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5,93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塗料分析與性能測試
塗料分析與性能測試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塗料分析與性能測試

作者: 劉仁,羅靜
出版社: 化學工業出版社
ISBN: 9787122404541
出版日期: 2022-09-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54.00
市场价格: RM63.64
本店售价: RM56.64
促销价: RM53.46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塗料分析與性能測試》涵蓋了塗料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分析測試方法和進展,內容全面。全書共分9章,主要介紹塗料分析與性能測試的目的與意義、塗料原材料分析、塗料產品性質、塗料施工性能,以及塗膜性能的測試,包括塗膜的外觀及光學性能、力學性能、防護性能和塗膜的功能性測試,並介紹了一些新型或特殊用途塗料(包括光固化塗料、粉末塗料、電泳塗料、船舶塗料、航空塗料、卷材塗料、汽車塗料和木器塗料)的特有分析與性能測試。《塗料分析與性能測試》可供高等學校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化學、應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精細化工等專業師生使用;也可供塗料研發、塗料生產、塗料應用等科研技術人員參考。


作者介紹

劉仁

江南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自2003年起在江南大學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開始即從事“電泳塗料”“光固化塗料”等的研究,並先後於2010年和2016年在美國北達科他州立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開展功能塗料研究。先後入選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雙創博士”等人才培養計畫。現任江南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副院長,光聚合技術及塗層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國輻射固化專委會學術委員會主任,“輻射固化通訊”編委,中國塗料與顏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單位委員,以及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塗料工業等外塗料期刊審稿人。

長期從事光固化材料、功能塗層材料等領域教學和科研工作,主講《功能塗料》《塗料科學與技術》兩門專業課程。近5年來在塗料、自修復塗料、光固化塗料等方向發表SCI論文25篇,授權中國發明專利10件和美國專利2件。先後主持“碳材料基光固化導電油墨關鍵技術研究與產品開發”等省部級以上專案5項,“金屬刀片光固化防護塗層開發及連續塗佈線設計”等企業委託項目6項。研究成果獲省市級科技進步獎3項。


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1 塗料的定義和範圍、組成與分類 1
1.2 塗料類型和發展趨勢 2
1.3 塗料分析與性能測試的目的與意義 2
參考文獻 3

第2章 塗料原材料分析   4
2.1 樹脂 4
2.1.1 分子量 4
2.1.2 化學結構 7
2.1.3 碘值 10
2.1.4 酸值 12
2.1.5 羥值 14
2.1.6 環氧值 15
2.1.7 異氰酸酯基含量 16
2.2 顏填料 20
2.2.1 顏色 20
2.2.2 著色力 21
2.2.3 吸油量 22
2.2.4 遮蓋力 23
2.2.5 易分散程度 24
2.3 助劑 26
2.3.1 催乾劑催幹性能 26
2.3.2 流變劑觸變指數 26
2.3.3 流平劑流平性能 27
2.3.4 防潮劑白化性能 27
2.3.5 消泡劑消泡性能 28
2.3.6 防沉劑防沉效果 28
參考文獻 29

第3章 塗料產品性質   30
3.1 外觀(光澤度) 和透明度 30
3.1.1 目測法 30
3.1.2 儀器法 32
3.2 顏色 34
3.2.1 鐵鈷比色法 34
3.2.2 加氏比色法 35
3.2.3 鉑鈷比色法 35
3.2.4 羅維朋比色法 36
3.3 密度 37
3.4 細度 38
3.5 不揮發物含量(固體含量) 40
3.6 貯存穩定性 42
3.7 乳膠漆穩定性 43
3.7.1 稀釋穩定性 43
3.7.2 機械穩定性 44
3.7.3 低溫穩定性 44
3.7.4 熱穩定性 44
3.7.5 耐凍融性 45
3.8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和釋放量 46
3.8.1 溶劑型塗料VOC 差值法 46
3.8.2 乳膠漆VOC 含量 47
3.8.3 含有活性稀釋劑的塗料VOC 含量 49
3.8.4 光固化塗料VOC 含量 50
3.8.5 塗料VOC 釋放量 52
3.9 甲醛含量和釋放量 55
3.9.1 分光光度法 55
3.9.2 高效液相色譜法 56
3.9.3 塗料甲醛釋放量的測定 58
參考文獻 59

第4章 塗料施工性能   60
4.1 基材處理方法 60
4.2 施工黏度 62
4.2.1 流出杯法 62
4.2.2 落球測定法 68
4.2.3 氣泡法 70
4.2.4 旋轉黏度計法 70
4.2.5 斯托默黏度計法 73
4.2.6 錐板黏度計法 74
4.2.7 毛細管黏度計法 75
4.2.8 常用幾種黏度計的比較 76
4.3 乾燥時間 76
4.3.1 表幹測定法 77
4.3.2 實幹測定法 77
4.3.3 儀器測試法 79
4.4 塗膜厚度 80
4.4.1 濕膜厚度 80
4.4.2 幹膜厚度 82
4.4.3 納米膜厚度 85
4.4.4 塗膜厚度測量方法的比較 89
4.5 打磨性 90
4.6 流平性 91
4.7 流掛性 92
4.7.1 塗布器施塗 92
4.7.2 噴 施塗 93
4.8 閃點 94
4.9 塗布率 97
4.9.1 刷塗法 97
4.9.2 噴塗法 98
4.9.3 體積固體含量法 98
參考文獻 99

第5章 塗膜的常規性能測試——外觀及光學性能   100
5.1 塗膜外觀 100
5.2 孔隙率 100
5.2.1 電火花針孔檢測法 100
5.2.2 濕海綿試驗法 101
5.3 塗膜顏色 102
5.3.1 目視法 102
5.3.2 色差計法 103
5.4 塗膜光澤 105
5.5 霧影 108
5.6 白度 109
5.7 塗層遮蓋力 110
5.7.1 黑白格法 111
5.7.2 光學儀器法 112
參考文獻 113

第6章 塗膜的常規性能測試——力學性能   114
6.1 硬度 114
6.1.1 鉛筆硬度 114
6.1.2 擺杆硬度 116
6.1.3 壓痕硬度 117
6.1.4 納米壓痕技術 118
6.2 附著力 119
6.2.1 劃圈法 119
6.2.2 劃格法 121
6.2.3 劃×法 123
6.2.4 拉開法 124
6.2.5 各方法比較 127
6.3 柔韌性 127
6.3.1 軸棒測定器法 127
6.3.2 圓柱軸彎曲試驗儀法 128
6.3.3 圓錐軸彎曲試驗儀法 129
6.3.4 各方法比較 129
6.4 耐衝擊性 130
6.5 耐磨性 130
6.5.1 落砂法 131
6.5.2 橡膠砂輪法 132
6.6 耐劃痕性 133
6.6.1 負荷恒定法 133
6.6.2 負荷改變法 135
6.7 耐擦傷性 136
6.8 耐洗刷性 138
參考文獻 138

第7章 塗膜的常規性能測試——防護性能   139
7.1 耐溶劑性 139
7.1.1 浸泡法 139
7.1.2 擦拭法 140
7.2 耐水性 141
7.2.1 常溫浸水法 142
7.2.2 浸沸水法 142
7.2.3 加速耐水試驗 143
7.2.4 水霧試驗 144
7.2.5 耐鹽水性試驗 144
7.3 耐水汽滲透性 144
7.3.1 濕杯法 145
7.3.2 乾杯法 145
7.4 耐酸、堿、鹽性 146
7.4.1 浸泡法 146
7.4.2 吸收性介質法 147
7.4.3 點滴法 147
7.5 耐黃變性 148
7.5.1 色差值法 148
7.5.2 黃變度測試法 149
7.5.3 目視比色法 150
7.6 耐候性 150
7.6.1 自然老化試驗 151
7.6.2 人工氣候老化試驗 152
7.7 耐熱性 155
7.8 耐化工氣體性 155
參考文獻 156

第8章 塗膜的功能性測試   157
8.1 防火性能 157
8.1.1 小室燃燒法 157
8.1.2 大板燃燒法 159
8.1.3 錐形量熱儀法 160
8.1.4 熱分析法 161
8.2 防汙性能 162
8.2.1 防汙劑滲出率法 162
8.2.2 淺海掛板試驗 165
8.2.3 實船塗裝方法 167
8.2.4 動態類比試驗 167
8.2.5 實驗室法 169
8.2.6 低表面能防汙塗料評價方法 170
8.3 防霧性能 171
8.4  性能 172
8.4.1 抗黴菌性能 172
8.4.2 抗細菌性能 174
8.4.3  小 濃度和 小 濃度 176
8.4.4  圈法 177
8.4.5 搖瓶法 178
8.4.6 電子顯微鏡法 179
8.4.7 細菌螢光染色法 179
8.5 防滑性 180
8.5.1 平面滑動法 180
8.5.2 傾角法 182
8.6 隔熱保溫性能 183
8.6.1 阻隔型隔熱塗料 184
8.6.2 反射型隔熱塗料 186
8.7 自清潔性能 190
8.7.1 戶外雨水污痕試驗 190
8.7.2 接觸角測試法 192
8.8 防腐性能 192
8.8.1 常規檢測法 192
8.8.2 電化學方法 201
8.9 電性能 208
8.9.1  緣性能 208
8.9.2 抗靜電性能 212
8.9.3 導電性能 213
參考文獻 214

第9章 其他塗料分析與性能測試   217
9.1 光固化塗料 217
9.1.1 雙鍵轉化率 217
9.1.2 收縮率 219
9.2 粉末塗料 221
9.2.1 外觀和狀態 221
9.2.2 密度 222
9.2.3 細微性和細微性分佈 225
9.2.4 烘烤時品質損失 225
9.2.5 安息角 226
9.2.6 流動能力 227
9.2.7 軟化溫度 228
9.2.8 熔融流動性 228
9.3 電泳塗料 231
9.3.1 灰分和顏基比 231
9.3.2 毫克當量值 232
9.3.3 庫侖效率 232
9.3.4 泳透力 233
9.3.5 擊穿電壓 237
9.3.6 邊緣防銹試驗 237
9.4 船舶塗料 238
9.4.1 耐電位性 238
9.4.2 耐劃水性 239
9.4.3 防銹漆陰極剝離性 240
9.4.4 層間附著力 242
9.4.5 修補性能 243
9.5 航空塗料 245
9.5.1 蒙布收縮率 245
9.5.2 耐低溫性 246
9.5.3 耐高溫砂蝕試驗 246
9.6 卷材塗料 247
9.6.1 T 彎 247
9.6.2 杯突 248
9.7 汽車塗料 250
9.7.1 抗石擊性能 250
9.7.2 鮮映性 253
9.8 木器塗料 254
9.8.1 耐幹熱性試驗 254
9.8.2 發白試驗 255

參考文獻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