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05,848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人工智能法律分析
人工智能法律分析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人工智能法律分析

作者: 王潤華,張武軍
出版社: 知識產權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2-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28.00
市场价格: RM94.92
本店售价: RM84.4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全書分為四部分,共有七章。第一章、第二章為第一部分內容,這部分通過對人工智慧發展歷程與工作原理的梳理,解讀學者對人工智慧的認識,給出本書作者對人工智慧的定義。第三章為本書的第二部分內容,本部分對人工智慧賦能應用在社會各個領域進行了方向性描述,並對賦能行為過程和結果展開了人文層面反思的問題提出,這些問題既是哲學、科學、法律、倫理、經濟、社會治理層面學術界對人工智慧反思研究的重點,也是本書法律分析的重點和給予回答的問題。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為本書的第三部分內容,這部分從法律人格、法律人格擬制、人工智慧與智慧財產權法、人工智慧刑事犯罪、民事侵權責任歸屬的法律治理核心問題開展了全面的法律分析,以機器理性為人工智慧本體,從認識論、方法論方面進行了全面的分析與回答。第七章為本書的第四部分內容,結合前三部分的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人工智慧治理重點已不再是糾纏如何給人工智慧法律關係確屬,由於人工智慧的機器理性、外部依賴性、文化性,人工智慧法律治理的重點應在倫理規則與價值觀、法律責任人的責任分配上下功夫。


作者介紹

王潤華,法學博士,北京科技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美國紐約州註冊律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智慧財產權、創新政策、法與經濟、創新行為,擅長法學實證研究與比較研究。2011年畢業於北京航太航空大學,獲管理科學與工程(工業工程)與法學雙學士學位。2016年畢業於美國伊利諾州厄本那香檳分校法學院,獲法學碩士(LL.M.)、法學博士(J.S.D.)學位,從事智慧財產權、稅務與金融政策對中小企業創新行為影響的有關法經濟學理論與實證研究。曾任美國伊利諾大學厄本那香檳分校法學院博士後助理研究員、美國喬治梅森大學法學院湯姆·愛迪生創新研究員、日本智慧財產權研究所(IIP)研究學者,其間承擔多個國際研究項目,對中國、美國、日本專利及司法制度就專利價值、創新激勵、政策效果等問題進行實證研究。
 
張武軍 教授、博士生導師、專利代理師、智慧財產權司法鑒定人、高科技與智慧財產權仲裁員、粵港澳大灣區智慧財產權調解中心調解員、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人民陪審員、北京科技大學文法學院副院長、北京科技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兼任中國智慧財產權研究會高校智慧財產權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北京科技法研究會常務理事。2006年7月至2007年9月,德國九所精英大學之一德國亞琛工業大學訪問學者。主要從事智慧財產權、專利代理和科技創新工作,近年來出版學術譯著2部,在《科技進步與政策》《科技管理研究》《科研管理》《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等期刊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中CSSCI收錄發表17篇,EI 收錄6篇。


目錄

第一章 人工智能發展歷程與特徵
第一節 人工智能發展歷程
一、從電腦器到圖靈機
二、從圖靈機到人工智能
三、從人工智能技術到人工智能應用
第二節 人工智能基本工作原理
一、交互物件與交互模式
二、人工智能技術特徵
第三節 人工智能的定義
一、技術角度定義
二、行為角度定義
三、綜合角度定義
四、本書給出的定義
第四節 人工智能屬性特徵
一、八大屬性特徵
二、三面表現能力與伴隨問題

第二章 人工智能機器理性分析
第一節 人工智能的智能
一、智能
二、人工智能開發路徑範式
三、智能與意識
第二節 人工智能的理性
一、機器理性的產生
二、機器理性是哲學與法律的屬性
三、機器理性是人工智能哲學本體

第三章 人工智能賦能效應分析
第一節 人工智能賦能表現
一、人工智能的智能與人的智能媲美
二、人工智能的替代與創新
三、人工智能賦能的社會效應
第二節 人工智能賦能反思
一、技術層面
二、哲學層面
三、倫理層面
四、法律層面
五、經濟層面
六、社會治理層面
七、貿易層面

第四章 人工智能法律人格分析
第一節 法律人格與企業法人
一、自然人與法律人格
二、法律人格要素
三、公司法律人格理論
第二節 人工智能類比推理與應用
一、類比法的優劣勢
二、公司法人的類比推理
三、人工智能法律人格類比理論基礎
四、類比學說的形式
第三節 人工智能法律人格批判
一、理性是權利與義務的基石
二、人格擬制學說評析
三、人工智能法律客體之證成

第五章 人工智能智能財產權法律分析
第一節 人工智能與專利法的交互
一、人工智能及其生成物的可專利性
二、人工智能是否適用專利法的法學理論研究
第二節 人工智能與著作權法的交互
一、人工智能是作者
二、人工智能具有作者資格
三、擬制的作者身份
四、人工智能非作者
第三節 人工智能侵犯智能財產權
一、專利權侵權
二、著作權侵權

第六章 人工智能法律責任分析
第一節 法律行為責任與行為能力
一、刑事責任
二、民事責任
三、產品責任
第二節 人工智能法律責任學說與評價
一、刑事責任分配理論
二、民事責任分配理論
三、自動駕駛汽車
四、智能型機器人
第三節 人工智能法律責任歸責構建
一、保證人模式
二、保證人模式的意義
第四節 人工智能法律問題的回應

第七章 人工智能在現行法律體系中的司法判例
第一節 專利法訴訟司法判例
一、人工智能生成物創造性專利要求沒有改變
二、否決人工智能被裁決為專利發明人
第二節 著作權法訴訟司法判例
一、人工智能自動生成的文字內容不構成作品
二、人工智能生成文章被認定為作品
第三節 人工智能侵權訴訟司法判例
一、智能型機器人侵權傷害責任缺乏明確責任分配識別
二、機器人不能被起訴

第八章 人工智能賦能治理分析
第一節 人工智能賦能與國家安全
一、人工智能賦能與私人權利
二、人工智能賦能與企業安全
三、人工智能賦能與國際貿易安全
四、人工智能賦能與國家安全
第二節 人工智能賦能治理方向
一、人工智能賦能倫理規範要求
二、人工智能法律關係定位
三、價值規範治理是人工智能賦能治理之本
四、資料治理是人工智能賦能治理的重點
五、人工智能賦能行為治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