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1,89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時間與永恆:論海德格爾哲學中的時間問題
時間與永恆:論海德格爾哲學中的時間問題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時間與永恆:論海德格爾哲學中的時間問題

作者: 黃裕生
出版社: 江蘇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9-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28.00
市场价格: RM94.92
本店售价: RM84.4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討論了海德格爾哲學中最基礎也最艱難的時間問題。通過對死亡的現象學分析,把死亡揭示為我們這種特殊存在者向來已經置身其中的一種不可越過的可能性,從而揭示出這種特殊存在者的未完成性與敞開性存在,也就是這種存在者的本源時間性存在。
 
在此基礎上,本書詳細分析了物理時間與本源時間的區別和關聯:物理時間如何奠基于本源時間,從本源時間又如何衍生出物理時間。西方傳統形而上學看似排斥物理時間,實際上恰恰是奠定在物理時間觀之上的。因此,在海德格爾這裡,對時間問題的討論被看作是重新理解乃至克服形而上學的出發點。


作者介紹

黃裕生,男,福建平和人。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1987年畢業于廈門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學士學位; 1990年與1995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先後獲哲學碩士與哲學博士學位。2002年赴德國馬堡大學哲學系訪學進修,主修康得哲學。2004年8月被評聘為研究員,為當時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最年輕的研究員。2011—2014年兼任清華大學哲學系副主任,2014—2017年兼任清華大學哲學系主任,現兼任德國哲學專業委員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第一哲學、政治哲學、宗教哲學,德國哲學是其學術訓練與學術研究的基礎。主要作品有專著《真理與自由——康得哲學的存在論闡釋》《宗教與哲學的相遇——奥古斯丁與湯瑪斯▪阿奎那的基督教哲學研究》《站在未來的立場上》《擺渡在有–無之問的哲學——第一哲學問題研究》,以及論文《本相與角色的存在論區分——論普遍倫理學的出發點》《論自由與倫理價值》《論愛與自由——論普遍之愛與親情的限度原則》《論國家與道德——論保守主義原則及其理論難題》等。


目錄

從純粹的學問到真實的事物——“純粹哲學叢書”改版序 1
序“純粹哲學叢書” 10
作者的話:存在與存在者的區別 25
第一章 問題的提出 1
第一節 對本源時間的掩蓋與遺忘 2
一、 “物理學”的追問方式與“物理學時間”的基本特徵 2
二、 形而上學的基本問題與本源時間的遺忘 7
三、 “物理學時間”的困境與亞里斯多德的時間定義 14
第二節 時間與自由的衝突:本源時間意識的覺醒 21
一、 奥古斯丁的懺悔與康得的批判 21
二、 人文科學的困惑 28

第二章 在世——現象學的剩餘者 33
第一節 在世:此在存在的基本情態 35
第二節 在世界中:世界的超驗性 40
第三節 常人——此在的日常在世 46
第四節 在世的展開方式:現身、領會和沉淪 53
第五節 在世的整體存在——憂(Sorge) 64

第三章 整體存在的時間性 69
第一節 死亡與整體存在 69
第二節 整體存在的本真樣式與非本真樣式 74
第三節 本真整體存在的見證——良知 80
第四節 本真整體存在的時間性 87
第五節 非本真整體存在的時間性 99

第四章 時間的時間性解釋 109
第一節 時間是時間性的到時 110
第二節 物理學時間的時間性解釋 118
第三節 空間存在的時間性解釋 136
第四節 永恆與時間性 144

第五章 克服與經受形而上學 149
第一節 克服(Überwinden)、經受(Verwinden)、消解(Destruktion) 150
第二節 形而上學的基礎 154
第三節 存在與根據 162
第四節 誰是形而上學的人? 170
第五節 主體之死 176

附錄一 真理的本質與本質的真理
——論海德格爾的真理觀 187
附錄二 關於Sein問題的一個夢
——與王路教授的對話 206
附錄三 從實踐哲學的自由到存在論的自由 211
主要參考文獻 227
後 記 229
新版後記 231
2023年再版後記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