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2,94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設計應變:產品體驗設計實戰錄
設計應變:產品體驗設計實戰錄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設計應變:產品體驗設計實戰錄

作者: 李偉巍
出版社: 電子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9-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88.00
市场价格: RM105.71
本店售价: RM94.0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是筆者對多年設計工作的思考與沉澱,從引導設計師獨立思考,延伸到分析設計師的心理變化,再進一步介紹設計師的晉升過程。

本書首先介紹了設計和藝術的界限,引導設計師創新地去挖掘產品設計中經常被忽略的儀式感和情感化設計,通過大量實例讓設計師思考如何去做好相關的設計。同時,本書借助設計中台和產品思維來幫助設計師拓寬視野,並延伸到技術革新所帶來的沉浸式體驗設計,深入探究用戶在閱讀過程中的心智模型,發現體驗設計的諸多細節,結合設計的原則幫助設計師去進一步理解,從而建立起產品與用戶對話的設計鏈路。

在設計的成長道路上,本書認為設計師在做好設計的同時,還應學會高效的溝通協作方法、靈活善用一些技巧、適時掌控正確的設計方向。除此之外,本書還對一些設計考核制度進行了介紹,結合團隊的實踐經驗,提出了一套公平、公正、公開的設計師績效考核的標準。


作者介紹

李偉巍,搜狐媒體UED中心設計總監。現就職於搜狐媒體UED中心,主要負責產品的體驗設計,滿足各業務線的設計需求。在鳳凰網工作時,曾接觸到移動端設計,打開了體驗設計之門,輾轉到搜狐暢遊移動事業部,帶領設計團隊,從零開始做Launcher桌面、論壇、清理、社交等熱門產品的體驗設計。多年深耕在設計行業,致力於打造極致的產品體驗設計。已出版《好設計,有方法:我們在搜狐做產品體驗設計》一書,發佈“產品體驗設計思維與實操”熱門課程。


目錄

第1章 設計和藝術之間的平衡點 1
1.1 設計和藝術的界限 2
1.1.1 創作目的不同 3
1.1.2 互為前後關係 6
1.1.3 折射影響不同 8
1.2 設計目標是什麼 9
1.3 通過設計傳遞品牌價值 11
小結 16

第2章 如何權衡創新設計的維度 17
2.1 創新設計的基礎 18
2.2 如何找到創新的突破口 20
2.2.1 洞察市場風口 20
2.2.2 挖掘用戶需求 21
2.2.3 深入剖析競品 22
2.2.4 核算設計成本 24
2.3 如何在設計中進行創新 25
2.3.1 微創新 26
2.3.2 創新迭代 28
2.3.3 顛覆式創新 30
小結 34

第3章 設計中台的搭建技巧 35
3.1 中台與設計中台 36
3.1.1 中台的概念 37
3.1.2 設計中台的概念 38
3.2 設計中台是如何產生的 39
3.3 如何搭建設計中台 40
3.3.1 選擇合適的平臺 41
3.3.2 建立設計項目 42
3.3.3 建立設計規範 43
3.3.4 建立設計源文件 44
3.3.5 建立設計情緒板 45
小結 47

第4章 產品設計中經常被忽略的儀式感 48
4.1 儀式感設計的概念 50
4.2 產品的儀式感設計對用戶的影響 51
4.2.1 尊重感 51
4.2.2 榮譽感 52
4.2.3 期待感 53
4.2.4 品牌感 54
4.3 如何在產品中做儀式感設計 56
4.3.1 規範化體驗流程 57
4.3.2 獨特的視覺傳達 59
4.3.3 渲染體驗的情境 60
小結 63

第5章 發揮情感化設計的紐帶作用 64
5.1 情感化設計是什麼 66
5.1.1 本能層次設計 66
5.1.2 行為層次設計 66
5.1.3 反思層次設計 67
5.2 情感化設計的作用 67
5.2.1 轉移用戶的負面情緒 68
5.2.2 引導用戶的體驗行為 69
5.2.3 投射用戶對品牌的認同 70
5.2.4 提升產品的氣質 70
5.3 如何在產品中做情感化設計 72
5.3.1 本能層次設計——感官上的直接反饋 72
5.3.2 行為層次設計——引導行為的潛意識 73
5.3.3 反思層次設計——沉澱品牌影響的價值 74
小結 76

第6章 設計師需要瞭解產品思維 77
6.1 產品思維和設計思維的差異 78
6.2 產品思維的重心是什麼 80
6.2.1 對市場的敏感——獲取用戶需求 80
6.2.2 同業務融合——轉化產品需求 82
6.2.3 推動方案執行——上線驗證需求 83
6.3 設計師如何運用產品思維 84
6.3.1 業務重心——結合產品的商業價值 85
6.3.2 用戶重心——體現設計的價值 86
6.3.3 鏈路重心——拓寬知識面 88
小結 89

第7章 數據可視化設計背後的邏輯 90
7.1 數據可視化的概念 91
7.2 數據可視化的作用 93
7.2.1 降低學習成本 94
7.2.2 提升溝通效率 94
7.2.3 有效傳遞信息 95
7.3 數據可視化設計的邏輯 95
7.3.1 選擇合適的圖表形式 96
7.3.2 用色彩表現層級關係 102
7.3.3 多維度體現數據關聯 104
7.3.4 直觀呈現數據的結果 105
小結 106

第8章 如何打造沉浸式體驗設計 107
8.1 沉浸式體驗的概念 109
8.2 沉浸式體驗設計之深色模式 110
8.3 沉浸式體驗設計之表現形式 112
8.3.1 最省力的感知 115
8.3.2 場景化的表達 116
8.3.3 抓眼球的視覺 117
8.3.4 故事化的情境 118
8.3.5 情感化的渲染 119
小結 121

第9章 如何設計閱讀順序 122
9.1 用戶閱讀順序的規律 123
9.1.1 對角線平衡法則 123
9.1.2 F 形視覺模型 125
9.1.3 Z 形視覺模型 126
9.2 列表頁設計中的閱讀順序 127
9.2.1 左圖右文 128
9.2.2 左文右圖 129
9.2.3 上圖下文 130
9.2.4 上文下圖 131
9.3 影響閱讀順序的設計技法 131
9.3.1 卡片設計 132
9.3.2 適當留白 133
9.3.3 圖文比例 134
9.3.4 解放字體 134
9.3.5 線條長短 135
9.3.6 運用圓角 136
9.3.7 增加互動 136
小結 137

第10章 如何設計產品中的細節 138
10.1 產品中細節的設計原則 140
10.1.1 好的設計應遵循的十大原則 140
10.1.2 頁面交互設計的十大原則 141
10.2 產品中細節的設計準則 142
10.2.1 完全掌控的互動 143
10.2.2 烘托情境的場景 146
10.2.3 簡潔純粹的高效 149
10.2.4 輔助細則的導向 151
小結 155

第11章 設計師的發展 156
11.1 設計階段的背書 157
11.2 設計思考的本質 158
11.2.1 本能水平的設計 158
11.2.2 行為水平的設計 159
11.2.3 反思水平的設計 159
11.3 設計師能力發展的3 個階段 160
11.3.1 潛意識設計階段 161
11.3.2 差異化設計階段 162
11.3.3 共情設計階段 163
小結 164

第12章 如何高效溝通設計問題 166
12.1 溝通前的準備工作 168
12.1.1 剖析需求,明確目標 168
12.1.2 提供客觀依據,達成共識 168
12.1.3 遵循設計原則,正確指引 169
12.2 溝通中的信息對等 171
12.2.1 設定好溝通目標 171
12.2.2 學會換位思考 172
12.2.3 減少專業術語的使用 172
12.3 正視溝通中的爭端 172
12.3.1 坦然面對爭端 173
12.3.2 正視自身的不足 173
12.3.3 運用溝通技巧 174
小結 174

第13章 如何評定設計師的績效 175
13.1 如何理解績效考核 176
13.1.1 關鍵績效指標 177
13.1.2 目標與關鍵成果 177
13.1.3 SMART 原則 178
13.2 設計師績效考核的指標 180
13.2.1 專業能力 181
13.2.2 工作態度 181
13.2.3 溝通協作 182
13.2.4 創新能力 183
13.2.5 團隊貢獻 183
13.3 如何制定設計師績效考核的標準 184
13.3.1 評分標準 184
13.3.2 雙方達成共識 185
13.3.3 團隊實操 186
小結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