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1,76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活起來的博物館
活起來的博物館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活起來的博物館

作者: 張晴
出版社: 文化藝術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6-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08.00
市场价格: RM73.35
本店售价: RM65.2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插上藝術與科技的翅膀,博物館迎來沉浸式的體驗時代。在數位化時代,以視覺影像推介文化遺產,提升大眾的文化素養,是推動文化繁榮的有效途徑。本書基於大量博物館建設實踐案例,從藝術與科技融合這一新穎的視角展開,為新時代博物館的融合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鑒。全書分為“活化的博物館”“影像思維”“重新發現的視覺文化”“作為實驗的文化地帶”四大篇章,探討如何借助藝術與技術創新手段豐富博物館的展陳方式,讓靜態的博物館“活”起來,進而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賦能。


作者介紹

張晴

中國藝術科技研究所副研究館員,先後就讀于蘇州大學藝術學院藝術設計專業、東華大學綜合藝術專業,分別獲學士與碩士學位。2008年於德國漢堡國際傳媒藝術與互動媒體學院進修“藝術理論和專業設計”課程;2009年于瑞典國立藝術與設計大學進修“設計教育”課程。曾任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教務科研處副處長、視覺藝術學院副院長。2012年調入中國藝術科技研究所數字藝術部工作,從事科技與博物館融合應用研究。

近十餘年來主持文化和旅遊部委託項目“文化科技和藝術科研專家庫建設”、文化和旅遊部重點實驗室資助專案及所內自主科研課題。其中,課題成果“VR皮影戲田忌賽馬互動體驗遊戲”被評為“文化和旅遊部2019年文化和旅遊裝備技術提升優秀案例”,榮獲“2019年中國(青島)藝術博覽會特殊貢獻獎”(集體),獲評“2021年文化和旅遊研究院所科研建設優秀成果”。2020年,獲得科技部、中宣部和中國科協授予的“全國科普工作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2023年,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畫“中國傳統書畫專用紙工藝提升關鍵技術研發”專案。
 


目錄

前 言

一 活化的博物館
當代視覺藝術視域下的數字藝術與博物館陳列
AR 博物館場景創新
——以“AR 魯迅故居場景實踐”為例
沉浸式博物館的文化衍生品創意開發

二 影像思維
中國傳統藝術在虛擬實境技術中的互動表達與語言轉化
——以“VR 皮影遊戲田忌賽馬開發與應用”為例
數位化語境下元宇宙在博物館中應用暢想

三 重新發現的視覺文化
藝術融合的美學適應性
——以天公主飄雪雲紋描金陶器系列創作為例
中華傳統文化符號的數位化表達
—— 基於3 D 列印旗袍的探索
虛擬實境技術與中國戲曲表演的融合探索
——以“適配真人的中國傳統戲曲模擬表演系統研發”為例

四 作為實驗的文化地帶
虛擬實境技術在文化產業創新中的應用與前景
虛擬實境技術在文化遺產數位化保存中的現實應用
資訊互聯環境下文物保護平臺建設實踐

後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