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6,03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荷蘭學派技術哲學研究:設計、倫理與價值
荷蘭學派技術哲學研究:設計、倫理與價值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荷蘭學派技術哲學研究:設計、倫理與價值

作者: 劉寶傑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 9787522704333
出版日期: 2022-09-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708.00
市场价格: RM127.28
本店售价: RM113.28
促销价: RM106.92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從近25年國際技術哲學的演進歷程看,荷蘭已然成為技術哲學的研究重鎮。技術哲學經驗轉向的引入、概念化及模式化,使荷蘭學派的技術哲學受到了普遍關注。技術人工物兩重性問題的提出及其體系建構,使荷蘭學派的技術哲學得到了國際技術哲學界的聚焦。“結構-功能”“結構-意向性”“技術-倫理”“價值-設計”“技術-社會”等研究策略在技術研究中的貫徹、技術人工物哲學體系的建構和以會聚技術、人工智慧等為內核的“顛覆性技術”倫理的持續推進,使荷蘭技術哲學開始引領國際技術哲學的走向。本書詳細考察了上述荷蘭學派技術哲學的各個維度。


作者介紹

劉寶傑(1983— ),山東省沂水縣人,哲學博士,曲阜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榮獲2012年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2015年度東南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山東省哲學學會理事、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技術哲學委員會委員,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專案、山東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一般專案等多項課題,近年來在《自然辯證法研究》、《自然辯證法通訊》等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科學技術哲學。


目錄

第一章  歷史語境中荷蘭技術哲學傳統考據
  第一節  荷蘭技術哲學的工程師傳統
  第二節  荷蘭技術哲學的改革哲學傳統
  第三節  荷蘭技術哲學的宗教文化傳統
  第四節  荷蘭技術哲學的社會建構論傳統

第二章  荷蘭學派的代爾夫特模式——技術設計哲學及設計倫理
  第一節  從經驗轉向到價值論轉向的系統闡發者:彼得·克洛斯和安東尼·梅耶斯
  第二節  技術設計哲學的踐行者:伊博·波爾
  第三節  技術風險情感理論的宣導者:薩賓·羅瑟
  第四節  設計語境中技術人工物哲學的建構者:彼得·沃瑪斯

第三章  荷蘭學派的特文特模式——技術文化哲學及後現象學路徑
  第一節  建構性技術評估的設計者:阿裡·瑞普
  第二節  全球性科技倫理問題專家:塞馬斯·米勒
  第三節  後現象學進路的技術哲學家:彼得-保羅·維貝克

第四章  荷蘭學派的瓦赫寧根模式——公共衛生倫理和農牧業生產倫理
  第一節  公共衛生倫理學家:馬塞爾·韋爾維
  第二節  農牧業生產倫理學家:巴特·格雷門

第五章  荷蘭學派的顛覆性技術倫理研究概況
  第一節  資訊通信技術倫理學家:傑羅恩·霍溫
  第二節  電腦倫理學的重要代表人物:菲力浦·布瑞
  第三節  人工智慧哲學的重要研究者:文森特·穆勒

第六章  國際技術哲學家對荷蘭學派技術哲學的評鑒
  第一節  從SPT會議考察荷蘭學派的技術哲學演進
  第二節  技術哲學的過去與未來:卡爾·米切姆評鑒荷蘭學派
  第三節  技術哲學話語體系的尋求:保羅·杜爾賓簡評荷蘭技術哲學

第七章  荷蘭學派技術哲學“思”“路”
  第一節  技術人工物的“二元組成”問題
  第二節  技術倫理的“二元分割”
  第三節  技術-社會“二元依存”研究模式的確立
  小結

第八章  中荷技術哲學的比較與融通
  第一節  比較視域中“負責任創新”研究
  第二節  新興民生技術體系及其哲學思考
  第三節  “使用發明”的哲學思考
  小結
結語

附錄
  附錄1  荷蘭技術哲學:六個問題荷蘭學者的答覆
  附錄2  人名地名中英文對照
  附錄3  4TU技術-倫理研究中心核心成員及分佈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