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3,06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圖解世界哲學簡史
圖解世界哲學簡史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圖解世界哲學簡史

作者: 甲田烈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15-05-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34.00
市场价格: RM42.07
本店售价: RM37.44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世界的本質是一團生生不息的火,還是流動不拘的水?

我們的認識源於日常經驗,還是與生俱來?上帝是否真的存在?「我」究竟是誰?

這些問題常常浮現於腦海之中,而對於它們的不斷思考就是哲學。

本書按照時間脈絡深入淺出地介紹了西方和東方代表性的哲學家及其觀點,將各個時代的思想,以輕松通俗的方式展開,拉近了哲學與日常生活的距離。

在哲學世界中,沒有「標准答案」。

哲學,就是對於智慧的追尋和探索,這才是哲學的真諦。

甲田烈,1971年生於日本東京,東洋大學文學系印度哲學專業畢業,曾擔任相模女子大學講師、河合文化教育研究所研究員,現為日本超個人學會常任理事,長期專注於東西方哲學史的比較研究。


目錄

從探究根源到探究結構
第一章 古希臘哲學:思考世界的本原
 1. 古希臘哲學的歷程
 從探究「萬物的本原」到探究「如何更好地活着」
 2. 米利都學派
 哲學產生於對萬物本原的思考
 3. 畢達哥拉斯
 萬物皆數
 4. 赫拉克利特,愛利亞學派0
 世界是「變化」的,還是「存在」的
 5. 多元論,原子論
 這個世界是由元素構成的
 6. 普羅泰戈拉
 什麼是對人類有用的「智」
 7. 蘇格拉底
 什麼才是「善」的生活
 8. 柏拉圖
 理念是萬物的本原、善的基礎
 9. 亞里士多德
 通過現實世界認識神
 10. 伊壁鳩魯學派,斯多葛學派
 生於亂世的禁欲和享樂哲學
 11. 懷疑學派
 安於不知
 12. 新柏拉圖主義

第二章 中世紀哲學:哲學與基督教的關系
 1. 中世紀哲學的發展
 從基督教的誕生到近代的開端
 2. 基督教的誕生與傳播
 基督教何以成為世界性宗教
 3. 奧古斯丁
 過去不復存在,將來尚未存在,只有現在
 4. 安瑟爾謨
 從本體論論證上帝存在
 5. 實在論與唯名論之爭
 共相真的存在嗎
 6. 托馬斯阿奎那
 調和基督教與古希臘哲學
 7. 鄧斯司各特
 存在的個體性與本質彼此統一
 8. 奧卡姆
 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9. 愛克哈特
 上帝即是不可言說的本體
 10. 庫薩的尼古拉
 人類是宇宙的中心

第三章 近代哲學:思考人類的本質
 1. 近代哲學的發端
 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科學革命催生了新的哲學
 2. 弗朗西斯培根
 知識就是力量
 3. 笛卡爾①
 哲學始於對「我」的發現
 4. 笛卡爾②
 從精神與物質的關系入手把握世界
 5. 笛卡爾③
 世界是機械的
 6. 帕斯卡
 渺小的人類可以通過思考獲得尊嚴
 7. 斯賓諾莎
 綜合考慮精神與物質
 8. 萊布尼茨
 把世界分成*小的單位就能解開謎底
 9. 英國經驗主義
 積累經驗就能理解世界
 10. 社會契約論
 社會由人類制定的規則構成
 11. 康德①
 通過先天的認識形式可以認識世界
 12. 康德②
 活在理論和時間的平衡之中
 13. 費希特
 運用哲學分析自己,世界豁然開朗
 14. 謝林
 從更高的角度來講,自然和精神具有同一性
 15. 黑格爾①
 伴隨精神的成長,作為意識對象的世界也隨之發展
 16. 黑格爾②
 黑格爾哲學在自然科學領域受挫
 17. 馬克思
 與其解釋世界,不如改造世界
 18. 叔本華
 通過否定意志得到解脫

第四章  現代哲學前期:批判以往哲學
 ——從存在主義到符號學
 1. 現代哲學前期
 經歷了科學進步和世界大戰后新思想誕生
 2. 尼采
 宗教和理性都不可信的虛無主義時代
 3. 弗洛伊德
 潛意識的發現改變了哲學
 4. 柏格森
 傾聽生命的律動
 5. 克爾凱郭爾—存在主義
 請珍惜自己無可替代的人生
 6. 雅斯貝爾斯—存在主義
 人通過超越極限狀況擴展世界
 7. 薩特—存在主義
 對於無意義的社會也要積極地參與
 8. 胡塞爾—現象學
 對所見刨根問底的態度十分重要
 9. 海德格爾—現象學
 我們存在於世界之中
 10. 梅洛—龐蒂—現象學
 通過身體接觸感受生存
 11. 維特根斯坦—分析哲學
 通過分析語言就能解決哲學問題
 12. 奧斯汀—分析哲學
 語言是一種行為,值得進行哲學研究
 13. 邏輯實證主義
 依靠科學進步可以證明一切,哲學將消失
 14. 索緒爾—符號學
 語言是一種符號系統
 15. 巴爾特—符號學
 具有深層意義的符號可以解釋文化
 16. 克里斯蒂娃——符號學
 符號的意義是不斷變化的

第五章  現代哲學后期:以脫離西方為目標
 ——從結構主義到帝國論
 1. 現代哲學后期
 脫離西方中心主義,既有哲學衰微
 2. 列維- 斯特勞斯——結構主義
 社會通過看不見的結構運作
 3. 阿爾都塞——結構主義
 行動與現象是多種要素相互重疊的結果
 4. 拉康——結構主義
 將自己投射到他人的欲望之中
 5. 福柯——結構主義
 知識產生權力並創造了社會管理結構
 6. 德里達——后結構主義
 徹底批判西方哲學
 7. 德勒茲——后結構主義
 逃離管理欲望的社會,自由地表達
 8. 利奧塔——哲學的終結
 價值觀多樣化使舊有哲學失去了說服力
 9. 列維納斯
 「他」與他人息息相關
 10. 哈貝馬斯/ 盧曼
 我們生活在一個怎樣的社會
 11. 羅爾斯/ 諾齊克
 為了自由和平等,社會應該如何伸張正義
 12. 奈格里/ 哈特
 依靠網狀權力解決跨國境問題

第六章 東方哲學與宗教的關系
 1. 東方哲學
 與宗教息息相關的生存方式
 2. 奧義書/ 佛陀—印度
 去除世間悲苦以求開悟的宗教探求
 3. 大乘/ 小乘
 一切存在都在不停地變化
 4. 六派哲學—印度
 去除外在的「迷」就能獲得幸福
 5. 維韋卡南達/ 奧羅賓多—印度
 對話西方哲學,開拓新學說
 6. 穆罕默德—伊斯蘭
 在嚴酷的自然環境中誕生的生存智慧
 7. 肯迪/ 伊本西那—伊斯蘭
 東方伊斯蘭哲學產生於對古希臘哲學的研究
 8. 伊本路西德(阿威羅伊)——伊斯蘭
 西方伊斯蘭哲學對西方哲學的沖擊
 9. 伊本阿拉比——伊斯蘭
 西方神學與東方哲學的融合
 10.「天」——中國
 道德法則的根源—「天」決定人的命運
 11. 孔子——中國
 通過五常規范個人和國家都能接近理想狀態
 12. 儒學的正統化——中國
 百家爭鳴之后儒學成為正統
 13. 朱子學——中國
 探求萬物的本質
 14. 神道——日本
 佛祖出現在神靈的時代
 15. 佛教傳入——日本
 佛教為政治所用,成為民眾的生活指南
 16. 鐮倉新佛教——日本
 由統治階級的佛教轉變為民眾的佛教
 17. 儒學——日本
 回歸孔子,實踐道德人生
 18. 國學——日本
 什麼是「物哀」
 19. 西田幾多郎/ 和辻哲郎/ 田邊元
 日本現代哲學

第七章 關於現代社會的哲學思考
 1. 環境倫理
 環境成為哲學的研究對象
 2. 女性主義
 探討女性自由和權力的哲學
 3. 生命倫理
 用科學操縱生命的判斷權和決定權
 4. 科學哲學
 探討科學的社會意義
 5. 心理臨床和哲學
 心理學也開始研究哲學
 6. 整合思想
 西方心理學、哲學與東方哲學的融匯
 7. 教育哲學
 思考教育的出發點
 8. 哲學的功效
 熱愛智慧,不記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