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57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總體屏幕
總體屏幕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總體屏幕

作者: (法)吉爾·利波維茨基,(法)讓·塞魯瓦
出版社: 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8-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50.00
市场价格: RM80.90
本店售价: RM72.0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隨著社會進入超現代的階段,電影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週期:超電影。超電影呈現出三大基本邏輯,即誇張化、影片時空的去限制化以及時空形式的複雜化、自我指涉,由此又構成了三種影像概念,即過度—影像、多路—影像、距離—影像。在高科技的助推下,人們迎來了總體螢幕的時代,見證了螢幕的膨脹和爆炸、影像的飽和及其過度供應。
 
電影受到來自其他媒介的衝擊與威脅——電視、廣告、資訊螢幕、娛樂螢幕(電子遊戲/MV)、表達螢幕(錄影藝術/數位藝術),電影的類別身份和符號身份被置於危機之中。然而我們見證的不是電影的沒落,而是在這種媒介文化中超電影邏輯和精神的全面擴張,它滲透到各種媒介之中,世界從此被建立在電影—風格之上的影像所塑造,存在從此成為一種電影—生活。
 
本書中的理論與探討構成了超現代性話語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們理解當今的電影和媒介文化、診斷今日全球的狀況具有獨特的理論價值。


作者介紹

吉爾·利波維茨基是法國當代社會學家、哲學家、超現代性理論的重要代表。著有《空虛時代:論當代個人主義》《責任的落寞:新民主時期的無痛倫理觀》《超級現代時間》等。
 
讓·塞魯瓦是法國當代電影評論家、17世紀文學和戲劇研究者。


目錄

1 / 前言
第一部分 超電影的邏輯
21 / 第一章 走向超電影
55 / 第二章 過度—影像
73 / 第三章 多路—影像
98 / 第四章 距離—影像

第二部分 新神話
115 / 第五章 紀錄片,或者說盧米埃爾兄弟的復仇
132 / 第六章 紀念:從歷史片到紀念電影
149 / 第七章 政治電影

第三部分 世界上所有的螢幕
177 / 第八章 從大銀幕到小螢幕
196 / 第九章 廣告螢幕
219 / 第十章 世界—螢幕
258 / 結語 看待世界的電影視角
269 / 索引
309 / 附錄 中法術語對照表