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6,29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中國近代戲劇改良運動研究(1902-1919)(修訂本)
中國近代戲劇改良運動研究(1902-1919)(修訂本)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中國近代戲劇改良運動研究(1902-1919)(修訂本)

作者: 張福海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 9787573206480
出版日期: 2023-05-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88.00
市场价格: RM105.71
本店售价: RM94.0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以戲劇改良的時間流程為線索,按照對戲劇改良所持態度和參與程度不同而劃分的戲劇理論家和戲劇流派為敘述版塊,結合特定時代背景和人文生態,圍繞戲劇改良這個敘述中心來展開論述的。張福海對中國戲劇的近代化進程的曲折和艱辛做了一次全方位的梳理,理路清晰,參考資料比較全面。指出戲劇的改良是中國戲劇近代化的必有之路,間或的波折屬於伴隨過程中的陣痛。修訂版中,作者對原書中的錯誤作了修正。


作者介紹

張福海 哲學碩士,文學博士,上海戲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話劇理論與歷史研究會理事,上海古典文學學會理事。主要著作有《插圖本中國戲劇史》《海派京劇簡史》《黑龍江地域戲曲流變史—中國北方戲曲的塞外播遷》《20世紀中國戲劇研究》《超驗世界的戲劇圖景》《戲劇為上演而設》;任《辭海》(戲曲部分)、《美學大辭典》(戲曲部分)。《大辭海》(戲曲電影卷)主要撰稿人;戲劇作品有昆劇劇本《南柯夢記》、話劇劇本《1945年以後……》。為2018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重大專案“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戲曲史(黑龍江卷)”首席專家。


目錄

緒論
一、“戲劇改良”釋義
二、戲劇改良運動是奠立中國戲劇近代性質的標誌
三、一個重要的歷史轉折時段的劃定

上篇:戲劇改良思潮的形成及其演變
——告別古典:中國近代戲劇的開端
一、晚清的戲劇改良思潮(1902-1911)
(一)以“新民”為宗旨:戲劇改良思潮的興起
——1902年戲劇改良運動的宣言書:《論小說與群治之關係》
(二)指陳其弊與任事“新民”
——1904年前後的《警鐘日報》和《二十世紀大舞臺》
(三)晚清的戲劇局面和1907年之際新劇的出現
(四)“海派京劇”與1908年的“新舞臺”
1、近代戲劇新形態的創造:“海派京劇”
2、海派京劇的新歷史劇——連臺本戲的“古裝新戲”創造
——《狸貓換太子》等三大“古裝新戲”
3、“新舞臺”——中國近代戲劇的第一座劇場
(五)戲劇改良思想的傳播及新形態戲劇的創造
——“時裝新戲”的創作和演出
1、“中國第一戲劇改良家”:汪笑儂的戲劇改良實踐
——從《黨人碑》到《瓜種蘭因》
2、“南社”人物:“南社”的戲劇創作群體
3、上海的新形態戲劇:“時裝新戲”的創造
——《黑籍冤魂》及其海上五大“時裝新戲”
4、粵劇的新時代:“志士班”的戲劇創造
——《溫生才打孚琦》等新形態粵劇
5、川劇的精神洗禮:“改良公會”的戲劇改良
——趙熙的《情探》和黃吉安的古題新作
二、民初的戲劇改良思潮(1912.1-1915.9)
序:進入1912年後的戲劇局面
(一)戲劇改良運動指向的變化及其原因
——“鴛鴦蝴蝶派”的言情主義營造的審美氛圍中的
戲劇創作
(二)戲劇改良運動的蔓延及其實績
——西安“易俗社”等新秦腔戲劇改良組織的創建和
成就,以及女伶的出現
(三)梅蘭芳舞臺的“時裝新戲”創造
——《一縷麻》等“時裝新戲”的嘗試
(四)為近代戲劇安其身:戲劇改良家們思想背景的考察
——上海,從日本到上海間
(五)為近代戲劇立其命:戲劇改良家們的心態研究
(六)戲劇改良運動的影響及回應
三、“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的戲劇改良思潮(1915.9-1919)
引子
(一)戲劇改良運動之再起
——1915年9月《青年雜誌》和1916年《新青年》的
思想啟蒙
(二)戲劇改良陣營的形成及其理論內涵
1,戲劇改良陣營中的代表性成員
2,戲劇改良派理論的論域內涵
(三)1919年之後中國戲劇界思想狀況
(四)戲劇改良運動的藝術成就
——成兆才和“警世戲社”的評劇創造
1,北方農民藝人自我意識覺醒的表達:評劇新形態的創生
2,“唐山首創警世戲社”(頭班)的由來
3,成兆才在劇本創作上的傑出貢獻
——《楊三姐告狀》等時裝新戲的經典之作
4,【反調】:月明珠的音樂創造
四、本篇餘論

下篇:戲劇改良的主要派別及其理論主張
——關於中國近代戲劇藝術形態的設計
一、1902-1919年形成的舊劇改良派
(一)舊劇改良派的戲劇理論
1.梁啟超的“新小說與新民關係”論
2.歐榘甲的“改班本振興中國”論
3.三愛的“優伶實普天下大教師”說
4.天僇生的“戲劇是學校教育補助品”論
5.宋春舫的“維護舊劇特點進行改良”說
6.歐陽予倩的“創設新戲劇文本”說
7.周劍雲的“編選劇本確立劇碼”說
8.秋星的“舊劇劇本改良”說
9.蔣智由主張“編寫悲劇劇本”說
10.嚴複和夏曾佑的“說部使民開化”論
11.未名的對戲劇“禁不如改”說
12.狄平子的“戲劇至高無上”論
13.劉半農的“戲劇以應時勢之所需”說
14.箸夫的“取捨東西洋經驗改造本國戲劇”說
二、1917-1918年以《新青年》為陣地形成的戲劇派別
(一)舊劇否定派的戲劇理論
1.錢玄同的“中國要有‘真戲’”說
2.周作人的“中國舊劇應廢”論
3.傅斯年的中國舊戲是“‘百衲體’的‘把戲’而不近人情”論
4.陳獨秀的“舊劇審美價值幾何”論
5.劉半農的“舊劇應‘另以合于情理、富於美感之事物代之’”說
(二)舊劇守護派的戲劇理論
1.張厚載的“中國舊劇美學價值”論
2.馮叔鸞的“中國舊劇藝術規律”論
(三)舊劇再造派的戲劇理論
1.胡適的中國舊戲是“‘遺形物’說和輸入悲劇觀,戲劇再造”論
2.傅斯年的“‘廢唱用白’,創造新劇”論
三、1904-1919年南社及其他學者和社團的戲劇改良思想
(一)南社革命家們的戲劇改良思想
1.陳去病的“隨俗嗜好,徐為轉移”的戲劇改良思想
2.柳亞子的“優伶社會,實社會思想之根據地”說
3.黃人的“傾美的方面,審美之情操”的戲劇本質論
4.健鶴的“戲劇的漢唐精神重建”論
(二)其他知識份子的戲劇改良思想
1.汪笑儂“以詞句為本”,注重人物形象塑造說
2.李桐軒的《甄別舊戲草》
3.韓補庵的“編劇宗旨”說
4.沈芳塵的“歌白並用”說
5.王夢生的“三步合一”說
6.玄郎的“海上劇評”
(三)戲劇演出社團的戲劇改良思想
1.“春柳社”的戲劇改良主張
2.“易俗社”的戲劇改良主張
四、本篇小結
結語
一、開啟民智、救亡圖存的戲劇“經世致用”學說的創論
二、以西方近代戲劇理念為思想資源的戲劇改良
三、戲劇改良運動的理論偏至與實踐上的實用功利主義

附錄
附錄一、晚清戲劇學研究
附錄二、1902-1919年戲劇改良運動中主要戲劇作家作品見知錄
附錄三、19世紀90年代-20世紀90年代百年戲劇改良(改革)著作、論文要目
後記:一個艱難終結的時代
再版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