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07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環境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環境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環境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作者: 任連海
出版社: 化學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4-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48.00
市场价格: RM62.56
本店售价: RM55.6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8章,詳細論述了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雜訊污染、振動污染、電磁污染、放射性污染、熱污染、光污染等物理性污染的基本概念、原理;闡明了這些物理性污染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的危害及影響;簡要介紹了各種物理性污染的控制和防範措施,污染物在大氣、水、土壤中的遷移轉化規律,以及人們對物理性污染利用的科研動態,為改善人類生活環境、創建和諧社會提供理論基礎。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生態工程、市政工程及相關專業的研究生、本科生及專科生教材,也可作為從事環境保護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科研人員獲得相關知識的參考書。


作者介紹


目錄

第1章 緒論
本章重點和難點 1
1.1 物理環境 1
1.2 物理性污染 1
1.3 環境物理學 2
1.3.1 環境物理學的發展 2
1.3.2 環境物理學的學科體系 2
1.3.3 環境物理學的研究方法 4
思考題 4

第2章 雜訊污染及其控制
本章重點和難點 5
本章知識點 5
2.1 雜訊的基本概念 5
2.1.1 聲音及其物理特性 6
2.1.2 雜訊的種類與特點 7
2.1.3 雜訊的危害 8
2.1.4 雜訊控制的一般方法 10
2.2 雜訊的物理量度 11
2.2.1 聲壓與聲壓級 11
2.2.2 聲強與聲強級 12
2.2.3 聲功率與聲功率級 12
2.2.4 分貝與差的計算 13
2.2.5 頻程與頻譜 15
2.3 雜訊的評價與標準 16
2.3.1 雜訊的評價 16
2.3.2 雜訊標準 28
2.4 雜訊測量 31
2.4.1 測量儀器 31
2.4.2 環境雜訊測量 35
2.4.3 工業企業雜訊測量 37
2.5 吸聲 39
2.5.1 吸聲係數和吸聲量 40
2.5.2 吸聲結構 41
2.5.3 多孔吸聲材料 45
2.5.4 空間吸聲體 48
2.5.5 吸聲降噪的設計 49
2.6 隔聲 51
2.6.1 隔聲原理 51
2.6.2 透聲係數和隔聲量 52
2.6.3 單層勻質牆的隔聲性能 53
2.6.4 多層牆的隔聲 54
2.6.5 隔聲間 56
2.6.6 隔聲罩 57
2.6.7 隔聲屏 59
2.7 消聲器 61
2.7.1 消聲器的分類和評價 61
2.7.2 消聲量的表示方法 62
2.7.3 阻性消聲器 63
2.7.4 抗性消聲器 67
2.7.5 阻抗複合式消聲器 72
2.7.6 微穿孔板消聲器 72
2.7.7 擴散消聲器 75
閱讀材料 79
思考題 82

第3章 振動污染及其控制
本章重點和難點 83
本章知識點 83
3.1 振動的基本概念 84
3.1.1 振動的定義 84
3.1.2 振動物理量的描述 84
3.2 振動的危害及評價 85
3.2.1 振動的危害 85
3.2.2 振動的評價 87
3.3 振動的測量 92
3.3.1 振動測量技術 92
3.3.2 振動測量的方法 93
3.4 振動的控制 95
3.4.1 振動源 95
3.4.2 振動控制的基本方法 95
3.4.3 振動控制方法 98
3.4.4 隔振材料與減振器 99
3.4.5 隔振設計與計算 100
3.4.6 振動的阻尼 103
閱讀材料 105
思考題 107

第4章 電磁輻射污染及其控制
本章重點和難點 108
本章知識點 108
4.1 電磁輻射的基本概念 109
4.1.1 交流電 109
4.1.2 電場 110
4.1.3 電場強度 110
4.1.4 磁場 111
4.1.5 電磁場與電磁輻射 111
4.1.6 週期與頻率 112
4.1.7 射頻電磁場 112
4.2 電磁輻射的產生與傳播 115
4.2.1 電磁場污染源 115
4.2.2 電磁輻射污染的傳播途徑 117
4.3 電磁輻射的危害 118
4.3.1 不同頻段的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與不良影響 118
4.3.2 電磁輻射的潛在危險性 120
4.3.3 行動電話的電磁輻射污染 122
4.3.4 電腦的輻射與污染 124
4.4 電磁輻射的控制措施 125
4.4.1 電磁輻射防護與治理措施的基本原則 126
4.4.2 高頻電磁輻射的防護與防治 126
4.4.3 廣播、電視發射台的電磁輻射防護 128
4.4.4 微波設備的電磁輻射防護 129
4.4.5 微波作業人員的個體防護 130
閱讀材料 130
思考題 133

第5章 放射性污染及其控制
本章重點和難點 134
本章知識點 134
5.1 環境中的放射性 135
5.1.1 放射性的基本知識 135
5.1.2 放射性的來源 137
5.2 放射性的度量 144
5.3 輻射的生物效應及對人體的危害 147
5.3.1 輻射損傷 148
5.3.2 軀體效應和遺傳效應 149
5.3.3 小劑量外照射對人體的影響 149
5.3.4 放射性核素內照射對人體的影響 150
5.4 輻射防護與放射性廢物處理 151
5.4.1 輻射防護的基本原則 151
5.4.2 輻射防護的一般知識 152
5.4.3 放射性廢物處理 153
閱讀材料 157
思考題 160

第6章 環境熱污染及其控制
本章重點和難點 161
本章知識點 161
6.1 熱環境 161
6.1.1 熱環境的熱量來源 162
6.1.2 人體與熱環境 164
6.1.3 高溫環境 165
6.2 熱污染及其危害 166
6.2.1 大氣熱污染 166
6.2.2 水體熱污染 173
6.3 熱污染評價與標準 176
6.3.1 大氣熱環境評價與標準 176
6.3.2 水體熱環境評價與標準 179
6.4 熱污染防治 179
閱讀材料 182
思考題 185

第7章 環境光污染及其控制
本章重點和難點 186
本章知識點 186
7.1 光污染的基本概念 187
7.1.1 光源及其特性 187
7.1.2 人與光環境 190
7.1.3 光環境與效率 190
7.2 光度量與光的測量 192
7.2.1 光度量 192
7.2.2 光的測量儀器 193
7.3 光環境中的眩光 194
7.3.1 眩光的定義 194
7.3.2 眩光的分類 195
7.4 光污染的危害與防治措施 197
7.4.1 光污染的危害 197
7.4.2 光污染的防治措施 198
閱讀材料 199
思考題 202

第8章 污染物的物理性傳播
本章重點和難點 203
本章知識點 203
8.1 大氣環境污染與污染物的遷移 203
8.1.1 大氣污染源與污染物 203
8.1.2 大氣中污染物遷移的過程 205
8.1.3 大氣中污染物擴散模式 209
8.2 水體中污染物的傳播理論 212
8.2.1 水體污染和污染物 212
8.2.2 污染物在水體中的擴散 215
8.3 土壤中的污染物遷移 220
8.3.1 土壤污染源與污染物 220
8.3.2 污染物在土壤中的遷移轉化規律 222
思考題 225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