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6,03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反美學:在闡釋中理解當代審美文化
反美學:在闡釋中理解當代審美文化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反美學:在闡釋中理解當代審美文化

作者: 潘知常
出版社:
ISBN: 9787559472939
出版日期: 2023-09-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28.00
市场价格: RM94.92
本店售价: RM84.48
促销价: RM79.73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所謂的“反美學”,不是“反”美學本身,而是“反”傳統美學。它“反”的不是“美學”,而是人們對於“美學”的歪曲。而它所要構建的,則是在更為根本的意義上的一種真正的美學。由此,作者深刻揭示了當代審美文化中所蘊含的美學觀念的變化,並且從現狀研究(傳統審美文化的自我放逐)、文本考察(文化潰敗時代的寓言)、社會省思(千年未遇之歷史巨變)、條件辨析(傳統審美文化的解構之鏡)、本質反詰(後美學時代的美學革命)、根源探詢(生命的誘惑與死亡的陰影)、本體闡釋(無望的救贖與永恆的承諾)等七個維度詳加論述,深入闡釋,從而毅然決然地為人類“享樂的合理性”的審美滿足、為美學的“生活與審美的同一”的全新原則鳴鑼開道,並且呼喚著一種非中心性的後美學視界、一種無主導性美學的後美學文化、一個美學的新時代的隆重出場。


作者介紹

潘知常 著名美學家、著名紅學家、著名戰略諮詢與策劃專家。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美學與文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長期在澳門任教,陸續擔任澳門電影電視傳媒大學籌備委員會專職委員、執行主任、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創院副院長(主持工作)、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擔任民盟中央委員、全國青聯中央委員、中國華夏文化促進會顧問、澳門國際電影節秘書長、澳門國際電視節秘書長、中國首屆國際微電影節秘書長、澳門比較文化與美學學會會長等。1992年獲政府特殊津貼,1993年任教授。
 
今日頭條頻道根據六.五億電腦用戶調查“全國關注度最高的紅學家”,排名第四,在喜馬拉雅講授《紅樓夢》,播放量逾九百萬;作為“企業顧問、政府高參、媒體軍師”,2007年提出“塔西佗陷阱”,2014年被最高領導在正式講話中引用,目前網上搜索為290萬條,成為被公認的政治學、傳播學定律;1985年首倡生命美學新學說,在美學界影響廣泛。並曾獲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等十八項獎勵。


目錄

第一章 現狀研究:傳統審美文化的自我放逐
第一節 從美到醜從美到非美
第二節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
第三節 挑戰與機遇
第四節 從美學到反美學:當代美學的第二重建構

第二章 文本考察:文化潰敗時代的寓言
第一節 流行歌曲:當代青年的心理魔杖
第二節 邂逅搖滾
第三節 電影就是電影
第四節 電視:當代的新特洛伊木馬
第五節 廣告形象的魅力
第六節 MTV:當代人的“視覺速食”
第七節 遊戲機:“心理鏡像”的幻影
第八節 塗鴉:另類的青春話語
第九節 人體之美:輝煌的複歸與錯位的遊戲

第三章 社會省思:千年未遇之歷史巨變
第一節 市場化與當代審美文化
第二節 全球化與當代審美文化
第三節 孤獨的大眾與當代審美文化

第四章 條件辨析:傳統審美文化的解構之鏡
第一節 光榮與夢想:美學的烏托邦
第二節 大眾傳播媒介:當代的新赫爾墨斯之神
第三節 平面性零散化斷裂感
第四節 美學的困惑

第五章 本質反詰:後美學時代的美學革命
第一節 傳統敘事模式的基本特徵
第二節 反敘事的敘事:在平面上開掘深度
第三節 藝術之為藝術
第四節 美學觀念的轉變

第六章 根源探詢:生命的誘惑與死亡的陰影
第一節 生理層面:“應激反應”與情感的“代償機制”
第二節 心理層面:“神性”與“人性”的雙重變奏
第三節 形式層面:反和諧的審美活動如何可能

第七章 本體闡釋:無望的救贖與永恆的承諾
第一節 “詩人何為?”
第二節 反美學的美學意義
第三節 從反美學到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