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2,684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藝術與物性
藝術與物性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藝術與物性

作者: (美)巫鴻
出版社: 上海書畫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5-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768.00
市场价格: RM138.07
本店售价: RM122.8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是著名美術史家、藝評家、策展人巫鴻主持編著的“中國材質藝術”叢書第一輯。該叢書通過專題分析的方式,針對中國藝術中的各種材質,展示不同材料的開發和使用在中國美術史中的重要性,探索這些材料所承載的歷史、文化、宗教、政治、性別和思想上的含義。

本輯涵蓋了中國美術史的全過程,從史前時代到當代藝術,分別聚焦于史前玉器和特殊陶器、中古時期以不同材質製作的造像、物質文化與視覺文化中對玻璃的使用、瓷的材質性和清代皇家的瓷器製作,以及當代中國藝術中的“材質藝術”潮流。由此開啟一個從“材質”角度研討中國藝術的小型系列。



巫鴻,著名美術史家、藝評家、策展人,美國國家文理學院終身院士。現任芝加哥大學美術史系和東亞語言文化系講座教授、東亞藝術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中國古代美術和建築中的“紀念碑性”》《重屏:中國繪面的媒介和表現》《黃泉下的美術:宏觀中國古代墓葬》《廢墟的故事:中國美術和視覺文化中的“在場”與“缺席”》《“空間”的美術史》《中國繪面中的“女性空間”》《空間的敦煌:走進莫高窟》《中國繪畫:遠古至唐》等。

林偉正,芝加哥大學藝術史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佛教美術、墓葬美術、中國建築史等。《亞洲藝術檔案》(Archives of Asian Art)雜誌特邀審稿人。著有《建築靈山:中國五台山的佛教建築》等。

劉禮紅。密西根大學藝術史系莎莉·邁克爾遜·戴維森(Sally Michelson Davidson)中國文化與藝術講席教授暨藝術史系助理教授,紐約大學藝術史博士。研究領域包括中國藝術史(以明清書畫為主)、早期現代中國與歐洲藝術與物質文化交流、絲綢之路藝術、藝術史與科技史的互動、藝術史學理論。

黃愛倫,美國加州帕薩迪那藝術中心設計學院副教授,耶魯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獲得博士學位。研究領域包括藝術、科學和材料之間的關係,重點關注中國的設計和物質文化領域。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