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2,94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先秦兩漢漢語可能情態動詞語義功能變化研究
先秦兩漢漢語可能情態動詞語義功能變化研究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先秦兩漢漢語可能情態動詞語義功能變化研究

作者: 余素勤
出版社: 上海辭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9-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48.00
市场价格: RM62.56
本店售价: RM55.6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該書是近年來關於情態和情態動詞研究中較為深入的一部著作。該書以先秦兩漢幾個常見的表可能情態動詞“能、可(可以)、得”等為描寫物件,以Talmy的“力動態”理論為基礎,在情態理論、情態動詞語義分析及功能的發展演變等方面,都做出了相較前人更為細緻的分析和更有系統性的解釋。

該書長於理論思考,對當前研究中有關情態語義研究的理論探討都有所吸納。在具體分析中,該書還採納了生成語法的語跡、移位、空語類、照應等分析模式。該書充分吸收了當前語義地圖對情態語義的分析的成果等。這種理論觀照較好地使漢語史中的個案研究更具理論價值,是當前研究中需要提倡的。


作者介紹

余素勤

女,1989年生,四川巴中人。2007年進入四川大學文新學院讀本科,2011年進入北京大學中文系攻讀碩士、博士研究生,師承胡敕瑞和宋亞雲兩位老師,現為四川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化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是上古漢語語法和語義。參與國家社科研究重大專案一項,主持並參與重慶市市級專案和四川外國語大學校級項目一項。在《歷史語言學研究》等期刊上發表數篇論文。


目錄

總序
內容提要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物件和研究範圍
1.2 情態的概念
1.3 情態類型
1.4 情態動詞的判定標準
1.5 情態動詞的語義研究回顧
1.6 理論背景
1.7 相關理論、術語
1.8 語料說明

第二章 主體動力——能
2.1 前人研究簡述
2.2 情態動詞“能”的來源
2.3 先秦漢語的情態動詞“能”
2.4 兩漢漢語中情態動詞“能”的變化

第三章 客觀條件——可、可以
3.1 前人研究綜述
3. 2 情態動詞“可”的來源義
3. 3 先秦漢語情態動詞“可”的語義發展
3. 4 先秦漢語情態表達“可以”的語義功能發展
3. 5 兩漢情態表達“可”和“可以”的發展變化

第四章 事件能性——得
4.1 前人研究綜述
4.2 從動詞“得”發展為情態動詞“得”
4.3 先秦漢語中情態動詞“得”的語義發展
4.4 兩漢漢語中情態動詞“得”的變化

第五章 先秦漢語中可能類情態表達的對比
5.1 動力情態的語境對比
5.2 道義情態的語境對比

第六章 結語
6.1 “能”“可”“可以”“得”語義發展總結
6.2 與已有語義地圖的對比
6.3 可能類情態動詞來源義的影響
6.4 有待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後記
專家評審意見(一)
專家評審意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