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67,638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业理财 > 台灣經濟四百年
台灣經濟四百年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台灣經濟四百年

作者: 吳聰敏
出版社: 春山出版
出版日期: 2023-02-2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660.00
市场价格: RM100.40
本店售价: RM89.35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從1624年到清治末年,台灣是一個傳統而落後的農業經濟。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之後,總督府推動全面性的基礎建設,包括公共衛生,土地調查,戶口調查,與現代化的交通系統,也啟動了台灣的現代經濟成長。到了日治中期,台灣已經從一個傳統落後的社會,轉型為現代化的經濟,台灣人的所得也大幅上升。

  二戰結束,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實施全面性的管制,台灣的經濟又陷入停滯。幸運的是,美援期間(1950-1965),在美方的主導與壓力下,部分的管制鬆綁,台灣逐漸回到市場經濟體制,並在1960年代初期走上高成長之路。

  台灣人的所得從1960年代初期以來持續地高速成長,被經濟學者視為是奇蹟。事實上,20世紀的百年期間,台灣經濟成長的軌跡,在人類歷史上極為罕見。對於研究經濟成長機制的學者來說,台灣自20世紀初以來的成長經驗,極具教育意義。

  本書作者吳聰敏是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主要研究興趣是台灣長期經濟成長。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吳聰敏


  台灣大學經濟學系名譽教授,曾任中央銀行理事,著有《經濟學原理》、《經濟學概論》、《總體經濟學》、《經濟學理論與實際》(與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釧合著)、《致富的特權:二十年來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的代價》(與陳虹宇、李怡庭、陳旭昇合著),並與吳聰慧共同開發cwTeX排版系統。


目錄

1. 的生活真的很好」
經濟成長提升了生活水準,台灣人在20世紀的後40年期間,生活水準大幅度提升,經濟學家視之為奇蹟。
■單車上的小木箱  ■天外飛來救星  ■高成長  ■現代經濟成長
 
2. 鹿
17世紀初期西拉雅族曾經出現強制墮胎的制度,原因可能是鹿產出口造成利益衝突。
■聯合東印度公司  ■西拉雅族  ■鹿產貿易與利益衝突  ■資源保育  ■獵場界線
 
3. 掌中明珠
聯合東印度公司在台灣的殖民統治,經濟上並無獲利,但留下珍貴的文化遺產。
■大員  ■從貿易商館到殖民統治  ■小琉球事件   ■貿易利潤 ■文化遺產
 
4. 贌社
贌社是東印度公司管控原住民鹿產交易的制度,但意外地留下台灣各地區鹿產相對數量的紀錄。
■大員商館的支出  ■包稅制度  ■贌社制度  ■主要的鹿產地區
 
5. 番餉
贌社原本是競標制度,清治初期改為定額制度後,原住民的狩獵經濟出現危機,加速了社有土地的開墾。
■贌社的變革:鳳山8社  ■減稅  ■鹿產區持續北移  ■原住民的遷徙  ■贌社的變革:改為定額
 
6. 土牛溝
1740年代中期,台灣地方官員開挖土牛壕溝,隔離了平埔族與漢人,但並未能解決原住民土地流失的問題。
■隔離政策  ■鼓勵開墾  ■土牛紅線與番界  ■原住民保留地
 
7. 原住民土地流失
清治初期原住民的土地快速流失,原因之一是從狩獵經濟轉型為農耕經濟的初期,原住民低估了社有草地墾成田園後的價值。
■招佃開墾  ■給墾契約之演進  ■原住民土地流失的管道
 
8. 大小租
大小租是清治時期台灣土地產權雜亂的現象之一,原因是早期的墾戶很容易取得大面積的土地。
■施侯租  ■台灣為何盛行大小租?  ■大租權的地區分布
 
9. 「社會的一大革命」
台灣總督府於1905年完成土地調查事業後,台灣的土地產權制度脫胎換骨。
■清賦事業  ■土地調查事業  ■消滅大租權與改訂地租率  ■台灣的資本主義化  ■台灣的農業發展:1905年
 
10. 鼠疫與瘧疾
清治末期,台灣的環境髒亂,傳染病流行,台灣人的死亡率大約是4%;日治初期,總督府推動大清潔法,並且建立現代化的醫療體系,1912年的死亡率降為2.58%。
■死亡率  ■傳染病與風土病  ■現代醫療系統  ■自來水道  ■預期壽命與身高
 
11. 縱貫鐵路
1908年,縱貫鐵路全線通車,基隆與高雄兩港初期的築港工程完成,現代化的交通系統終於出現。
■清末的鐵路  ■縱貫鐵路  ■港口與國際貿易  ■現代化的交通系統
 
12. 糖業帝國的誕生
台灣糖業帝國是由日本的糖業保護政策所發展出來的,受益者是台灣農民與日本人經營的新式糖廠,付出代價的主要是日本本土的消費者。
■糖業改良意見書  ■糖廠鐵道  ■原料採集區域
 
13. 纏足與失蹤婦女
清治時期,台灣婦女纏足者接近8成,日治初期開始,纏足者少,解纏足者多;新式糖業的發展也提高解纏足的誘因。
■天然足與解纏足運動  ■為何纏足?  ■糖業與解纏足  ■失蹤婦女
 
14. 糖業帝國的沒落
台灣糖業帝國是日本的糖業保護政策所建立的,但是,台灣在蔗糖生產上並無比較利益;戰後,台灣的經濟獨立,糖業也快速沒落。
■補貼與獎勵  ■「拉抬外國輸入關稅」  ■台灣糖業的沒落
 
15. 殖民統治與經濟成長
伯曼(Max Berman):「不管你怎麼看日本統治台灣的方式,……你不得不承認,日本50多年的統治對台灣帶來莫大的利益。」
■殖民統治  ■制度與經濟成長  ■後藤新平的歷史遺產  ■「月亮有病」
 
16. 米荒
1947年二二八事件的導火線之一,是國民政府對台灣的經濟管制。
■米穀徵購與配給  ■稻米不足  ■封存倉庫與積欠糧款  ■二二八事件
 
17. 惡性物價膨脹
台灣戰後發生惡性物價膨脹,原因是中央政府的財政崩潰;物價膨脹的結束,則是因為1950年開始的美援使財政赤字縮減。
■財政赤字與物價膨脹  ■「被中央政府榨乾」  ■幣制改革  ■運台黃金  ■物價膨脹是怎麼結束的?
 
18. 肥料換穀
1948年起,國民政府擔心軍公教部門的糧食不足,採取肥料換穀制度以管控稻米的分配。
■經濟獨立  ■充裕軍公糧的供應  ■政策檢討  ■「如果吃不完,就拿去賣」
 
19. 美援
1950年6月,韓戰爆發,美國杜魯門總統改變政策,對台灣提供軍事與經濟援助。對台灣而言,美援是天外飛來救星,很快就解決了惡性物價膨脹問題。
■經濟穩定  ■相對基金  ■「經濟政策更重要」
 
20. 「進口紗不如進口棉花」
因為外匯嚴重短缺,國民政府在1950年推動紡織品進口替代政策,但並未能解決問題。
■「進口布不如進口紗」  ■價格管制  ■細紗外銷計畫  ■幼稚產業理論
 
21. 外匯管制
國民政府解決外匯短缺的另一個手段是匯率管制,但後果是產品無法出口。後來在美國合作分署的主導與施壓下,匯率管制解除,台灣才走上出口擴張之路。
■到管制之路  ■美國經濟顧問團  ■外匯貿易研究小組
 
22. 八點財經措施
1950年代晚期,在合作分署的施壓與利誘下,戰後初期的管制大部分解除,台灣建立了有利於民營企業發展的環境;美援是台灣高成長啟動的關鍵。
■行動計畫  ■「加速經濟發展計畫大綱」  ■十九點財經措施  ■民營企業的發展  ■經濟奇蹟的推手
 
23. 「女工效率很高」
二戰之後,台灣的工資低,而且勞動力品質佳,吸引許多國外電子大廠前來設組裝廠,這是台灣出口導向的電子業的起點。
■電視機與零組件  ■直接外人投資  ■工資低  ■「做得更好」  ■女性地位提升
 
24. 「他們竭誠歡迎外資」
除了工資低與勞動力品質優良之外,台灣的基礎建設相對良好,勞資糾紛少,國民政府爭取直接外人投資的態度也相當積極。
■工會  ■外國人投資條例  ■墨西哥、南韓與日本  ■「開往中國的慢船」
 
25. 供應鏈
國外電視機廠商來台灣設立組裝廠之後,吸引上游的映像管與零組件廠商前來設廠,電子業供應鏈快速形成。
■電視機映像管  ■零組件  ■個人電腦產業  ■「製造零組件的能力」
 
26. 遠上寒山
電子業供應鏈的最上游是半導體,台灣的半導體製造業能成為全球頂尖,要歸功於具有專業能力的企業領導人與優秀的員工。
■工業技術研究院  ■純晶圓代工  ■廠商的本質  ■豆漿店  ■台灣到底有何不同?
 
27. 匯率操縱國
台灣央行歷來的總裁懷抱管制的思維,2000年之後,管制變本加厲,封閉與不透明更甚於以往,台灣社會付出的代價是房價飆漲與央行盈餘繳庫超高。
■廣場飯店協議  ■緩慢升值  ■盈餘繳庫與房價飆漲  ■管制與市場機制  ■「專業、正直與負責」
 
28. 雁行千里
台灣長期經濟成長的經驗,提供難得而明確的證據,市場機制比起管制,更有利於經濟成長。
■從高成長到低成長  ■薪資停滯  ■薪資再成長?  ■教育管制  ■歷史的教訓
 
參考文獻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