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6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全球視野下的犯罪學原理
全球視野下的犯罪學原理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全球視野下的犯罪學原理

作者: 王良順,郭澤強,周凌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9-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92.00
市场价格: RM88.45
本店售价: RM78.72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以反映犯罪學研究新成果和理論創新為基本目標。一方面,本書開闊視野,力求反映近期國內外犯罪學新理論和研究方法的新進展;另一方面,在充分消化和吸收犯罪學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立足于中國社會現實和文化環境,對犯罪現象提出新解釋和新對策。本書以綜述性和學術性兼備為基本特色,即以犯罪學的課程體系為主線,以專題形式述評犯罪學理論研究成果,並對犯罪學的基本理論問題作深入的探討。各個專題依據性質的不同,或在介紹學界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不同觀點進行分析和評價,進而提出自己的見解;或簡要介紹犯罪問題的發展脈絡,梳理出理論研究的發展規律,確立發展的基本方向;或介紹並評析域外的犯罪防控經驗,為中國犯罪對策的制定和執行提供參照和借鑒,等等。雖然各個專題研究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但都是從不同的側面展現了作者對犯罪問題的深入思考和學術見解。


作者介紹

王良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教授,法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和中國犯罪學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刑法學和犯罪學。在《政法論壇》《環球法律評論》《法學家》《法商研究》《法學》《政治與法律》《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等法學和犯罪學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近70篇,有多篇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刑事法學》全文轉載。出版個人專著《單位犯罪論》,合著《刑法各論》,合作翻譯《刑法哲學》,主編《經濟犯罪定罪實務》、《中國刑法教程》,參加編寫《刑法學》、《中國刑法評注》等。曾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司法部和中國法學會等國家級和省部級研究專案多項。
  
郭澤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武漢大學法學博士後。主要研究方向為刑法學和犯罪學。中南檢察研究院執行院長,法治發展與司法改革研究中心首席專家,中國法學會法治研究基地網路治理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犯罪學會常務理事,資訊犯罪預防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衛生法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省刑法學會副會長,湖北省金融法學會副會長,湖北省第五屆十大中青年法學家,湖北省青年教師講課能手。曾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最高人民檢察院重大專案等理論課題。
  
周淩,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院長助理。2005年畢業於美國山姆·休斯頓州立大學刑事司法學院,獲刑事司法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犯罪學、比較刑法學、刑事司法制度和社區矯正制度。2003年出版專著《Instructor's Guide for Ethics in Criminal Justice,3rd Edition》(《刑事司法職業道德教師手冊》),2018年出版專著《理論犯罪學:犯罪歸因之心理學視角》。2016年在《法商研究》發表論文《我國犯罪心理學研究面臨的困境及其出路》。曾主持人文社科等多個課題項目。


目錄

第一章 犯罪學的研究物件、學科性質與研究範式
 第一節 犯罪學的研究物件
 第二節 犯罪學的學科性質
 第三節 犯罪學的研究範式

第二章 犯罪學的研究方法
 第一節 犯罪學研究的內涵、基本特徵和基本原則
 第二節 犯罪學研究方法的歷史發展
 第三節 犯罪學實證研究的核心概念及操作原則

第三章 犯罪現象
 第一節 犯罪現象的概念和理論地位
 第二節 犯罪現象的基本屬性

第四章 犯罪人
 第一節 犯罪人的含義及特徵
 第二節 犯罪人的分類

第五章 犯罪被害人
 第一節 犯罪被害人及其研究價值
 第二節 犯罪被害人的類型
 第三節 被害人的被害性
 第四節 犯罪被害人救助

第六章 古典學派犯罪學
 第一節 古典學派犯罪學的誕生
 第二節 古典學派犯罪學的主要理論

第七章 實證學派犯罪學
 第一節 龍勃羅梭的犯罪學思想
 第二節 加羅法洛的犯罪學思想
 第三節 菲利的犯罪學思想

第八章 初期犯罪社會學
 第一節 塔爾德的犯罪學思想
 第二節 迪爾凱姆的犯罪學思想
 第三節 李斯特的犯罪學思想

第九章 現代犯罪社會學理論
 第一節 現代犯罪社會學的理論準備階段
 第二節 犯罪社會學的社會共識理論傳統
 第三節 犯罪社會學的社會衝突理論傳統

第十章 犯罪心理學理論
 第一節 心理學視角的引入
 第二節 傳統意義的心理學視角理論
 第三節 非傳統意義的心理學視角理論

第十一章 犯罪原因的結構
 第一節 犯罪原因概述
 第二節 關於犯罪原因的結構的理論爭議

第十二章 犯罪的經濟因素
 第一節 經濟發展與犯罪
 第二節 貧富差距與犯罪
 第三節 貧困與犯罪

第十三章 犯罪的文化因素
 第一節 犯罪的文化因素概述
 第二節 犯罪亞文化與犯罪
 第三節 文化衝突與犯罪

第十四章 犯罪預測
 第一節 犯罪預測的概念與特點
 第二節 犯罪預測的歷史發展與演變
 第三節 犯罪預測的理論基礎
 第四節 犯罪預測的分類、內容和操作性要求

第十五章 犯罪預防
 第一節 犯罪預防概述
 第二節 犯罪預防的價值分析
 第三節 犯罪預防的理論爭議
 第四節 犯罪預防體系
 第五節 犯罪預防模式
 第六節 犯罪預防與被害預防

第十六章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第一節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概念
 第二節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基本方針、原則、目標及工作範圍
 第三節 常見犯罪的綜合治理

第十七章 犯罪矯治
 第一節 犯罪矯治的概念與特點
 第二節 犯罪矯治的理論與實踐發展
 第三節 犯罪矯治實務

第十八章 犯罪學發展的展望
 第一節 我國當前犯罪學理論研究的基本性格
 第二節 我國當前犯罪學面臨的挑戰
 第三節 未來犯罪學發展的總體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