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5,942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以德為體:關於道德和自由的人類學
以德為體:關於道德和自由的人類學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以德為體:關於道德和自由的人類學

作者: (英)雷天助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 9787301334300
出版日期: 2022-11-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34.00
市场价格: RM96.00
本店售价: RM85.44
促销价: RM80.64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在21世紀初期,道德人類學登上了人類學的理論舞臺。近十年來,道德人類學在英語世界得以蓬勃發展,已成為人類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

《以德為體:關於道德和自由的人類學》出版于道德人類學發展中期。作為道德人類學的主要宣導人之一,雷天助在書中對道德人類學做出了階段性綜述,同時也對道德人類學的理論發展方向做出了提綱性展望。
 
通過考察道德在人類學發展史中的地位,《以德為體:關於道德和自由的人類學》不僅翔實並系統地論證了人類學如何將“美德”“性格”“自由”和“責任”等道德概念納入人類學的理論分析,還借道德考察了人類學與哲學之間的相關性。作者認為,道德人類學不僅是人類學的一個新的子領域,而且可以推動整個學科的概念更新,進一步完善人類學理論,使其涵蓋社會理論迄今為止尚未充分詮釋的一些人類社會行為。

《以德為體:關於道德和自由的人類學》是人類學及相關人文學科的理想入門書籍,希望它也能為處於職業生涯各個階段的人類學家帶來激勵和啟發。


作者介紹

雷天助(James Laidlaw),英國劍橋大學社會人類學學院教授、國王學院院士,曾任劍橋大學社會人類學學院主任長達十年。獲英國人類學“威廉 ? 懷斯(William Wyse)講席教授”榮譽稱號。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宗教人類學、道德人類學、人類學理論等。已出版著作包括:The Archetypal Actions of Ritual: A Theory of Ritual Illustrated by the Jain Rite of Worship (1994);Riches and Renunciation: Religion, Economy, and Society Among the Jains (1995);Religion, Anthrop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 (2007); Recovering the Human Subject:Freedom,Creativity,and Decision(2018);等等。

吳迪【譯】【現當代】
吳迪,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類學博士,英國牛津大學社會人類學學院講師、凱洛格學院(Kellogg College)研究員 。曾任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講師和中山大學專職副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尚比亞的中國移民群體、情感人類學、道德人類學、跨國勞工關係和跨文化交流等。已出版專著Affective Encounters: Everyday Life among Chinese Migrants in Zambia (2020),獲首屆“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社會人類學專著系列叢書”(LSE Monographs on Social Anthropology)一等獎。

邱昱【譯】【現當代】
邱昱,英國劍橋大學人類學博士,浙江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百人計畫”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跨國親密關係、婚姻與移民、道德人類學、政治人類學等,主要田野地點包括中國、奈及利亞和坦尚尼亞等。


目錄

第一章 超越社會科學中的“不自由”
實踐論的經濟化
人類學與道德
作為“社會”的道德
相對主義搭建的海市蜃樓
自我與他者
人類學和哲學

第二章 美德:具有民族志姿態的哲學?
“美德”
人類學對美德理論的借鑒
麥金泰爾的理論
從亞里斯多德式的反思到教會權威
美德、手工藝與習慣
後麥金泰爾時代的美德和傳統理論
“他者化”現代性

第三章 福柯的道德譜系論及其未為人知的“自由哲學”
欲望的歷史化
雅典之謎
主體化
多種多樣的自由
倫理與道德的區別
將雅典城邦中的自由和歡愉問題化
走出活力主義 (vitalist) 的舒適區

第四章 人類學中的“自由問題”
在開羅,學習規範
自由派的自由?
被培育出來的“無能”
自主性與自我獨立
自主性與自我的一致
價值的衝突?
自由與行為自發性
交換彼此的自由

第五章 認真對待“責任”
對兩種“能動性”概念“不必要”的劃分
責任和道德自我
在阿贊德人(Zande)的占卜中建立責任
在統計推理(statistical reasoning)中建立責任
絕對自我責任?
第六章 不情願的食人者
參考文獻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