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6,294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清代官修禮書研究
清代官修禮書研究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清代官修禮書研究

作者: 彭孝軍
出版社: 武漢大學出版社
ISBN: 9787307229327
出版日期: 2023-03-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74.00
市场价格: RM85.21
本店售价: RM75.84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為一部研究清代官修禮書的專著,一方面對其修纂背景與主旨、修纂經過、編排體例、內容特色自己對後世官修禮制典籍書寫的影響作一考察,另一方面對清代官修禮書的宮廷與社會實踐情況做了深入研究,從而指出了官修禮書再構建社會和文化大一統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此書由緒言,以及清代官修禮書的學術與政治背景,清代官修禮書的修纂主旨、體例與修纂過程等六章,史料豐富,內容嚴謹,表述流暢、得體,是一部有一定學術價值的論著。


作者介紹

彭孝軍
 
1988年生,河北唐山人,2019年武漢大學歷史學院畢業,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為貴州大學歷史與民族文化學院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古代思想文化史、禮制史,先後主持省部級、校級科研專案多項,發表相關論文若干。


目錄

緒言
一、官修禮書的發展源流及本書的研究價值
二、研究物件與寫作思路
三、研究現狀與留存問題
四、本書特色與研究方法

第一章 清代官修禮書修纂的學術與政治背景
第一節 清代官修禮書修纂的學術背景
一、明末清初的禮學研究和禮教主義思潮的興起
二、學術取向由本體論轉向“經驗世界的秩序”
三、學者關注點由民間禮俗轉向國家禮制
四、清廷修纂《三禮義疏》為修纂官修禮書做好鋪墊
第二節 清代官修禮書修纂的政治背景
一、關外時期的禮儀實踐
二、入關之初以“禮”奠基
三、康雍二帝重“禮治”以正人心
四、朝臣建言:修纂禮書的重要推動力
第三節 乾隆朝君臣動議修纂禮制專書
一、高宗皇帝崇尚“禮治”
二、儒臣倡言修纂禮制專書
三、禮制專書的修纂及其在清代的特殊地位

第二章 清代官修禮書的修纂主旨、體例與修纂過程
第一節 清代官修禮書的性質與類別界定
第二節 簡明通達:《欽定大清通禮》修纂概述
一、修纂緣由及主旨
二、修纂體例與史料來源
三、修纂機構、人事管理與修纂過程
四、《欽定大清通禮》的續修
第三節 右圖左文:《皇朝禮器圖式》修纂概述
一、修纂緣由及主旨
二、修纂體例與史料來源
三、成書時間與修纂人員
第四節 追本溯源:《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修纂概述
一、修纂緣由
二、修纂體例與版本
三、史料來源
四、修纂成書時間與修纂人員
第五節 晚清禮書修纂的餘波
一、咸豐朝編訂禮儀“簡明規條”
二、光緒朝開禮學館修纂新禮書

第三章 清代官修禮書的修纂特色
第一節 《欽定大清通禮》的修纂特色
一、統治者、修纂者及四庫館臣的評價
二、《欽定大清通禮》與《大唐開元禮》的比較研究
三、《欽定大清通禮》與《太常因革禮》的比較研究
四、《欽定大清通禮》與《明集禮》的比較研究
五、《欽定大清通禮》與《大清會典。禮部》的比較研究
第二節 《皇朝禮器圖式》的修纂特色
一、統治者、修纂者及四庫館臣的評價
二、冠服變革彰顯滿洲特色
三、《皇朝禮器圖式》與《大清會典圖》的比較研究
第三節 《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的修纂特色
一、修纂體例獨具滿洲特色
二、《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與《欽定大清通禮》所載內容差異
第四節 禮書所載儀式內容分析一一以圜丘祭天典禮為例
一、清代祭天典禮的禮制沿革
二、禮儀時間節點的嚴格界定
三、身體規範:行禮方位和揖讓跪拜
四、神聖儀式的器物載體:禮器與祭品
五、神聖儀式的音樂和語言文字載體:樂章與樂辭
六、圜丘祭天典禮的實踐情況

第四章 清代官修禮書對後世官私典籍修纂的影響
第一節 《欽定大清通禮》的史料流向及其學術影響
一、為典章制度體史書輸送史料
二、對地方誌修纂的史料參考作用
三、對私家著述的史料參考作用
第二節 《欽定大清通禮》對後世官私典籍修纂理念的影響
一、對“清三通”“禮類”修纂體例及其所載內容的影響
二、對地方誌修纂理念的影響
第二節 《皇朝禮器圖式》對後世官私典籍修纂的影響
一、對“清三通”修纂體例的影響
二、對《大清會典圖》修纂體例的影響
三、對其他官私典籍修纂的影響
第四節 《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對後世典籍修纂的影響
一、對官私典籍修纂的影響
二、為滿洲家祭禮儀文本輸送史料

第五章 清代官修禮書在宮廷禮儀實踐中的行用
第一節 滿漢禮儀兼顧並行
一、尊孔崇儒、標榜漢文化
二、通過禮儀實踐強化“滿洲”認同
第二節 實施邊疆“禮治”以構建多元統治秩序——以蒙古年班朝覲禮儀為例
一、新視角的引入
二、清代官修禮書所載年班朝覲禮儀
三、外國使節眼中的清宮禮儀
四、權力合法性與國家認同的建構
第三節 官修禮書在其他宮廷禮儀實踐中的行用
一、成為朝廷議禮的權威參考文本:以增祀歷代帝王廟為例
二、成為其他宮廷禮儀實踐的重要參考文本

第六章 清代官修禮書的社會實踐與民間應用
第一節 地方官府與科舉考試對官修禮書的援引和行用
一、地方官府對官修禮書的援引和行用
二、官修禮書內容被納入科舉考試之中
第二節 地方文人士紳對官修禮書的援引和行用
一、清代文人士紳對禮儀教化的重視
二、引述官修禮書內容以抨擊社會陋俗
三、將官修禮書內容付諸社會實踐
四、改撰官修禮書以匡正今俗
第三節 官修禮書與官方禮儀向邊疆地區的推廣
一、官修禮書向邊疆地區的推廣
二、官方禮儀在邊疆地區的展演效果:以丁祭為例
三、官方禮儀向邊疆地區推廣的成效
第四節 官修禮書在民間推行的局限性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