雷斯
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9-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99.00
市场价格: RM107.69
本店售价: RM95.84
促销价: RM90.46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為新手導演提供了基本的概念和技術,包括把劇本轉化為電影、在銀幕上充分發揮劇本戲劇潛力的系統方法學。本書以劇本為藍本,引導讀者通過特定的技術來分析劇本中的元素,並將其轉化成視覺故事。

作者以電影語言和導演方法開始,系統介紹了鏡頭設計、演員調度、機位設置等基本概念,並以希區柯克的《美人計》為例,展示了它們在表現劇本的戲劇性元素時的應用;隨後從人物、情境、節拍、支點等角度分析劇本,並展示了如何對劇本進行視覺化設計,拍攝成影片;其後通過具體的劇本案例,分別講解了如何導演動作場景、敘事場景;最後對《楚門的世界》《八部半》《花樣年華》等十多部影片進行了具體的分析。

本書不僅適合作為影視編導等專業師生的導演入門教材,也適合初入影視傳媒行業的策劃、編劇、導演、製片人等系統學習導演方法,幫助電影製作人將他們的故事搬上銀幕。此外,長短視頻創作者、影視愛好者等大眾讀者也可以通過本書學習如何將自己的創意視覺化。




作者介紹

尼古拉斯·T.普羅費雷斯
 
哥倫比亞大學名譽教授。紀錄片《終於自由》(Free at Last,1968年,獲1969 年威尼斯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的導演、攝影師和剪輯師,《旺達》( Wanda,1970年,獲1970年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外語片獎)的攝影指導和剪輯師,《訪客》( The Visitors,1972年)的聯合制片人、攝影指導和剪輯師,《英俊的哈裡》(Handsome Harry,2009年)的編劇。



目錄

第一部分 電影語言和導演方法
第1章 電影語言和語法入門 2
1.1 電影世界 2
1.2 電影語言 2
1.3 鏡頭 3
1.4 電影語法 3
1.5 180°規則 4
1.6 30°規則 7
1.7 銀幕方向 8
1.8 電影時間 9
1.9 壓縮 9
1.10 擴展 10
1.11 重複畫面 11
第2章 劇本中的戲劇性元素 13
2.1 骨架 13
2.2 主角 15
2.3 人物 15
2.4 情境 16
2.5 動態人物關係 17
2.6 需求 17
2.7 期望 18
2.8 行動 18
2.9 行為 18
2.10 表演節拍 19
2.11 戲劇單元 19
2.12 敘事節拍 19
2.13 支點 20
第3章 在戲劇性場景中組織行動 21
3.1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美人計》中露臺場景的戲劇性元素 21
3.2 《美人計》中帶注解的露臺場景 22
第4章 演員調度 27
4.1 戲劇動作的模式 29
4.2 一個場景內演員調度的變化 30
4.3 作為電影設計一部分的演員調度 30
4.4 利用場景圖 31
4.5 影片《美人計》中露臺場景的場景圖 31
第5章 攝影機 36
5.1 作為敘事者的攝影機 36
5.2 揭示 36
5.3 入場 37
5.4 客觀攝影 37
5.5 主觀攝影 37
5.6 機位在哪裡 38
5.7 視覺設計 41
5.8 風格 42
5.9 多機拍攝 43
5.10 攝影機高度 43
5.11 (攝影機)鏡頭 44
5.12 構圖 45
5.13 從哪裡開始 46
5.14 向著視覺化努力 46
5.15 尋找規則 46
5.16 戲劇單元和攝影機 47
5.17 鏡頭清單、故事板、調度 47
5.18 文字故事板 47
第6章 《美人計》露臺場景的攝影 51
6.1 第 一戲劇單元 51
6.2 第二戲劇單元 55
6.3 第三戲劇單元 59
6.4 第四戲劇單元及支點 61
6.5 第五戲劇單元 65

第二部分 影片攝製
第7章 劇本分析 70
7.1 劇本閱讀 70
7.2 《一片蘋果派》劇本 71
7.3 這是關於誰的電影 74
7.4 人物 74
7.5 情境 75
7.6 《一片蘋果派》的骨架 76
7.7 動態人物關係 76
7.8 需求 77
7.9 行動 77
7.10 表演節拍 77
7.11 行為 78
7.12 《一片蘋果派》的基調 78
7.13 分解《一片蘋果派》的動作 78
7.14 設計場景 79
7.15 視覺化 79
7.16 確定支點和戲劇單元 79
7.17 《一片蘋果派》的敘事節拍 80
7.18 導演筆記 86
第8章 《一片蘋果派》的演員和攝影機調度 87
8.1 演員調度 87
8.2 攝影機調度 89
8.3 小結 115
第9章 在分鏡頭劇本上做攝影機調度標記 116
第10章 與演員合作 121
10.1 挑選演員 122
10.2 試鏡 123
10.3 對臺詞 125
10.4 排演中的導演 125
10.5 在現場指導演員 128
第11章 導演的管理職責 131
11.1 分工負責 131
11.2 製片人 131
11.3 副導演 132
11.4 切實可行的拍攝計劃表 133
11.5 指導劇組工作 133
11.6 與攝影指導合作 134
第12章 後期製作 135
12.1 剪輯 135
12.2 音樂和聲音 137
12.3 定剪畫面 138
12.4 觀眾和大銀幕 138

第三部分 導演動作場景
第13章 《小菜一碟》動作場景的演員調度和攝影機調度 142
13.1 劇本展開 144
13.2 導演指導動作場景的準備工作 144
13.3 從哪裡開始 145
13.4 《小菜一碟》動作場景的演員調度和攝影機角度 146

第四部分 導演敘事場景
第14章 《旺達》敘事場景的演員調度和攝影機調度 182
14.1 這個場景的任務是什麼 182
14.2 選景 183
14.3 演員調度 184
14.4 《旺達》中的攝影風格 184

第五部分 通過影片分析學習導演技巧
第15章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的《美人計》 214
15.1 風格和設計概述 214
15.2 第 一幕 215
15.3 第二幕 218
15.4 第三幕 229
15.5 小結 230
第16章 彼得·威爾的《楚門的世界》 231
16.1 風格和設計概述 231
16.2 第 一幕 233
16.3 第二幕 237
16.4 第三幕 247
16.5 小結 251
第17章 費德裡科·費裡尼的《八部半》 252
17.1 一部偉大的作品 252
17.2 作者導演 253
17.3 戲劇結構 253
17.4 風格和設計概述 253
17.5 案頭工作 255
17.6 第 一幕 256
17.7 第二幕 266
17.8 第三幕 278
17.9 小結. 281
第18章 風格和戲劇結構 .282
18.1 風格. 282
18.2 敘事、戲劇及詩意的影像風格 283
18.3 戲劇結構的種類 283
18.4 《東京物語》(小津安二郎,日本,1953年) 284
18.5 《熱情如火》(比利·懷爾德,1959年) 285
18.6 《阿爾及爾之戰》(傑羅·龐泰科沃,法國,1965年) .287
18.7 《紅》(基耶斯洛夫斯基,波蘭、法國、瑞士,1994年) 288
18.8 《性、謊言和錄像帶》(史蒂芬·索德伯格,1989年) 290
18.9 《談談情,跳跳舞》(周防正行,日本,1996年) 292
18.10 《慶典》(托馬斯·溫特伯格,丹麥,1998年) 294
18.11 《局內人》(邁克爾·曼,1999年) 295
18.12 《細細的紅線》(泰倫斯·馬利克,1998年) 297
18.13 《花樣年華》(王家衛 中國,2001年) 299
18.14 《身為人母》(托德·菲爾德,2006年) 301
第19章 下面該怎麼辦 303
19.1 鍛煉導演能力 303
19.2 為導演寫劇本 304
19.3 開始構思你的故事 304
19.4 編造劇本 305
19.5 和演員一起“寫”戲 306
19.6 在劇本寫完之前開拍 306
19.7 劇本終稿 307
19.8 無劇本拍攝 307
19.9 導演應該考慮的劇本問題 307
19.10 總結 308
譯者後記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