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75,89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先秦符節的搜集、整理與研究
先秦符節的搜集、整理與研究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先秦符節的搜集、整理與研究

作者: 洪德榮
出版社: 東方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 2023-05-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28.00
市场价格: RM94.92
本店售价: RM84.48
促销价: RM83.53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全書對於先秦至秦代(以及少部分的兩漢)的符節器物進行圖像的搜集整理,對文字、器物形制、歷史制度進行全面研究。
 
本書分為上編“研究編”,共有五章,第一章為研究動機、研究方法,說明本研究有助發掘符節研究的價值;第二章則對“符節”的名義問題進行分析,可知“符”和“節”是名義不同的二類器物,而“符節”是統稱;第三章共收錄先秦符節三十器,及附錄偽器考辨六器,進行校釋彙編,包含最為重要的銘文、器物著錄、器形形制等方面予以整合研究;第四章則對前三章進行統整,並討論有關符節的周圍問題,諸如文字國別、傳世文獻中的制度、虎符辨偽等專題探討;第五章為結論,回顧各章研究成果。


作者介紹


目錄

上編研究編
第一章緒論3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4
一、研究動機4
二、研究目的5
第二節研究範圍及章節安排5
一、研究範圍5
二、章節安排7
第三節研究回顧與現況8
一、1912年以前8
二、1912年及其後11
第二章符節相關問題探討18
第一節符、節的名義考察18
一、符之名義19
二、節之名義20
三、符、節名義異同比較21
第二節符節形制的分期與演變24
一、分期標準24
二、各期形制考論24
第三節符節與牙璋的關係考論34
一、牙璋概述34
二、牙璋是否作為符節使用37
第三章先秦符節彙編校釋40
第一節節節41
第二節節44
第三節齊大夫馬節47
第四節騎傳馬節52
第五節王命虎節(一)61
第六節王命虎節(二)64
第七節王命傳遽虎節65
第八節王命車虎節69
第九節王命龍節(一)77
一、“王命命傳賃”的斷讀85
二、“”“賃”二字的讀法87
三、“一擔食之”釋義87
第十節王命龍節(二)90
第十一節王命龍節(三)92
第十二節王命龍節(四)94
第十三節王命龍節(五)96
第十四節王命龍節(六)98
第十五節鷹節(一)100
第十六節鷹節(二)115
第十七節雁節(一)117
第十八節雁節(二)119
第十九節辟大夫虎節120
第二十節將軍虎節126
第二十一節鄂君啟車節(一)141
第二十二節鄂君啟車節(二)169
第二十三節鄂君啟車節(三)172
第二十四節鄂君啟舟節176
第二十五節乘虎符197
第二十六節亡縱熊符203
第二十七節新郪虎符206
第二十八節杜虎符212
第二十九節櫟陽虎符223
第三十節餘論先秦符節辨偽
——東郡虎符、秦王命虎節、秦甲兵之符、龍節、者節、陽陵虎符、麐節228
一、東郡虎符228
二、秦王命虎節231
三、秦甲兵之符232
四、龍節233
五、者節235
六、陽陵虎符243
七、麐節246
第四章先秦符節綜論253
第一節文字國別與器物形制253
一、符節銘文的國別特色254
二、形制及用途分析256
第二節先秦符節制度探討——以傳世文獻為核心262
一、《周禮》中的相關記載262
二、先秦諸子中的記載266
第三節虎符辨偽芻議267
第五章結論270

下編著錄編
第一章前言275
第二章先秦符節著錄書目析評277
第一節清代至1937年278
一、《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278
二、《金石索》279
三、《綴遺齋彝器考釋》279
四、《奇觚室吉金文述》280
五、《陶齋吉金續錄》281
六、《歷代符牌圖錄》281
七、《秦金石刻辭》282
八、《周金文存》282
九、《郼草堂吉金圖》285
十、《增訂歷代符牌圖錄》286
十一、《待時軒傳古別錄》288
十二、《貞松堂集古遺文》289
十三、《秦漢金文錄》290
十四、《善齋吉金錄》291
十五、《小校經閣金石文字》292
十六、《衡齋金石識小錄》295
十七、《貞松堂吉金圖》296
十八、《海外吉金圖錄》297
十九、《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297
二十、《尊古齋所見吉金圖》298
二十一、《三代吉金文存》299
第二節1937年後迄今(中國大陸)302
一、總集、彙編302
二、考古報告328
第三節1937年後迄今(中國臺灣地區)329
一、《金文總集》329
二、《新收殷周青銅器銘文暨器影彙編》333
後記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